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關于印發《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工程方案

來源: 律霸小編整理 · 2021-03-25 · 7745人看過
  世紀之交,我國教育改革與發展進入了新的歷史階段。為了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國務院批轉的《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和第三次全教會精神,1999年9月我部召開了全國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和校長培訓工作會議。會議部署各地實施“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工程”,動員各級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門提高對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加強中小學教師隊伍建設重要性和緊迫性的認識,建立健全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制度,形成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工作的良性運行機制,開創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現將我部制訂的《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工程方案(1999--2002年)》和《關于實施“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工程”的意見》印發給你們,請遵照執行,并將各地實施“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工程”的情況及時報我部師范教育司。

 附件一:      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工程方案


            (1999--2002年)

  在跨越世紀的關鍵時期,黨中央、國務院召開了改革開放以來第三次全國教育工作會議,做出了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為了落實全教會的精神和《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教育部決定實施“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工程”(以下簡稱“工程”)。“工程”面向全體中小學教師,突出骨干教師培養,以提高教師實施素質教育的能力和水平為重點,以提高中小學教師的整體素質為目的。

 一、工程目標
  1.對現有約1000萬名中小學教師基本輪訓一遍,教師整體素質明顯提高,基本適應實施素質教育的需要。“工程”結束時,大多數地區的中小學教師通過多種形式普遍完成不少于190學時的培訓,貧困地區的教師至少接受1次有組織的培訓(面授時間不少于40學時)。
  2.全國選培100萬名中小學和職業學校骨干教師,省級從中選培10萬名,其中教育部組織培訓1萬名,使骨干教師梯隊基本形成。
  3.全體中小學教師普遍接受計算機基礎知識和技能培訓,大多數教師具備運用計算機的基本能力,能開展不同程度的計算機輔助教學。
  4.逐步建立21世紀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課程的教材體系。“工程”結束時,從中央到地方初步建成適應不同教師群體需要、較為完備的地方課程教材體系。
  5.制訂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的政策法規,“工程”結束時,各地要基本形成一套比較完整的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政策法規;初步建立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制度;逐步完善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的運行和保障機制。
  6.建立健全高等學校及各有關部門積極參與、各級各類師范院校為主體的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開放型培訓系統,初步建成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現代遠程教育網絡,開展教師繼續教育現代遠程教學的試點工作。“工程”結束時,各省(自治區、直轄市)80%以上的培訓機構(鄉鎮中小學培訓點及以上)和少數民族寄宿制學校的教師能夠直接收視電視臺播放的教師繼續教育節目;縣級以上教師培訓機構建立計算機網絡教室,并進入中國教育科研網;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初步建成以中心城市為依托,應用多媒體、交互式的區域性教師繼續教育計算機網絡。
  7.建設一支專兼結合,善于從事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有較強培訓能力的教師隊伍。
  8.普通開展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的科學研究和實驗。“工程”結束時,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的理論體系初步形成;國家和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行政部門設立的科研課題及各實驗區承擔的實驗課題完成結題與驗收。

