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效日期:1997-12-3
???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加強水路運輸管理,維護運輸秩序,提高運輸效益,特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本條例適用于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沿海、江河、湖泊及其他通航水域內從事水路運輸和水路運輸服務業務的單位和個人。
第三條 水路運輸分為營業性運輸和非營業性運輸。
營業性運輸是指為社會服務,發生費用結算的旅客運輸(含旅游運輸,下同)和貨物運輸。
非營業性運輸是指為本單位或本身服務,不發生費用結算的運輸。
第四條 交通部主管全國水路運輸事業,各地交通主管部門主管本地區的水路運輸事業。
各地交通主管部門可以根據水路運輸管理業務的實際情況,設置航運管理機構。
第五條 水路運輸在國家計劃指導下,實行地區、行業、部門多家經營的方針。保護正當競爭,制止非法經營。
第六條 從事水路運輸和水路運輸服務業務的單位和個人,必須遵守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及交通部發布的水路運輸規章。
第七條 未經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部準許,外資企業、中外合資經營企業、中外合作經營企業不得經營中華人民共和國沿海、江河、湖泊及其他通航水域的水路運輸。
第二章 營運管理
第八條 設立水路運輸企業、水路運輸服務企業以及水路運輸企業以外的單位和個人從事營業性運輸,由交通主管部門根據本條例的有關規定和社會運力運量綜合平衡情況審查批準。審批辦法由交通部規定。
對水路運輸行業管理影響較大的非營業性船舶運輸的審批辦法,由交通部會同有關部門另行規定。
第九條 設立水路運輸企業必須具備下列條件:
?。ㄒ唬┚哂信c經營范圍相適應的運輸船舶;
?。ǘ┯休^穩定的客源或貨源;
?。ㄈ┙洜I旅客運輸的,應當落實客船沿線??扛郏ㄕ荆c,并具備相應的服務設施;
(四)有經營管理的組織機構和負責人;
?。ㄎ澹┯信c運輸業務相適應的自有流動資金。
第十條 設立水路運輸服務企業,必須具備第九條第四項規定的條件,并擁有與水路運輸服務業務相適應的自有流動資金。
第十一條 水路運輸企業以外的單位和個人從事營業性運輸,必須具備第九條第一、二、三、五項規定的條件,并有確定的負責人。
第十二條 交通主管部門應當根據水路運輸企業和其他從事營業性運輸的單位、個人的管理水平、運輸能力、客源貨源情況審批其經營范圍。
第十三條 交通主管部門對批準設立的水路運輸企業和其他從事營業性運輸的單位、個人,發給運輸許可證;對批準設立的水路運輸服務企業,發給運輸服務許可證。
第十四條 取得運輸許可證和運輸服務許可證的單位和個人,憑證向當地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申請營業登記,經核準領取營業執照后,方可開業。
第十五條 水路運輸企業、水路運輸服務企業和其他從事營業性運輸的單位、個人停業,應當向交通主管部門和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辦理停業手續。
第十六條 交通部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交通主管部門負責對水路運輸計劃分級進行綜合平衡。
需要進行綜合平衡的重點物資、聯運物資、外貿物資的運輸計劃,屬于全國性的,由交通部按國家計劃組織綜合平衡;屬于長江、珠江、黑龍江水系干線省際間的,由交通部派駐水系的航運管理機構組織綜合平衡;屬于省、自治區、直轄市以內的,由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交通主管部門組織綜合平衡。
第十七條 經綜合平衡確定的運輸計劃以外的貨源和客源,水路運輸企業和其他從 事營業性運輸的單位、個人,可以在批準的經營范圍內自行組織承運。任何單位和個人均不得實行地區或部門封鎖,壟斷客源、貨源。
第十八條 營業性水路貨物運輸的承運方和托運方,必須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合同法》和《水路貨物運輸合同實施細則》的規定,簽訂運輸合同。
第十九條 水路運輸企業和其他從事營業性運輸的單位、個人,必須按國家有關規定計收運雜費用,并使用交通部規定的運輸票據。
第二十條 從事營業性運輸的個體(含聯戶,下同)船舶必須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辦理保險。
第二十一條 水路運輸企業和其他從事營業性運輸的單位、個人以及石油、煤炭、冶金、商業、供銷、外貿、林業、電力、化工、水產部門,必須按規定向交通主管部門和統計主管部門提供營業性和非營業性運輸統計表。
第二十二條 水路運輸服務企業不得壟斷貨源,強行代辦服務;不得超出規定的收費標準收取服務費用。
第二十三條 海、河民用港口應當按照國家港口管理規定和計劃安排,向運輸船舶提供港埠設施和業務服務。
船舶進出港口必須遵守港口規章,服從管理。
水路運輸企業和其他從事營業性運輸的單位、個人同港埠企業之間,可以根據自愿原則,按照有關規定簽訂業務代理合同。
第二十四條 水路運輸企業和其他從事營業性運輸的單位、個人必須按照國家規定繳納稅金、規費(港務費、船舶停泊費、航道養護費)和運輸管理費;從事非營業性運輸的單位和個人必須按照國家規定繳納規費。
規費和運輸管理費的計征辦法由交通部會同國務院有關主管部門制定。
第二十五條 全民、集體所有制單位和個體船民經營水路運輸,其合法權益受國家法律保護,任何單位和個人均不得向其非法收取或攤派費用。
第三章 罰則
第二十六條 違反本條例有下列行為之一的,交通主管部門可以分別給以警告、罰款、停業處罰:
?。ㄒ唬┪唇浥鷾?,擅自設立水路運輸企業、水路運輸服務企業;
(二)未經批準,水路運輸企業以外的單位和個人擅自從事營業性運輸;
(三)哄抬運價或超出規定的收費標準收取服務費用;
?。ㄋ模┎皇褂靡幎ǖ倪\輸票據進行營業性運輸;
?。ㄎ澹┎话匆幎ɡU納規費和運輸管理費;
(六)壟斷貨源,強行代辦服務;
(七)擾亂水路運輸秩序,不服從管理。
