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的成立條件是什么
《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條規定: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擾亂金融秩序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單位犯前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成立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一般需同時具備下列四個條件:
(1)行為的實質非法性。即未經有關部門依法批準或者以生產經營、商品交易等合法形式掩蓋非法性質。這里分兩種情況,一是如果融資類型是必須經有關部門批準才能夠實施的,則以“未經有關部門依法批準”為前提。二是一些發生在生產經營與商品交易領域的行為,或者是一些帶有傳銷性質的本身非法的領域的行為,往往不存在需要批準與否的問題,則只要行為在實質上是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的,就可能構成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不需要以“未經有關部門批準”為前提。
(2)公開性。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本身的特征決定了其必須在一定范圍內通過一定媒介,如媒體、互聯網、推介會、傳單、手機短信、口口相傳等途徑向社會公開宣傳,否則無法讓社會公眾知道,犯罪行為難以達到目的。當然,這種公開性的程度可以有深有淺,可以是在報刊、電視以及互聯網等媒體上大張旗鼓地公開,也可以是在一定范圍內公開。因為其本身行為的非法性,這種公開性往往是有一定范圍的,比如,相對于監管機構和執法機關而言,可能是秘密的。而且行為人往往以合法的形式和名義進行宣傳,以掩蓋其實質的非法目的。
(3)犯罪對象的不特定性。即構成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必須向社會不特定對象即社會公眾籌集資金。如僅僅是在本單位職工內部籌集資金,或者是在親友內部針對特定對象籌集資金的,即使籌集的資金數額再大,也不構成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另外,這里不特定的“公眾”不限于自然人,單位也構成,即如果行為人向不特定單位非法集資的,也構成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
(4)還本付息的承諾。即行為人承諾在一定期限內以貨幣、實物等方式還本付息或者給付高額回報。這也是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的應有之意,只有承諾一定期限內還本付息,才符合“存款”的特征,如果沒有還本付息的承諾,就不具有“存款”的特征,行為就不構成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可能構成其他犯罪。當然,這種還本付息的承諾,不一定非要以金錢兌現,以有價值的實物歸還,債權債務的抵消也可以;回報也不一定以利息的名義兌現,以其他名義也可以。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的成立條件”問題進行的解答,您如果需要更多的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拆遷協議有效期幾年
2021-02-05先簽訂股權轉讓協議還是先收取股權轉讓款
2021-01-05立約定金可以退嗎
2020-12-15情侶分手賠償協議有法律效應嗎
2021-02-18哪種情況下必須通過訴訟程序才能離婚
2021-01-01反擔保合同期限屆滿反擔保人還需要承擔責任嗎
2020-12-16怎么對抗政府非法征地
2021-02-17被刑拘后是否可以直接解除勞動關系
2020-11-15勞務分包內部承包協議是否合法
2021-02-03借用資質勞務分包是否有效
2020-11-21實習期間受傷,用人單位是否應賠償
2020-12-23意外險醫療賠付多少錢
2021-03-11國內貨物運輸保險的定義是什么
2020-12-27人身保險投保人不交保費公司是否能解除合同
2021-01-20為孩子買的人身保險離婚后可不可以分割
2021-03-15單位不辦保險,員工辭職遭索培訓費
2021-01-21辦理人壽保險理賠有哪些程序,在什么情形下人壽保險會拒賠
2021-03-08保險批單的法律效力是怎樣的
2021-03-24外資保險公司超出業務范圍尚不構成犯罪如何處罰
2021-03-07網絡保險的重要性
2020-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