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醫療糾紛訴訟怎么請求回避
回避的形式主要有自行回避和當事人要求回避兩種。
1、自行回避
自行回避指回避適用人員,遇到法定應當回避情形時,主動提出不參與該案訴訟等活動。
審判人員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自行回避,當事人及其代理人也有權要求他們回避:是本案的當事人或者與當事人有直系血親、三代以內旁系血親及姻親關系的;本人或者其近親屬與本案有利害關系的;擔任過本案的證人、鑒定人、勘驗人、、訴訟代理人的;與本案的訴訟代理人、辯護人有夫妻、父母、子女或者同胞兄弟姐妹關系的;本人與本案當事人之間存在其他利害關系,可能影響案件公正處理的。
2、當事人要求回避
當事人要求回避,由當事人及其代理人提出回避申請,說明理由,在案件開始審理時提出;回避事由在案件開始審理后知道的,也可以在法庭辯論終結前提出。被申請回避的人員在人民法院帆布包女式雙肩做出是否回避的決定前,應當暫停參與本案的工作,但案件需要采取緊急措施的除外。院長擔任審判長時的回避,由審判委員會決定;審判人員的回避,由院長決定;其他人員的回避,由審判長決定。
審判人員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當事人及其代理人有權要求回避,但應當提供相關證據材料:未經批準,私下會見本案一方當事人及其代理人、辯護人的;為本案當事人推薦、介紹代理人、辯護人,或者為律師、其他人員介紹辦理該案件的;接受本案當事人及其委托的人的財物、其他利益,或者要求當事人及其委托的人報銷費用的;接受本案當事人及其委托的人的宴請,或者參加由其支付費用的各項活動的;向本案當事人及其委托的人借款、借用交通工具、通訊工具或者其他物品,或者接受當事人及其委托的人在購買商品、裝修住房以及其他方面給予的好處的。
3、回避申請的處理
人民法院對當事人提出的回避申請,應當在申請提出的3日內,以口頭或者書面形式做出決定。申請人對決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決定時申請復議一次。復議期間,被申請回避的人員,不停止參與本案的工作。人民法院對復議申請,應當在三日內作出復議決定,并通知復議申請人。
4、回避的效力
回避制度是民事訴訟法的事關訴訟公正性的制度,訴訟中,應當回避的人員沒有回避,將產生據此做出的判決或其他文件歸于無效的后果。
不管是自行回避的還是當事人申請回避的,法院都會先對回避的申請進行審查,看看是否存在需要回避的情形,要是有話,那么是會決定該工作人員回避的。要是不存在法律規定的回避的事由的話,那么就會決定不需要進行回避。
醫療糾紛訴訟中應注意哪些問題?
醫療糾紛訴訟的時效
醫療糾紛訴訟前應做好哪些準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什么是數罪并罰,數罪并罰怎么計算
2021-02-17改正違法行為適用于哪些情形
2021-01-08立房產遺囑公證多少錢
2021-01-10農民工死亡一次性賠償有什么
2021-03-23與寡婦同居算違法嗎
2021-03-23一妻多夫制能否實行
2020-12-30公司法司法解釋三是如何規定股東抽逃出資的
2021-01-21多少周歲勞動者依法享有自主擇業的權利
2020-12-06監視居住的場所在哪里
2020-11-11如何理解人民調解的尊重當事人權利原則是什么
2021-01-24交通事故雙方同等責任對方沒保險怎么辦
2021-02-26空置房物業費70%的規定是什么
2021-03-11仲裁開庭對方不來賠償怎么辦
2020-12-31逾期不履行合同怎么界定
2020-12-31哪些財產可以被繼承?
2021-02-05噪音擾民的時間規定
2020-11-30可以先終止勞動合同后發通知嗎
2020-12-28新員工調崗管理流程怎么進行
2021-03-22交通意外險最高賠多少錢
2021-03-032020遼寧企業三險比例
20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