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條為依法保障當事人的申訴權利,規(guī)范人民法院的審判監(jiān)督工作,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和最高人民法院的有關司法解釋,結合審判實踐,制定本規(guī)定。
第二條本規(guī)定適用于我市兩級法院審查申訴和申請再審以及審理再審案件的各項程序。
第三條申訴和申請再審程序應當遵循有限、效率和立審分離原則。
第四條申訴是指當事人、當事人的法定代理人及其近親屬認為人民法院已經發(fā)生法律效力的刑事裁判確有錯誤,請求撤銷、變更生效裁判的訴訟行為。
第五條申請再審是指當事人、當事人的法定代理人或有利害關系的案外人認為人民法院已經發(fā)生法律效力的民事、行政案件的判決、裁定和調解確有錯誤,請求撤銷、變更生效裁判的訴訟行為。
第六條刑事案件申訴的期限從判決生效之日起至被告人刑罰結束之日后兩年。
民事、行政案件申請再審應當在判決、裁定發(fā)生法律效力后兩年內提出。
第七條申訴或申請再審應當向作出生效裁判的人民法院提出。
作出生效裁判的法院為基層法院,當事人直接向中級法院申訴或申請再審的,中級法院不予受理。
第八條當事人向同一人民法院只能提出一次申訴或申請再審。
當事人對駁回申訴或申請再審仍不服的,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出申訴和申請再審。
第九條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提出申訴和申請再審:
(一)原審違反法定程序,可能影響案件正確裁判的;
(二)有新的證據(jù),足以推翻原裁判的;
(三)據(jù)以定罪量刑的證據(jù)不確實、不充分或者證明案件事實的主要證據(jù)之間存在矛盾的;
(四)原裁判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jù)不足的;
(五)原裁判依據(jù)的主要事實被變更或撤銷的;
(六)同一法律事實或相同法律關系在實體處理上出現(xiàn)了兩個以上互相矛盾生效判決的;
(七)原裁判適用法律、法規(guī)確有錯誤且足以影響裁判公正的;
(八)原裁判損害國家、集體或第三人利益的;
(九)有證據(jù)證明調解違反自愿原則或調解協(xié)議內容違反法律規(guī)定的;
(十)有證據(jù)證明審判人員在審理該案件時,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為的。
第十條除第九條規(guī)定的情形外,原審當事人可以下列未能合法參與審判事由提起申訴或申請再審:
(一)應當為原審被告人指定辯護人卻未指定的;
(二)辯護人未合法獲得辯護權或者代理人未合法獲得代理權,而生效裁判是在此辯護權或者代理權的基礎上作出的;
(三)刑事案件剝奪原審被告人辯護權的;
(四)未經合法傳喚或者所作傳喚無效,以致當事人或者其代理人未能出庭而作出生效裁判的;
(五)未能合法送達一審裁判文書而致當事人喪失上訴權的。
第十一條申訴或申請再審的請求和理由在案件受理后不得變更或增加。
第十二條提起申訴或申請再審,應當直接向人民法院提交下列材料:
(一)申訴書或再審申請書正本一式三份,并按被申請再審人的人數(shù)提供副本;
(二)證明申訴人或申請再審人是合格申請主體的材料;
(三)申訴或申請再審所不服的生效法律文書;
(四)在法定期間內申訴或申請再審的證據(jù);
(五)與申訴或申請再審理由有關的證據(jù);
(六)申訴人、申請再審人以及被申請再審人的聯(lián)系地址和聯(lián)系電話;
(七)委托代理人的授權委托書。
第十三條申訴書或再審申請書應當由申訴人或申請再審人簽名或蓋章并載有下列內容:
(一)當事人名稱及其基本情況;
(二)申訴或申請再審所依據(jù)的生效法律文書的名稱、案號,該法律文書生效的時間,以及該法律文書的主要內容;
