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訴訟制度概念與特征
(1)《企業勞動爭議處理條例》第30條規定:"當事人對仲裁裁決不服的,自收到裁決書之日起15日內,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所以,勞動爭議訴訟當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必須是不服勞動爭議仲裁機關裁決的;沒有經過勞動爭議仲裁機關裁決的勞動爭議案件,人民法院一般不予受...
勞動爭議訴訟審判機構的比較研究
從世界范圍來看,由于社會背景、歷史文化傳統等的不同,各國處理勞動爭議的司法審判機構有所不同。總體而言,可以歸結為以下兩種模式[1]:第一種模式——“普通法院式”,即由普通法院審理勞動爭議案件。國家設立統一的司法審判機構,其職責之一就是審理勞動爭議案件。第二種模式...
我國勞動爭議處理機制的立法現狀是什么,具體步驟是怎樣的
一、我國勞動爭議處理機制的立法現狀 1、為了適應形勢的需要,充分發揮勞動爭議處理制度的作用,一九八七年七月三十一日,國務院正式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營企業勞動爭議處理暫行規定》,這部法規明確地規定了勞動爭議的適用范圍為國營企業和其職工之間發生的勞動爭議,并正式...
公司辭退員工沒有簽勞動合同不賠償怎么辦
一、公司辭退員工沒有簽勞動合同不賠償怎么辦公司沒有和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公司辭退員工后不賠償的,員工可以申請勞動仲裁解決勞動爭議。《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發生的下列勞動爭議,適用本法:(一)因確認勞動關系發生...
合作協議算勞動合同嗎
合作協議算勞動合同嗎 雇傭合同與勞動合同的區別 一、主體資格的不同。 勞動合同的主體包括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用人單位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及個體經濟組織。在勞動合同中,勞動者與用人單位提供的生產資料相結合,從而實現勞動的社會化,而且勞動者已經成為該經濟組織...
民事訴訟庭審人員都有哪些
一、民事訴訟庭審人員都有什么 民事訴訟中,第一審合議庭成員應當由審判員、陪審員共同組成,而第二審民事案件的審理,則由審判員組成合議庭。當然,與第一審相同,合議庭的成員的人數,必須是單數。 法院開庭時,一般需要以下人員到場: 1、法院方面:審判長、審判員、人民陪...
民事官司的受案范圍是什么
民事官司的受案范圍是什么人民法院受理公民之間、法人之間、其他組織之間以及他們相互之間因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提起的民事訴訟,適用本法的規定。民事官司的受案范圍主要有三類:第一類是由受民法調整的民事主體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所引起的糾紛,第二類是由受勞動法調整的勞動關系...
離婚財產官司輸了律師費由誰出?
一、離婚財產官司輸了律師費由誰出?由敗訴方出,律師費由請律師的一方出,但是在民商事案件中,當一方成為被告以后,該方聘請律師為其辯護并且勝訴原告的話,可以要求原告支付這筆費用(法律支持一方當事人償付他方當事人為案件審理而支付的必要費用)。如果原告要聘請訴訟代理人出庭的,因各地律師代理民商事案件收費標準不一樣,但最...
離婚起訴財產起訴收費標準是怎樣的
一、離婚起訴財產起訴收費標準是怎樣的不滿1千元的每件交50元;超過1千元至5萬元的部分,按4%交納;超過5萬元至10萬元的部分,按3%交納;超過10萬元至20萬元的部分,按2%交納;超過20萬元至50萬元的部分,按1.5%交納;超過50萬元到11313萬元的部分,按1%交納;超過100萬元的部分,按0.5%交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