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降低融資成本
我們先假設一筆交易,買方A購買賣方B的一筆貨物,價款1000萬人民幣,雙方協商,買方A在一個月內付款,如果買方A在一個月后由于資金困難無法支付貨款給B,那么面臨的資金短缺,B可以有以下幾種方法來解決。
1.向銀行進行借款,期限6個月,按照銀行半年期的貸款利率5.40%來算,6個月后A需支付銀行的利息為:1000×5.40%÷2=27萬
2.買方A向賣方B簽發一張商業承兌匯票,期限6個月,由B申請貼現,A來支付貼現息,按照貼現利率3.24%~4%來算,A需支付的貼現利息為:1000×3.62%×6÷12=18.1萬<27萬
從上述的例子中,我們不難發現,通過應付票據貼現后,企業將融資成本降低了8.9萬,降幅達到了33%之多。
其次,作為買方在面對多個賣方時,如果由賣方分別與銀行協商貼現的話,那么相應的貼現率就會比較高。但是如果由買方與銀行進行統一的協商,那么買方就可以獲得批發貼現價優惠,,降低貼現費用,更優化了企業資金管理。
2.簡化操作手續
仍就按照上述例子,如果按照傳統的應收票據貼現模式,賣方B可以通過申請貼現得到扣除貼現息后的貨款,同時買方A也需劃付18.1萬元的貼現息給B。這就需要買賣雙方聯系劃轉貼現息,相應的手續也會比較繁瑣。而且對于買方A劃付的18.1萬元的貼現息,由于沒有銀行扣款憑證,所以無法合理的計入財務費用。
3.提高企業競爭優勢
在業務交易過程中,作為買方在面臨強勢的賣方時,賣方往往不愿意接受買方以票據形式進行貨款的支付。對于賣方而言,接受票據就可能意味著自由資金的凍結,或者需要用貼現率來換取資金的流動性。在應付票據貼現的模式下,買賣雙方都有利可圖。首先賣方能獲得全額貨款,消除賒賬和壞帳的風險。其次,對于買方而言,及時付款使其能夠得到較優惠的商業折扣,降低采購成本。同時還能隨開隨用,不需要以較高的貸款利率籌備大量流動資金,達到降低資金成本的目的。這樣就可使企業在價格、付款期限方面與供應商進行有利的談判,密切與賣方的業務關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事故認定下來如何報銷
2021-02-24北京債權債務律師收費標準是什么
2021-02-04監視居住手機被監聽嗎
2021-01-31怎樣舉證夫妻分居兩年
2021-01-10承攬人、定做人的義務有哪些
2021-01-26學生在學校門口打架學校有責任嗎
2021-03-09員工涉嫌刑事責任怎么處理,單位是否解除勞動合同
2021-02-27產品責任中警示的內容是什么
2020-12-08合同的法定解除權在什么時候體現呢
2021-03-12解除保險合同通知書怎么寫
2021-01-11附贈人身保險合同的法律分析(二)
2020-11-13保險人能否因保險標的物轉讓未批改而拒賠
2020-12-25如何確定保險合同賠償范圍
2020-11-29三七責任事故如何理賠
2020-12-05買保險關注5個關鍵節點
2020-11-26保險收展員的主要職責
2021-02-07土地承包合同是不是要式合同
2021-01-17劃撥土地轉讓手續
2021-01-27土地入股協議書怎么寫
2020-11-20土地增減掛拆遷補償標準
2021-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