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是雙方當事人協商一致的結果。既然雙方當事人在自愿,平等的基礎上訂立了合同,那么,按合同履行義務應當是毫無疑問的。然而,合同簽訂后,一方當事人可能會因為種種原因而主觀上不想履行或不想完全履行合同。
主觀點原因往往引起違約行為,再由違約行為導致糾紛的產生。純粹主觀上的原因是少見的,主觀上原因背后往往存在著客觀原因。
(二)客觀方面的成因
一項合同,從訂立到履行完畢,除了即時清結的之外,往往經過一個較長的過程。在合同履行過程中,也會出現一些客觀上的原因,導致合同無法按約履行,由此引起糾紛。這里所指的客觀方面的成因,指由非合同當事人主觀意志所導致的,不得已而為之的因合同履行過程中的變化而引起糾紛的原因。
合同糾紛,從總體上來講,具有如下之特點:
(一)主體特定
合同糾紛的主體特定,是指合同當事人,合同糾紛涉及到第三人的情況也存在,但并不多見,主要是發生在訂立合同的雙方或多方當事人之間。
(二)糾紛內容的多樣化
合同糾紛的內容涉及到合同本身內容的各個方面,糾紛內容多種多樣,幾乎每一個與合同有關的方面部會引起糾紛。
(三)屬于民事糾紛
簽訂合同的當事人是平等主體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合同行為是民事法律行為,因此,合同糾紛從本質上說是一種民事糾紛,民事糾紛應通過民事方式來解決,如協商、調解、仲裁或訴論等。民事方式區別于行政方式和刑事方式,行政方式是通過行政手段來直接干預合同糾紛,這與合同法平等的理念是不符合的,在計劃經濟時代大量存在的行政干預,目前仍然存在,這是與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要求相違背的,刑事方式是國家通過刑事手段來解決合同糾紛,合同一旦需要通過刑事方式解決,就不能稱之為合同糾紛了。
(四)解決方式多樣化
合同糾紛的解決方式多樣,一般來說,主要有以下四種:
1、協商
合同當事人在友好的基礎上,通過相互協商解決糾紛,這是最佳的方式。
2、調解
合同當事人如果不能協商一致,可以要求有關機構調解如,一方或雙方是國有企業的,可以要求上級機關進行調解。上級機關應在平等的基礎上分清是非進行調解,而不能進行行政干預。當事人還可以要求合同管理機關、仲裁機構、法庭等進行調解。
3、仲裁
合同當事入協商不成,不愿調解的,可根據合同中規定的仲裁條款或雙方在糾紛發生后達成的仲裁協議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
4、訴訟
如果合同中沒有訂立仲裁條款,事后也沒有達成仲裁協議,合同當事人可以將合同糾紛起訴到法院,尋求司法解決。除了上述一般特點之外,有些合同還具有其自愿的特點,如涉外合同糾紛,解決時可能會援引外國法律、而不是中國相關的合同方面的法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部門解散把員工調崗合法嗎
2020-12-22股東代表訴訟中以誰的名義提訴訟
2020-12-01不動產證是哪三證合一
2020-11-15起訴離婚要具備哪些條件 哪些情況屬于夫妻感情破裂
2021-02-25個人財產如何繼承給孩子
2020-11-17勞動合同爭議解決方式怎么規定
2021-02-14實習期協議書范本
2021-01-05暫時失去意識致人損害是否應當賠償
2020-11-18勞動爭議的調解應該在多長時間內結束
2021-01-01保險中怎樣計算免賠額
2021-01-16短期財產人身保險業務償付的計算
2021-02-09人身保險理賠辦理步驟是什么
2021-01-09在被保險人同意的視角下談贈與人身保險合同
2021-02-27如何確定建筑工程保險的保險期限
2020-12-24如何理解網絡保險
2020-11-28什么是保險詐騙罪
2021-02-23保險法釋義第一百零七條
2021-01-27內部承包合同有何效力
2021-02-12出讓土地上的房屋可以拆了重修嗎
2021-01-10因地鐵拆遷,拆遷補償不合理,可以拒絕拆遷嗎
2020-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