(三)有具體的申訴或申請再審的請求、事實和理由;
(四)以新證據(jù)申訴或申請再審的還應當說明原審未提出該證據(jù)的原因、新證據(jù)的來源、獲得新證據(jù)的時間,以及新證據(jù)足以推翻原裁判的理由。
第十四條申訴或申請再審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受理:
申請主體不合格的;
(二)申請超過期限的;
(三)裁判未發(fā)生法律效力的;
(四)本級人民法院或上一級人民法院已經基于該申請人的申請駁回申訴或再審申請的,或已經依照審判監(jiān)督程序再審過的;
(五)一審判決后當事人未上訴而申請再審的,但本規(guī)定第十條第(四)、(五)項所列情形除外;
(六)人民法院依照督促程序、公示催告程序和破產還債程序審理的;
(七)人民法院依照特別程序審理的選民資格案件;
(八)人民法院裁定撤銷仲裁裁決或駁回申請撤銷仲裁裁決的;
(九)人民法院裁定不予執(zhí)行仲裁裁決或駁回不予執(zhí)行仲裁裁決申請的
(十)人民法院判決、調解解除婚姻關系和確定撫養(yǎng)關系的;
(十一)人民法院作出的財產保全和先予執(zhí)行裁定;
(十二)依照有關法律、司法解釋規(guī)定其他不能申訴或申請再審的。
第十五條人民法院審查申訴和申請再審是否符合再審條件,只限定在申訴或申請再審的請求、理由和證據(jù)范圍內進行。
第十六條審查可以采取書面形式,也可以按照《廣東法院民事、經濟、行政案件再審申請審查聽證工作的暫行規(guī)定(試行)》的規(guī)定召開聽證會,或根據(jù)案件需要進行調查。
第十七條在案件審查期間,當事人申請暫緩執(zhí)行,應提供足額可供執(zhí)行財產為擔保,由人民法院審查決定是否暫緩執(zhí)行。
第十八條人民法院經審查認為申訴或申請再審不符合再審條件的,應制作駁回通知書送達當事人。
第十九條申訴或申請再審人在案件審查期間可以撤回申請。撤回申請的,不得再以相同理由或請求事項提出申訴或申請再審。
申請人撤回申請,人民法院應當以書面形式通知當事人。
第二十條當事人的申訴或申請再審符合再審條件,人民法院應當決定再審。人民法院決定再審的案件適用再審程序。
第二十一條民事、行政再審案件的審理,應當限定在當事人申請再審的理由和請求范圍內進行。
第二十二條以新證據(jù)提起再審的案件必須開庭審理。
開庭審理的程序應當根據(jù)再審案件的類型,分別按照有關法律和司法解釋關于再審開庭的各項程序進行。
第二十三條再審案件應當依法作出新的裁判。
第二十四條本規(guī)定自2002年10月10日起施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屋裝修合同容易出現(xiàn)糾紛的情況
2021-03-01涉外婚姻的復婚需要滿足何種條件
2021-02-23購房合同要注意什么
2020-11-23被限制減刑的人能否假釋
2021-03-21監(jiān)護制度是怎么規(guī)定的
2021-02-26違法取得贈與物贈與合同有效嗎
2021-02-09刑訴發(fā)回重審能用簡易程序嗎
2020-12-23船舶確權之訴訴訟費由誰承擔
2021-03-15肇事逃逸是交警判定嗎
2021-01-28逾期還款后征信怎么恢復
2021-03-16沒有簽訂勞動合同離職有工資嗎
2021-03-09解除勞動合同通知書是否等于勞動關系解除
2020-12-23用人單位如何發(fā)錄用通知
2021-01-16發(fā)錄用通知的注意事項
2021-01-19員工連帶刑事責任怎么處理
2021-02-14遣散員工經濟補償金標準
2021-03-09國內陸上貨物運輸保險合同保險責任有哪些
2020-11-14保險人未明確說明的免責條款是否無效
2020-11-20保險受益權的喪失與保險合同的解除
2021-02-16保險合同的解除形式可分為哪幾種
2020-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