醫療事故是指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在醫療活動中,違反醫療衛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和診療護理規范、常規,過失造成患者人身損害的事故。
一:復印封存病歷資料要及時。
發生醫療糾紛后,第一步需要做的事情是保管、復制或封存病歷資料,法律術語叫“證據保全”。
病歷資料是醫務人員在醫療活動過程中形成的文字、符號、圖表、影像、切片等資料的總和,包括門(急)診病歷和住院病歷,屬于書證的一種。病歷資料不僅可以證明醫患關系的存在,也是全部診療過程的證明,是判斷醫院是否應對患者的身體或健康受到傷害承擔責任的重要甚至是惟一的證據材料,在醫療糾紛的解決中作用至關重要。
二:行政調解與司法救濟可選擇。
醫療事故賠償行政調解是在衛生行政部門的主持下,根據自愿和合法的原則,采取說服教育的方法,促使醫療機構和患者友好協商、互諒互讓而達成對醫療事故賠償的和解協議。
發生醫療事故爭議,當事人申請衛生行政部門處理的,應當提出書面申請。申請書應當載明申請人的基本情況、有關事實、具體請求及理由等。
當事人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身體健康受到損害之日起1年內,可以向衛生行政部門提出醫療事故爭議處理申請。
發生醫療事故爭議,當事人申請衛生行政部門處理的,由醫療機構所在地的縣級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受理。醫療機構所在地是直轄市的,由醫療機構所在地的區、縣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受理。
行政調解是對醫療事故賠償的調解,應當在已經確定為醫療事故后,申請衛生行政部門調解。如果醫患雙方當事人對是否為醫療事故還有爭議,不能向衛生行政部門申請調解,衛生行政部門也不能對此進行調解。
三:侵權之訴與違約之訴可選擇。
當患者到醫院就診,醫患之間就存在了醫療契約,醫院的醫療行為會因為沒有適當地履行醫療義務而構成違約,也會因為侵害了患者的生命權、身體權和健康權而構成侵權。為此,在審理醫療損害賠償案件中,對醫院方損害賠償責任的追究,既可以違約而追究違約損害賠償責任,也可以侵權追究侵權損害賠償責任。受害人可選擇其一提起損害賠償請求。審判實踐中,鑒于違約責任不承認精神損害賠償及醫療損害主要是人身傷害,對于醫療損害賠償的處理適用于侵權責任較為有利于患者。當然,醫患之間存在醫療契約或其他情況時,允許當事人選擇違約責任或侵權責任。
閱讀延伸:
醫療事故賠償的法律規定
醫療事故賠償要考慮哪幾個因素
怎樣確定醫療事故賠償項目和計算賠償數額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實際住房面積比老宅基證面積小怎么辦
2021-01-30北京長期員工離職補償金標準
2021-01-07雇傭關系死亡是工傷嗎
2021-02-22請人裝修是雇傭關系嗎
2021-02-20實習證明模板格式
2021-01-08用人單位能否隨意調崗
2021-02-01醫療意外保險可以包含死亡保險責任嗎
2020-12-06平安意外險幾時生效
2021-02-12意外傷害保險期限是多久
2021-01-03偽造 涂改有關證明騙取保險金案
2021-03-11未召開村民會議簽訂的承包合同是否無效
2021-02-02土地出讓金和土地使用稅有什么區別
2020-11-17農村土地流轉的方式及相關法律規定是什么
2021-01-17土地流轉和土地托管的概念是什么,農民不愿意土地托管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2021-02-17對拆遷補償方案的復議怎么提出
2020-12-19拆遷獎勵費一般能拿多少錢
2020-12-30如何填寫拆遷公房回遷安置證明
2020-12-13拆遷安置房如何過戶到子女
2020-12-09如何寫拆遷安置房申請
2021-02-12拆遷安置補償協議的簽訂主體及范圍有哪些
20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