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同意勞動人事部、農牧漁業部、林業部、財政部《關于加強農林第一線科技隊伍的報告》,現發給你們,望參照執行。
勞動人事部、農牧漁業部、林業部、財政部關于加強農林第一線科技隊伍的報告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國農村出現了前所未有的新局面。中央制定的一系列正確的方針政策,調動了億萬農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當前廣大農民迫切要求學習和運用科學技術來加速農林業的發展。我國農林科技人員為發展農林科學技術作出了重要貢獻。但是,長期以來農林科技隊伍不穩定,農林科技人員少,在農林第一線的技術推廣力量尤其薄弱。這種狀況同已經開創的農業新局面很不適應。采取有效措施,穩定和加強農林第一線的科技隊伍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
建國以來,全國農林大、中專院校畢業生一百萬人。據一九八一年十月份統計,從事農林科技工作的只有四十八萬人。學農林的多數改了行。我國有近六萬個公社,十五億畝耕地,國家只有五萬農業技術推廣人員,平均每個公社不足一人,基層的農林科技人員極為缺乏。農村實行生產責任制以后,農林技術推廣任務更加繁重。過去農林技術推廣人員服務到社、隊,現在要到組、到戶。農林第一線這樣缺乏技術力量,但是,現在在職的還有許多人不安心,已改行的不愿歸隊,許多新的農林畢業生也沒有補充到農林第一線。
二
農林科技隊伍不穩定,農林技術推廣力量薄弱的主要原因是:“左”的思想影響尚未完全肅清,一些人輕視農林科學技術,不尊重農林科技人員的勞動,沒有把他們作為一支依靠力量;在經濟上對于到第一線務農的人,缺乏一套有效的鼓勵政策,農林科技人員的一些實際困難得不到解決,大大影響他們的積極性。
農林科技人員的工資待遇偏低。在縣以下工作的農林科技人員更低,不少人工作了二、三十年工資未動,他們自稱是“三五”干部,即“五十年代畢業、五十歲上下、工資五十元左右”。農林部門的獎金、津貼和福利也比其它行業少得多。
由于經費、編制的限制,農林科的大、中專畢業生要分配到農林第一線很困難。近幾年分配到縣里的大、中專畢業生,許多人因為基層農林部門經費、編制的限制,不能全部接收而改行。
部分農林科研、院校、場圃的科技人員由吃商品糧改吃自產糧以后,被視為農村戶口,得不到城鎮計劃供應的工業品和副食品,他們的子女不能享受城鎮就業,不能報考技工學校。
三
為了適應農村形勢發展的需要,加強農林第一線的科技力量,切實解決農林科技人員的實際困難,現提出以下措施:
(一)通過各種渠道,充實和加強農林第一線的科技力量。
1.建立和健全為農民服務的農林科技推廣體系。在今后三、五年內,輸送一批農林科技人員到第一線去,逐步達到每個公社農技站平均有國家農業科技人員二至四名,有條件的地區還可以多些。林業、牧業、漁業、農田水利(包括水土保持)等方面需要的科技人員,也要根據事業的發展需要,逐步充實起來。他們主要承擔推廣當地適用的農林科技成果,培訓農民技術員和基層干部,開展農林技術咨詢服務等活動。爭取在五年內建立起一支基本上能夠適應農村經濟發展的技術推廣骨干隊伍。
2.農林院校的招生要面向農村。要把招生來源地區與畢業分配去向結合起來,實行定向招生、定向分配。必要時可以適當降低年齡、分數要求,擇優錄取,畢業后一般仍回原地區工作。對現在在校學習的農林科大、中專學生的畢業分配,原則上要先到縣以下的農林第一線工作,三、五年后根據工作需要進行調整。在此期間享受農林第一線科技人員的一切待遇。
有關大、中專院校和科研單位要積極為農村服務。縣、社及其他經濟組織可以同大、中專院校和科研單位簽定代培合同,為他們培訓科技人員。
3.動員離隊的農林科技人員歸隊。對技術水平和身體能勝任農林第一線工作的,原則上都要動員歸隊。家在城市的可以保留戶口、糧食關系,本人先下到基層工作。他們的住房、福利待遇等應比原單位職工從優。各級組織應當積極支持這項工作,不得以任何借口加以阻攔。
國家鼓勵各種專業的科技人員自愿到農村服務。允許他們應聘或與農村經濟組織簽訂各種形式的技術承包合同,為農村建設作貢獻。
4.大力培養農民技術員,充分發揮他們的作用。對自學成才的農民技術員,各地可制定考試、考核的辦法,根據他們的技術水平和技術推廣的工作成就,經過考核,達到標準的,可授予農民技術員的稱號,發給證書。根據工作需要,可采取合同制的辦法擇優錄用。
(二)適當提高農林第一線科技人員的生活待遇。
1.在縣以下(不含縣級)工作的農林科技人員,在原來的工資基礎上,向上浮動一級工資,作為崗位津貼。在八年內離開第一線的取消這一級浮動工資,八年后離開的則保留這一級浮動工資。正常的調資升級不受影響。對在特別艱苦地區工作的,各地區可在增加一級浮動工資后再給予適當補貼,具體補貼辦法自行確定。
享受浮動一級工資人員的范圍。包括縣以下區、社一級工作的(含編制、工資關系在縣而派駐在區、社長期工作的)農、林、牧、漁(包括船上)、墾(團場以下)、農田水利(包括水土保持)、農業機械化等事業部門中具有大、中專畢業學歷或技術員以上職稱的,現在從事農林科技工作的國家干部。
上述需要增加的經費按照現行財政體制,根據隸屬關系,自行解決。
2.為鼓勵農林第一線科技人員多作貢獻,允許他們向生產隊、專業組和農民簽定技術承包合同,建立技術責任制。除了工資收入以外,可在增產部分按一定比例分紅。
3.農民技術員的生活待遇問題。應靠農業勞動收入和從事技術服務、技術承包的經濟收益中去解決。對有特殊貢獻的農民技術員,工作條件和生活條件確有困難的,應給予補貼。目前各地已經規定的對農民技術員補助的辦法可以繼續執行。
(三)各地要在發展農業生產,提高農業經濟效益的基礎上,逐步增加農業事業經費,以改善農業第一線科技人員工作條件和生活條件。對分配給農口的大、中專畢業生,要相應地增加編制和人員經費。
