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探望權是新婚姻法賦予離婚當事人的一項新權利。這一法律規定將司法實踐中普遍存在的支持非直接撫養方探望子女的權利通過立法得以法制化,對于離婚雙方當事人的親權起了重要的保護作用。本文就探望權的概念、主體、內容、行使及強制執行等問題作粗淺的探討。
關鍵詞:探望權利益最大化強制執行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離婚率有增無減。隨之而來,離婚后父母探望子女的糾紛也逐漸增多。為解決這類糾紛,保證子女生理、人格、情感等健康成長,新修訂的《婚姻法》第三十八條規定:離婚后,不直接撫養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權利,另一方有協助的義務。行使探望權利的方式、時間由當事人協議,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父或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的權利;中止的事由消失后,應當恢復探望的權利。”這是一個很有人文意義的法律規定,將司法實踐中普遍存在的支持非直接撫養方探望子女的權利通過立法得以法制化,對于離婚雙方當事人的親權起了重要的保護作用,受到社會各界的普遍歡迎。
一、探望權的概念及性質
所謂探望權,是指夫妻離婚后,不直接撫養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權利,直接撫養子女的一方,有義務協助非撫養一方行使探望權。探望權在國外稱為探視權,我國立法時為與對在押囚犯的探視制度相區別,而將其命名為探望權。探望權起源于英美法系,為處理離婚后父母探視子女提供了法律依據,為各國立法和法理所接受。確立探視權符合世界婚姻家庭制度發展的潮流,如德國民法典規定,無人身照顧權的父或母,保留與子女個人交往權,請求告知子女的個人情況權(以符合子女的利益為限),及對子女財產權益必要時承擔財產照顧權之全部或一部,還規定無人身照顧權的父或母和人身照顧權人不得為任何損害子女與他人的關系或造成教育困難的事由。《美國統一結婚離婚法》第407條規定:如法庭在審理后認為進行探視不會嚴重危害子女身體、精神、道德或感情的健康,可以準予無子女監護權的父母一方享有合理探視子女的權利。[1]我國臺灣地區將探視權稱作會面權,其民法典”親屬編規定,法院得依請求或依職權,為未行使或負擔(未成年子女監護)權利義務之一酌定其與未成年子女全面交往之方式及期間。但其會面交往有妨礙子女方利益者,法院得依請求或依職權變更。我國婚姻法把探望權規定為非撫養子女一方父或母對子女親權中的一項基本權利,同時規定了撫養子女一方具有協助義務。這是我國婚姻立法上的一大進步。
探望權就其性質而言,是親權的內容。親權是基于父母的身份而取得的一種身份權,具有專屬性。它是為保護未成年子女的利益而設定的權利,是基于父母對未成年子女的人身及財產的照護權,非有法定理由不得予以限制及剝奪。它不是監護權的衍生,而是非撫養子女方的法定權利,是基于配偶關系的消滅而產生的,探望權就是親權這種身份權中的具體內容,是親權的分支身份權。從對子女撫養權利角度來看,探望權是和直接撫養權相對的一種權利。父母離婚后,如果子女由一方直接撫養,撫養方就成為子女親權的主要擔當人,即監護人,取得直接撫養權。而由于婚姻關系的消滅導致了共同生活基礎的不存在,非直接撫養方的親權客觀上則會受到一定限制,包括時間上和空間上的限制,作為補償,法律賦予了不直接撫養子女的父或母對子女的探望權。
二、探望權的主體及權利行使的方式
(一)探望權的主體
從我國的規定來看,探視權的主體只能是未成年子女的父母。《婚姻法》第三十八條第一款規定:離婚后,不直接撫養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權利……。同時,《婚姻法》第二十五條規定:非婚生子女享有與婚生同等的權利,任何人不得加以危害和歧視。不直接撫養非婚生子女的生父或生母,應當負擔子女的生活費和教育費,直至子女能獨立生活為止。”在養子女和養父母的關系上,《婚姻法》第二十六條規定:國家保護合法的收養關系。養父母和養子女間的權利和義務,適用本法以父母子女關系的有關規定。繼父母與繼子女關系的形成,是基于父母再婚的法律事實,同樣,又基于父母的離婚而解除,因而,當繼子女的生父或母與繼父母離婚后,繼父母與繼子女的關系隨之解除,不存在探望權的問題。對于人工生育的父母與子女關系問題,筆者同意凡經夫妻雙方協議實施人工生育的父母的,其父母子女間的權利義務關系視為婚生子女關系對待”[2]這種觀點。綜上所述,享有探視權的父母包括婚生子女的父母、非婚生子女的父母、養父母、人工生育子女的父母。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同沒有各執一份有效嗎
2021-02-28醫院漏診應否承擔民事責任
2021-03-07怎么舉報足浴店不合法
2021-03-16商標權可以無償轉讓嗎
2021-02-19倉單質押有哪些風險,應該如何去防范
2021-03-11非法經營煙花爆竹犯罪嗎
2021-02-09行政案件鑒定告知時限是多久
2021-02-07離婚時一方主張財產是個人財產應提供什么樣的證據
2021-02-22不可抗力消除后能否解除合同
2020-11-25土地侵權糾紛是否屬于行政前置
2021-02-13小產權房的物權轉移的生效要件是什么
2021-02-13待崗期間經濟補償金標準
2020-12-16去勞動局投訴,勞動局會過來處理嗎
2020-11-16勞動爭議訴訟屬于行政訴訟嗎
2020-11-09退休前欠的工資屬勞動爭議嗎
2021-03-01保險公司的除外責任有哪些
2020-12-01投資型保險的費用及給付型態
2020-11-30簽訂以死亡為給付條件的保險合同應注意什么
2020-11-24擅自轉讓保險車輛 發生事故無權索賠
2021-02-21對保險經紀人的禁止行為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