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爭議仲裁時效過了,還可以申請仲裁嗎
需要分析具體情況,如果沒有時效中斷事由的,仲裁時效經過,仲裁委員會不會受理仲裁申請。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十二規定:當事人能夠證明在申請仲裁期間內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客觀原因無法申請仲裁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申請仲裁期間中止,從中止的原因消滅之次日起,申請仲裁期間連續計算。
第十三條當事人能夠證明在申請仲裁期間內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申請仲裁期間中斷:
(一)向對方當事人主張權利;
(二)向有關部門請求權利救濟;
(三)對方當事人同意履行義務。
申請仲裁期間中斷的,從對方當事人明確拒絕履行義務,或者有關部門作出處理決定或明確表示不予處理時起,申請仲裁期間重新計算。
勞動仲裁訴訟時效的規定:
勞動爭議發生后,當事人可以向本單位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調解不成,當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
《勞動法》第八十三條規定:“勞動爭議當事人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15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一方當事人在法定期限內不起訴又不履行仲裁裁決的,另一方當事人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企業勞動爭議處理條例》(已經失效)第三十條規定:“當事人對仲裁裁決不服的,自收到裁決書之日起15日內,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期滿不起訴的,裁決書即發生法律效力。”根據上述規定,勞動爭議案件當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應當同時具備以下三個條件:
1、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對當事人之間的勞動爭議進行了仲裁,并且依法作出了仲裁裁決書;
2、當事人對勞動爭議委員會作出的仲裁裁決不服;
3、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期限是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15日內。
這三個條件缺一不可。由此可見,勞動爭議仲裁是提起勞動爭議訴訟的必經程序。
勞動爭議案件訴訟時效與仲裁時效的關系
訴訟時效是指權利人在法定期間內不行使權利,就喪失了請求法院保護民事權益的權利的法律制度。仲裁時效是指具有訴訟權利能力的當事人,必須在法定的期限內行使自己的權利,否則,法律規定消滅其申請仲裁權利的一種時效制度。而在勞動爭議案件中,仲裁是訴訟的必經程序。對仲裁前置的訴訟案件,究竟應適用哪個法定期間?我國仲裁法規定:“法律對仲裁時效有規定的,適用該規定。法律對仲裁時效沒有規定的,適用訴訟時效的規定。”勞動法對勞動爭議仲裁時效沒有規定,勞動爭議案件就適用該規定的行使權利的法定期間。因此,勞動爭議案件的訴訟時效與仲裁時效是有聯系的,勞動爭議案件的訴訟時效寓于仲裁時效之中。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你介紹的法律知識。遇到此類問題,請你認真閱讀以上內容。那么希望以上律霸網小編為你提供的答案能夠解決你的問題。如果你的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你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權惡意轉讓后能否打撤銷權糾紛官司
2020-11-16公司開空頭發票負責人逃跑構成刑事犯罪嗎
2020-11-13省高院有死刑復核權嗎
2021-03-22精神病人監護人的職責是什么
2021-01-17事實婚姻關系的子女怎么上戶口
2021-02-21什么是假離婚
2021-02-24當事人對合同履行地未做約定應由哪個法院管轄
2020-11-23交通事故法院一審判決后對方不服上訴多久能判決
2021-02-25勞動合同變更需要員工同意嗎
2021-02-06行政訴訟不配合法院執行財產會不會坐牢
2021-03-21簽勞務外包合同是勞務派遣工嗎
2020-12-29旅行社責任保詳細條款
2021-03-23哪種情形必須導致保險人免責
2020-12-05保險合同的主要形式有哪些
2021-02-07無責不定損保險怎么理賠
2021-01-28保險欺詐需要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2021-01-04投保人投保后須知及注意事項
2021-01-06保險公估從業人員資質核準
2021-02-23土地承包的經營權可以轉讓嗎
2020-12-12棚戶區拆遷與城中村拆遷,補償都有哪些區別
2021-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