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頻頻見諸報端的“善款不善用”的新聞也使得大家的擔心越來越沉重。如何才能保證善款善用?最佳的途徑就是利用法律手段加強對于慈善捐贈財產的監管。通過有效的監管,使得捐贈人的錢物來去透明,使得慈善事業的公信力得以建立和加強,更好的促進我國慈善事業的發展。
第十六條 受贈人接受捐贈后,應當向捐贈人出具合法、有效的收據,將受贈財產登記造冊,妥善保管。
第十七條 公益性社會團體應當將受贈財產用于資助符合其宗旨的活動和事業。對于接受的救助災害的捐贈財產,應當及時用于救助活動。基金會每年用于資助公益事業的資金數額,不得低于國家規定的比例。
公益性社會團體應當嚴格遵守國家的有關規定,按照合法、安全、有效的原則,積極實現捐贈財產的保值增值。
公益性非營利的事業單位應當將受贈財產用于發展本單位的公益事業,不得挪作他用。
對于不易儲存、運輸和超過實際需要的受贈財產,受贈人可以變賣,所取得的全部收入,應當用于捐贈目的。
第十八條 受贈人與捐贈人訂立了捐贈協議的,應當按照協議約定的用途使用捐贈財產,不得擅自改變捐贈財產的用途。如果確需改變用途的,應當征得捐贈人的同意。
第十九條 受贈人應當依照國家有關規定,建立健全財務會計制度和受贈財產的使用制度,加強對受贈財產的管理。
第二十條 受贈人每年度應當向政府有關部門報告受贈財產的使用、管理情況,接受監督。必要時,政府有關部門可以對其財務進行審計。
海關對減免關稅的捐贈物品依法實施監督和管理。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僑務部門可以參與對華僑向境內捐贈財產使用與管理的監督。
第二十一條 捐贈人有權向受贈人查詢捐贈財產的使用、管理情況,并提出意見和建議。對于捐贈人的查詢,受贈人應當如實答復。
第二十二條 受贈人應當公開接受捐贈的情況和受贈財產的使用、管理情況,接受社會監督。
第二十三條 公益性社會團體應當厲行節約,降低管理成本,工作人員的工資和辦公費用從利息等收入中按照國家規定的標準開支。
通過有效的監管,使得捐贈人的錢物來去透明,使得慈善事業的公信力得以建立和加強,更好的促進我國慈善事業的發展。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國家征田補償標準
2020-12-04沒結成婚怎樣證明一方出資進行裝修房產
2021-03-20立約定金可以退嗎
2020-12-15債權受讓人是什么意思
2020-11-21公司名稱變更合同是否依然有效
2021-03-09產品怎么簽訂免責合同
2021-01-04顧客在商場購物時摔傷怎么辦,誰負責
2020-12-23什么是聯建,房地產聯建的主要類型及其法律性質
2021-02-02開發商延期交房違約金如何計算
2020-11-19經營范圍相同就是違反競業限制嗎
2021-03-04勞動合同賠償:員工只憑試用期合同能否申請雙倍工資補償
2021-03-17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重點突出調解作用
2021-03-13交保險沒簽合同被辭退或調崗怎么辦
2020-12-21保險合同的內容包括哪些
2020-11-12醉駕發生車禍保險公司賠嗎
2021-01-05輕傷后精神損失怎么理賠
2021-01-29保險法上的近因原則是怎樣的
2020-11-24保險代理人管理規則有什么
2020-12-04保險法修訂擬擴大保險公司經營范圍
2021-02-17建筑施工企業雇主責任保險條款
2020-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