第二十七條 當事人對交通主管部門的處罰不服的,可以向上級交通主管部門提出申訴;對上級交通主管部門復核確定的罰款、停業處罰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復核處理決定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當事人期滿不起訴又不履行的,交通主管部門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第二十八條 違反本條例應當受治安管理處罰的,由公安機關處理;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二十九條 水路運輸管理人員違反本條例,由交通主管部門給予行政處分或經濟處罰。
第四章 附則
第三十條 本條例下列用語的含義是:
水路運輸企業,是指專門從事水路營業性運輸的企業。
水路運輸服務企業,是指從事代辦運輸手續、代辦貨物中轉、代為組織貨源的企業,但為多種運輸方式服務的聯運服務企業除外。
第三十一條 本條例不適用于國際航線水路運輸和以排筏作為運輸工具的水路運輸。
第三十二條 本條例公布前已開業的水路運輸企業、水路運輸服務企業和其他從事營業性運輸的單位、個人,應當于本條例公布之日起一百八十天內申請補辦審批手續。對不具備開業條件的,交通主管部門應當責令其停業或限期整頓;整頓無效的,由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吊銷營業執照。
第三十三條 本條例由交通部負責解釋。交通部可根據本條例制定實施細則。
第三十四條 本條例自1987年10月1日起施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2015年修正)
2015-04-2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納米比亞共和國關于刑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2008-08-29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關于經濟特區法規適用區域問題的解釋
1995-12-27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如何掌握地方性法規清理標準問題的答復
1996-11-08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路法(99修正)
1999-10-31中華人民共和國草原法(2002修訂)
2002-12-28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
1987-09-0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教師節的決定
1985-01-2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已修訂)
1994-05-1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補選出缺的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決定
1998-10-26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
2003-08-27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表決議案辦法
2003-03-04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機械化促進法
2004-06-25個體工商戶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國務院關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2018)
2018-09-18事業單位人事管理條例
2014-04-25國務院關于石家莊市城市總體規劃的批復
1970-01-0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同意建立寧夏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建設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的函
1970-01-01關于印發《測繪地理信息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項目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
2013-07-04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國家能源局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的通知
2013-06-09國務院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實施條例》的決定
2013-01-30國務院關于修改《期貨交易管理條例》的決定
2012-10-24國務院關于加快長江等內河水運發展的意見
2011-01-21國家賠償費用管理條例
2011-01-17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環境保護部等部門關于推進大氣污染聯防聯控工作改善區域空氣質量指導意見的通知
2010-05-11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關于調整鋁合金焦炭和煤炭出口關稅的通知
2008-08-15對外承包工程管理條例
2008-07-21關于房改售房工作中幾個具體問題處理意見的通知
2008-06-26國務院關于支持汶川地震災后恢復重建政策措施的意見
2008-06-29關于做好鐵路滯留旅客疏導工作的公告
2008-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