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為了擴大國際經濟合作和技術交流,允許外國公司、企業和其它經濟組織或個人(以下簡稱外國合營者),按照平等互利的原則,經中國政府批準,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同中國的公司、企業或其它經濟組織(以下簡稱中國合營者)共同舉辦合營企業。
第二條 中國政府依法保護外國合營者按照經中國政府批準的協議、合同、章程在合營企業的投資、應分得的利潤和其他合法權益。
合營企業的一切活動應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法令和有關條例規定。
第三條 合營各方簽訂的合營協議、合同、章程,應報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國投資管理委員會,該委員會應在三個月內決定批準或不批準。合營企業經批準后,向中華人民共和國工商行政管理總局登記,領取營業執照,開始營業。
第四條 合營企業的形式為有限責任公司。
在合營企業的注冊資本中,外國合營者的投資比例一般不低于百分之二十五。
合營各方按注冊資本比例分享利潤和分擔風險及虧損。
合營者的注冊資本如果轉讓必須經合營各方同意。
第五條 合營企業各方可以現金、實物、工業產權等進行投資。
外國合營者作為投資的技術和設備,必須確實是適合我國需要的先進技術和設備。如果有意以落后的技術和設備進行欺騙,造成損失的,應賠償損失。
中國合營者的投資可包括為合營企業經營期間提供的場地使用權。如果場地使用權未作為中國合營者投資的一部分,合營企業應向中國政府繳納使用費。
上述各項投資應在合營企業的合同和章程中加以規定,其價格(場地除外)由合營各方評議商定。
第六條 合營企業設董事會,其人數組成由合營各方協商,在合同、章程中確定,并由合營各方委派和撤換。董事會設董事長一人,由中國合營者擔任;副董事長一人或二人,由外國合營者擔任。董事會處理重大問題,由合營各方根據平等互利原則協商決定。
董事會的職權是按合營企業章程規定,討論決定合營企業的一切重大問題:企業發展規劃、生產經營活動方案、收支預算、利潤分配、勞動工資計劃、停業,以及總經理、副總經理、總工程師、總會計師、審計師的任命或聘請及其職權和待遇等。
正副總經理(或正副廠長)由合營各方分別擔任。
合營企業職工的雇用、解雇,依法由合營各方的協議、合同規定。
第七條 合營企業獲得的毛利潤,按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法規定繳納合營企業所得稅后,扣除合營企業章程規定的儲備基金、職工獎勵及福利基金、企業發展基金,凈利潤根據合營各方注冊資本的比例進行分配。
具有世界先進技術水平的合營企業開始獲利的頭兩年至三年可申請減免所得稅。
外國合營者將分得的凈利潤用于在中國境內再投資時,可申請退還已繳納的部分所得稅。
第八條 合營企業應在中國銀行或者經中國銀行同意的銀行開戶。
合營企業的有關外匯事宜,應遵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匯管理條例辦理。
合營企業在其經營活動中,可直接向外國銀行籌措資金。
合營企業的各項保險應向中國的保險公司投保。
第九條 合營企業生產經營計劃,應報主管部門備案,并通過經濟合同方式執行。
合營企業所需原材料、燃料、配套件等,應盡先在中國購買,也可由合營企業自籌外匯,直接在國際市場上購買。
鼓勵合營企業向中國境外銷售產品。出口產品可由合營企業直接或與其有關的委托機構向國外市場出售,也可通過中國的外貿機構出售。合營企業產品也可在中國市場銷售。
合營企業需要時可在中國境外設立分支機構。
第十條 外國合營者在履行法律和協議、合同規定的義務后分得的凈利潤,在合營企業期滿或者中止時所分得的資金以及其它資金,可按合營企業合同規定的貨幣,通過中國銀行按外匯管理條例匯往國外。
鼓勵外國合營者將可匯出的外匯存入中國銀行。
第十一條 合營企業的外籍職工的工資收入和其它正當收入,按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法繳納個人所得稅后,可通過中國銀行按外匯管理條例匯往國外。
第十二條 合營企業合同期限,可按不同行業、不同情況,由合營各方商定。合營企業合同期滿后,如各方同意并報請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國投資管理委員會批準,可延長期限。延長合同期限的申請,應在合同期滿六個月前提出。
第十三條 合營企業合同期滿前,如發生嚴重虧損、一方不履行合同和章程規定的義務、不可抗力等,經合營各方協商同意,報請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國投資管理委員會批準,并向工商行政管理總局登記,可提前終止合同。如果因違反合同而造成損失的,應由違反合同的一方承擔經濟責任。
第十四條 合營各方發生糾紛,董事會不能協商解決時,由中國仲裁機構進行調解或仲裁,也可由合營各方協議在其它仲裁機構仲裁。
第十五條 本法自公布之日起生效。本法修改權屬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商投資法
2019-03-1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敘利亞共和國政府文化合作協定的決議
1970-01-0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國家建設征用土地條例》的決議[失效]
1982-05-0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的決定(1986)
1986-12-02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的決定(1995)
1995-02-28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96修正)
1996-05-15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企業法(2000修訂)
2000-10-31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作經營企業法》的決定
2000-10-3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美利堅合眾國政府關于刑事司法協助的協定》的決定
2000-12-28中華人民共和國現役軍官法(2000修正)
2000-12-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的決定(2001)
2001-02-28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2001修訂)
2001-02-28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承擔刑事責任范圍問題的答復意見
2002-07-2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突尼斯共和國關于民事和商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2000-03-0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補選出缺的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決定
1998-10-27中華人民共和國測繪法(2002)
2002-08-29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對《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八條有關法律問題的答復
1992-09-07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
1980-02-12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失效]
1950-03-03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如何理解“有行政處罰權的行政機關”問題的答復
1997-01-03中華人民共和國海事訴訟特別程序法
1999-12-2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決定
2000-08-25中華人民共和國陸生野生動物保護實施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地質資料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對外承包工程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獸藥管理條例(2020修訂)
2020-03-27放射性同位素與射線裝置安全和防護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導游人員管理條例(2017修正)
2017-10-07防治海洋工程建設項目污染損害海洋環境管理條例(2018修正)
2018-03-19反興奮劑條例(2018修正)
2018-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