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歧】在審理過程中,對被告人張某的行為是否構成搶劫罪有兩種意見:
一種意見認為,本案30萬元系婚姻存續期間夫妻共同財產,張某糾集他人采用暴力手段搶為己有,構成搶劫罪;
另一種意見認為,本案主體較為特殊,張某是王某的丈夫,其指使他人搶劫自己的錢,沒有侵犯他人財產,而法律對這種行為的定性也不明確,不宜定罪。
【評析】筆者比較支持第一種意見,理由如下:
第一,張某主觀上具有“獨占”的動機,符合非法占有的特征。首先,從所有權歸屬看,按婚姻法的有關規定,作為本案侵害對象的30萬元錢是張某、王某夫婦的夫妻共同財產,而不是張某個人財產。其次,從被侵害財物占有的歸屬看,案發時該30萬元錢處于張某、王某的“共同占有”之下。再次,從行為的動因看,張某的行為在于破壞自己與妻子的“共同占有”關系,為自己建立一種新的占有——“個人占有”關系,從而達到“獨占”這30萬元夫妻共同財產的目的,完全符合非法占有目的的特征。
第二,張某為了達到非法占有的目的,客觀上指使他人采用了暴力手段。李某、趙某等人實施了暴力搶劫行為是非常清楚的,張某作為指使者,對李某、趙某等人實施的暴力行為應承擔刑事責任,這是共同犯罪原理的應有之義。即,張某不但主觀上具有明確的非法占有目的,客觀上也伙同李某、趙某等人實施了搶劫行為,其行為符合我國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條搶劫罪的構成要件,理應構成搶劫罪。
第三,本案與一般搶劫案件存在量的區別,但沒有質的區別。說其存在“量的區別”,是指本案的犯罪數額不應像一般案件簡單地予以全部認定,而是應將張某自有部分(一般為夫妻平均分擔)予以扣除;說其“沒有質的區別”,是指雖本案主體較為特殊,張某的行為與一般搶劫行為一樣均符合搶劫罪的犯罪構成。
綜上所述,婚內搶劫也應認定為搶劫罪。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告政府時提供假材料給法院要承擔什么責任
2021-01-20效力待定合同有哪些種類1
2020-11-10民事訴訟怎么自己抗訴
2020-11-11結婚手續能否請人代辦
2021-03-19限制婚后自由的婚姻協議有效嗎
2021-02-22違約方以公文形式解除合同有效嗎
2020-12-07父母遺產兄妹如何分配
2020-12-25安置房還沒辦房產可以贈與嗎
2021-02-23勞動合同過期是否有效力
2021-03-05工會的四項基本職能
2020-12-25定期壽險該怎樣理解
2021-03-02意外險包括火災嗎
2020-12-21飛機延誤的賠償流程是怎樣的
2021-02-10家庭財產保險對哪些情況的財產損失承擔責任
2021-02-08再保險合同業務有哪些
2020-12-13人身保險理賠的原則是什么
2020-12-03醉駕發生車禍保險公司賠嗎
2021-01-05貨車貨運出險如何理賠
2021-02-08新保險法解釋有什么規定
2020-12-10淺談我國保險稅制的改革
2021-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