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案件仲裁裁決書是法院審理勞動案件的證據
【舉證指導】
勞動爭議案件以仲裁為前置程序。因此在法院提出的仲裁請求也必須是已經經過仲裁委員會的事項。本案中,張某提出的經濟補償金的訴訟請求是已經經過仲裁的,而其提出的待崗生活費的訴訟請求卻是沒有經過仲裁,因此,法院以此爭議未經仲裁為由,駁回了張某的訴訟請求。
在向法院提起勞動爭議訴訟之前,必須要先經過仲裁程序。2008年5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即將實施,該法第二條規定了需要經過仲裁的勞動爭議范圍,“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發生下列勞動爭議,適用本法:(一)因確認勞動關系發生的爭議;(二)因確立、履行、變更、解除和終止勞動合同發生的爭議;(三)因除名、辭退和辭職、離職發生的爭議;(四)因工作時間、休息休假、社會保險、福利、培訓以及勞動保護發生的爭議;(五)因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等發生的爭議;(六)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勞動爭議。對仲裁裁決不服,除法律另有規定覞,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案情回放】
張某與某傳媒公司簽訂勞動合同,決定張某作為公司秘書,合同期限為2005年5月至2007年1月,工作內容為日常接待并協助公司其他部門日常辦公需要。2006年5月,公司口頭通知張某待崗,2006年6月,公司書面通知張某解除合同。后張某提起仲裁,要求公司給付解除合同的經濟補償金。仲裁委支持了張某的請求。后張某經咨詢律師,才知道自己可以要求待崗生活費,遂起訴至法院,要求公司支付經濟賠償金的同時,支付自己待崗期間的生活費用。張某在訴訟中提交了仲裁裁決作為證據。
特別應當注意的是提起仲裁的時效問題,新的法律與《勞動法》有所區別。《勞動法》規定,“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應當自勞動爭議發生之日起60日內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書面申請。”但新頒布的《調解仲裁法》改變了這一規定,勞動者和用人單位必須牢記申請仲裁的時效為1年。“因當事人一方向對方當事人主張權利,或者向有關部門申請權利救濟,或者對方當事人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從中斷時起,仲裁時效時間重新計算。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當理由,當事人不能在本條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申請仲裁的,仲裁時效中止。從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時效期間重新計算。勞動關系存續期間因拖欠勞動報酬發生爭議的,勞動申請仲裁不受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的限制;但是,勞動關系終止的,應當自勞動關系終止之日起一年內提出。”
證明勞動合同存在及其內容是到法院訴訟的第一步,證明勞動關系最直接的證據就是《勞動合同》或者《勞動協議》但是在實際生活中,很多勞動合同并不是以書面形式出現的,盡管《勞動法》規定勞動合同應當采用書面形式,但是沒有書面形式的勞動合同、或者是沒有勞動合同時,勞動部《關于確立勞動關系有關事項的通知》的規定:“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未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但同時具備下列情形的,勞動關系成立:(一)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主體資格;(二)用人單位依法制定的名項勞動規章制度適用于勞動者,勞動者受用人單位的勞動管理,從事用人單位安排的有報酬的勞動;(三)勞動者提供的勞動是用人單位業務的組成部分”,仍然可以認定勞動關系的存在。根據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釋,在合同糾紛案件中,主張合同成立并生效的一方當事人對合同訂立和生效和事實承擔舉證責任,因此勞動者如果起訴要求確認合同成立,應當對此舉證。本書主要論證勞動關系的存在。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拆遷糾紛屬于行政訴訟嗎
2020-12-24出版社抄襲侵犯什么權
2020-11-30知識產權是財產權利嗎
2020-12-03申請商標注冊的條件是什么
2020-11-17交警如何開責任認定書
2020-11-16網上炒股注意事項
2021-01-24財產保全必須提供對方賬戶嗎
2020-11-15租客物品如何提存
2020-12-01上海隔離期間工資怎么算
2021-03-09買人壽保險的意義有哪些,如何買人壽保險最劃算
2020-12-20保險合同內容變更的條件及訂立要注意的問題有哪些
2021-01-25個人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合同
2021-02-26某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0-11-11追討賭資被殺身亡,保險公司應否承擔理賠責任
2021-03-10保險公司歡迎強三險 經常肇事者須付高額保費
2020-11-23司機在交通事故后逃逸保險公司是否應理賠?
2020-11-19失業保險只交了6個月失業可以領嗎
2020-12-03保險經營的相關知識有哪些
2021-02-07青海殘保金如何計算
2021-02-15怎樣辦理投保手續
2021-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