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工或其直系親屬認為是工傷而用人單位不認為是工傷的,由用人單位負舉證責任;《工傷認定辦法》(2003)第14條進一步規定,用人單位拒不舉證的,勞動保障部門可以根據受傷職工提供的證據依法作出工傷認定結論。
法律咨詢:
您好,一個美國女孩,2006年12月來到上海,在一家外資企業擔任經理助理,單位為其辦理了為期一年的《外國人就業證》,并雙方協商一致簽訂了一年期限的勞動合同,其中約定了勞動報酬等內容。但是由于企業效益滑坡,近三個月來一直未足額支付合同中約定的勞動報酬。她向人力資源管理部門提出異議,然而人事經理只是簡單地敷衍了她幾句,表示等企業效益好轉后再視情況而定。她認為自身權益受到侵害,想到中國勞動者和用人單位發生勞動爭議可申請仲裁,那么,在中國就業的外籍勞動者是否也有提起勞動爭議仲裁的權利呢?
律霸網律師解答:
根據外國人在中國就業管理的相關規定,用人單位與被聘用的外國人發生勞動爭議,應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勞動爭議處理條例》處理。另外,根據《本市勞動爭議仲裁管轄暫行規定》,本市企業與其取得合法就業資格的外籍人員發生的勞動爭議案件由市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管轄。
因此,外籍人員若與本市用人單位發生工資爭議,應當自勞動爭議發生之日(即知道或應當知道其權利受侵害之日)起60日內以書面形式向上海市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并提交有關證據,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勞動法律師提醒:取得合法就業資格是外國人提起勞動仲裁的前提,對于未領取就業證的國(境)外自然人,與本市用人單位之間形成勞動關系,發生勞動權利義務內容爭議的,應直接到人民法院起訴,如果符合民訴法規定的民事案件受理條件的,則由人民法院作為一般民事案件直接受理。
相關法律知識:
工資拖欠案件的舉證責任
在工資拖欠案件中,勞動者只需要舉證證明其已履行勞動義務即可,而對用人單位未付工資的事實不應當負舉證責任。《工資支付暫行規定》(1994年)第6條第3款規定,用人單位必須書面記錄支付勞動者工資的數額、時間、領取者的姓名以及簽字,并保存兩年以上備查。這表明,用人單位有義務保存已支付工資的證據,而勞動者一般不可能掌握未支付工資的證據,在勞動者提出已履行勞動義務的證據并提出追索拖欠工資的主張時,如果用人單位不能舉證證明已支付工資,就應當認定未支付工資的事實并支持勞動者的主張。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關于勞動訴訟的相關知識,小編為您推薦:
勞動爭議訴訟時效
勞動訴訟的程序
勞動爭議訴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仲裁開庭后的程序
2021-03-19如何分期繳付注冊資本
2021-01-272020年交通事故車速鑒定費用是多少
2021-01-06合伙企業與注冊公司的區別有哪些
2020-12-26包辦婚姻效力有哪些方面
2021-01-10放棄贍養協議書怎么寫
2021-02-11不服仲裁裁決當事人是否可以到法院申請撤銷
2020-12-05事故認定書如何修改
2020-12-20肇事逃逸中二次肇事如何處罰
2020-11-23非法分包工程給個人如何處罰
2021-03-08超市顧客摔傷賠償責任誰來負
2021-01-09勞動合同終止的,用人單位是否支付經濟補償?
2020-12-21勞動爭議的調解應該在多長時間內結束
2021-01-01勞動仲裁員工代表要什么條件
2021-03-09人壽保險理賠的過程
2020-11-15飛機延誤四小時賠償
2021-03-24什么情況下可以找保險公司理陪
2021-02-15簽發保險單時被保險人已死亡還能賠償嗎
2021-01-03意外傷害保險理賠的范圍
2020-12-21外資保險公司籌建工作完成時間是多久
2021-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