(四)對于全民所有制的農林科研、院校、場圃單位中吃自產糧的科技人員,應當恢復他們的城鎮戶糧關系,他們的子女可以享受城鎮就業和報考技工學校的待遇。其具體辦法由有關部門另行制定。
(五)各級政府要加強對農林科技人員的管理和合理使用。發展農林生產,必須依靠農林科技隊伍,對他們在政治上要信任,工作上要大膽使用,業務上要培養提高,生活上要關心照顧。農林科技人員到第一線以后,一定要充分發揮他們的專長,鼓勵他們專心致志地從事農林科技工作,為發展農林生產作出貢獻。
此外,為了逐步推行工資制度的改革,今后農林科技人員的工資收入,一部分是基本工資加職務工資或崗位津貼,另一部分收入同經濟成果掛鉤,通過技術承包合同來實現。
為實現上述措施,各省、市、自治區人民政府,可以結合本地實際情況,制定實施細則。
以上報告如無不妥,請批轉執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等五部法律的決定
2018-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預備役軍官法(2010年)
2010-08-28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法(2013修訂)
2012-10-26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試行)
1979-02-23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組織法(1982)
1982-12-10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的若干規定的決議(1982)
1982-12-10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1998修正)
1998-04-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澳門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關于澳門特區第一屆政府有關機構和主要官員職位設置的意見
1999-03-0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授權汕頭市和珠海市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人民政府分別制定法規和規章在各自的經濟特區實施的決定
1996-03-17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防空法
1996-10-29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法(修訂)
2002-12-28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
2006-03-25全民健身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吉林省地方志工作條例(2019修正)
2019-05-30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登記管理條例(2014年修正)
2014-02-19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法人登記管理條例施行細則(2014年修訂)
2014-02-20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實施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批轉發展改革委關于2013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重點工作意見的通知
2013-05-18國務院關于浙江省海洋功能區劃(2011—2020年)的批復
2012-10-10國務院關于深化流通體制改革加快流通產業發展的意見
2012-08-0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政府網站管理工作的通知
2011-04-2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健康發展重點工作分工的通知
2010-07-22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等部門關于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進節能服務產業發展意見的通知
2010-04-02國務院關于開展第一次全國水利普查的通知
2010-01-11全民健身條例
2009-08-30國務院關于實施成品油價格和稅費改革的通知
2008-12-18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
2008-11-1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廢止食品質量免檢制度的通知
2008-09-18民用建筑節能條例
2008-08-01國務院公告
2008-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