偽造貨幣罪是指違反國家貨幣管理法規,仿照貨幣的形狀、色彩、圖案等特征,使用各種方法非法制造出外觀上足以亂真的假貨幣,破壞貨幣的公共信用,破壞金融管理秩序的行為。
如何認定偽造貨幣罪
認定偽造貨幣罪,首先要從以下四個方面著手進行分析:
1、客體要件。侵犯的客體是國家對貨幣的管理制度,具體指破壞貨幣的公共信用和侵害貨幣的發行權。本罪的對象是貨幣,包括流通中的人民幣和外幣。
2、客觀要件。表現為違反國家貨幣管理法規,偽造貨幣的行為。所謂偽造貨幣,是指沒有貨幣發行權的人,仿照真貨幣的面額、圖案、色彩、質地、式樣、規格等特征制造假幣,以假充真。
偽造的方法多種多樣,如手描、拓印、機器印制、影印、復印以及高科技印制手段。
3、主體要件。為一般主體,凡達到刑事責任年齡且具備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以構成,單位不能構成本罪主體。
4、主觀方面。只能由直接故意構成。間接故意和過失不構成本罪。
偽造貨幣罪的認定標準是什么
1、偽造貨幣構成犯罪的數額標準問題。
刑法雖未規定數額,但仍需遵循《刑法》第十三條“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的,不認為是犯罪”的“但書”規定。根據司法解釋,偽造貨幣的總面額在2000元以上不滿3000元或者幣量在200張(枚)以上不足3000張(枚)的,應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2、偽造貨幣并出售或者運輸的、偽造貨幣并持有或者使用的定罪處罰問題。
按照《刑法》第一百七十一條第三款的規定,行為人偽造貨幣并出售或者偽造貨幣并運輸的,不能認定為數罪并進行并罰處理,而應按一個偽造貨幣罪定罪從重處罰。
對于本人偽造貨幣后而持有,其持有行為不單獨成立犯罪,而是包含在偽造貨幣行為之中,自應以一個偽造貨幣罪定罪處罰。
對于本人偽造貨幣后而使用的,符合行為人為牟利而偽造貨幣的同一個犯意,其使用自己偽造的貨幣應按照一個偽造貨幣罪處罰。
持有、使用偽造的貨幣單獨成立犯罪必須是沒有證據證明是自己偽造的貨幣,即明知是他人偽造的貨幣而有意識占有的狀態或者使用的行為。
3、行為人既偽造貨幣,又持有、使用、出售、運輸他人偽造的貨幣,則按照偽造貨幣罪及有關犯罪數罪并罰。
要是你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不妨向我們律霸網的律師進行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屋租賃需要辦理營業執照嗎
2021-01-21商人‘請’農民搶栽搶種想分征地補償款 法院認定協議無效
2020-12-13中外合資銀行變更股東需要做什么
2021-01-25怎樣避免商標無效請求
2020-11-09審查合同包括哪幾個方面?
2020-12-10繼承人喪失繼承權的,其子女可代位繼承遺產嗎?
2021-03-25關于放棄繼承權的特別規定
2021-02-21二手房中介常見騙術,買二手房防止上當需要注意什么
2021-02-01政府的集資房能否買賣呢
2020-12-13勞務外包員工離職補償
2021-02-26什么情況必須先經過勞動仲裁
2021-02-12個人雇主拖欠農民工工資怎么辦
2020-11-30飛機晚點有賠償嗎
2020-11-30房屋財產險需要的資料有哪些
2021-02-08如果未超過保險限額由誰負責支付賠償款
2021-01-22無照駕車被撞死 保險公司應理賠
2021-03-18保險事故中“第三者”的認定
2021-03-15重復投保有什么后果
2020-12-21《旅行社責任保險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
2021-01-18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流轉有什么限制和原則
2021-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