 二、行動計劃
  根據中小學實施素質教育的需要和中小學教師隊伍的現狀,以及培訓者隊伍的整體水平對“工程”實施質量的直接影響,“工程”將采取以下行動計劃,完成以培訓者提高為先導,骨干教師培訓為重點,面向全面教師的繼續教育。
  1.新任教師培訓
  培訓對象:0--1年教齡的中小學教師。
  培訓目的:通過培訓,使其鞏固專業思想,熟悉有關教育法規,初步掌握所教學科的教學常規,熟悉教學內容,盡快適應中小學教育教學工作。
  培訓內容:主要為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教育政策法規,所擔任學科的教學大綱、教材教法分析以及班主任工作等,注意與職前培養內容相銜接。
  2.教師崗位培訓
  培訓對象:1年以上教齡的全體中小學教師。
  培訓目的:通過培訓,使中小學教師逐步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不斷完善知識結構,不斷提高履行崗位職責的能力,適應實施素質教育的需要。
  培訓內容:主要為思想政治教育和職業道德修養,現代教育理論,教育教學技能訓練,幼兒及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輔導,知識更新與擴展,以計算機為核心的現代教育技術,教育教學實踐研究等;突出中小學課程教材改革對教師知識能力的新需求、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以及信息技術和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等重點。
  中小學教師崗位培訓以職務培訓為主,包括應急培訓等其他類型的培訓。
  3.骨干教師培訓
  培訓對象:100萬名中小學和職業學校骨干教師。
  培訓目的:通過培訓,使骨干教師在思想政治與職業道德、專業知識與學術水平、教育教學能力與教育科研能力等方面有較大幅度的提高,提高他們實施素質教育的能力和水平,發揮他們在實施素質教育中的骨干帶頭和示范輻射作用,使其盡快成長為教育教學專家、學科帶頭人或骨干力量。
  培訓內容:現代教育理論學習與實踐:現代教育理論研修,教育思想與學科教學藝術研究,優秀中小學實習等;學科前沿知識與綜合知識;學科研究成果及發展趨勢綜述,現代科技及人文社會科學知識等;現代教育技術與信息技術應用:計算機應用,現代教育技術應用理論與實踐,信息社會與信息技術等;教育科學研究:教育科研課題的立項、研究、結題與成果鑒定等;教育研究專題。
  4.提高學歷培訓
  培訓對象:取得國家規定合格學歷的中小學教師。
  培訓目的:通過培訓,提高受訓教師的學歷層次,使中小學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和教科研能力明顯提高。
  培訓內容:根據教育部頒發的《小學教師進修高等師范專科小學教育專業(文科方向/理科方向)教學計劃》(試行)、《中學教師進修高等師范本科(專科起點)教學計劃》(試行)和教育碩士的教學要求分別對小學、初中和高中教師進行學歷教育。提高學歷培訓必須將知識的系統傳授與解決中小學教師教育教學的實際問題有機結合,提高教師實施素質教育的能力和水平。
  5.計算機全員培訓
  培訓對象:全體中小學教師。
  培訓目的:通過培訓,使中小學教師普遍掌握計算機基本知識和操作技能,不同程度地掌握用計算機進行輔助教學和開展教育科研的能力。
  培訓內容:以普及計算機應用技術為核心,學習計算機基本知識和操作技能,常用辦公處理軟件的使用和上網查詢資料,利用平臺制作教學軟件,用計算機輔助教學、開展科研和處理信息等。
  6.培訓者培訓
  培訓對象: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培訓機構的教師。
  培訓目的:通過培訓,使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機構的教師樹立現代教育觀念,不斷提高學科教育理論水平和教育教學研究能力,更新知識,逐步提高學術水平,熟悉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的特點、規律,能夠勝任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教學工作。
  培訓內容:現代教育理論,學科最新知識與信息,現代教育技術,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課程教材教學規律研究,國內外中小學教學改革發展動態與中小學教師學科教育能力培養研究等。

 三、基礎建設項目
  “工程”設立基礎建設項目是為了有效地解決“工程”實施中的重要問題。
  1.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法規建設
  加快法規建設,為“工程”的實施提供良好的政策環境。教育部頒發《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規定》,制訂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的有關方針、政策。各地根據教育部頒發的《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規定》,制訂并配套地方性法規及具體實施意見,制訂切實可行的措施及管理辦法,在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的基地建設、經費籌措、檢查評估等方面做出明確規定。
  2.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課程、教材建設
  國家與地方共同開發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課程與教材。教育部制訂《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課程開發指南》,組織開發一批急需的示范性課程及基礎性教材;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行政部門設計并開發相應的地方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課程和教材。
  繼續教育課程教材建設要反映基礎教育改革發展動態,著眼于提高中小學教師實施素質教育的能力和水平,提高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課程建設要特別注意現實需要,力求關注長遠發展,努力做到科學性、先進性與針對性、實效性相統一,統一性和靈活性相結合。教材建設要滿足教師不同學習方式的需要,加強電子教材、多媒體輔助教學軟件教材、網上教材等多種類型教材的開發,樹立精品意識,確保質量。
  3.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網絡建設
  充分利用衛星和電視廣播、中國教育科研網(CERNET)等多種媒體,構建結構合理、運行高效的開放型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網絡。發揮現代教育技術、信息傳播技術的特有優勢,擴大受訓范圍,大面積提高培訓效益,為實現全員培訓目標提供有利條件。
  4.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監測評估體系建設
  研制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評價體系,制定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評估指導意見,初步建立繼續教育過程監測機制和信息反饋系統,宏觀監控“工程”實施情況。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制訂具體的評估指標體系,從2001年起,絕大部分省(自治區、直轄市)能夠應用該體系檢查本省(自治區、直轄市)“工程”實施狀況,反饋評價結果,及時對“工程”實施方案進行調整。

 四、條件保障
  為了使“工程”順利實施,必須提供必要的條件保障。
  1.成立管理機構
  成立由教育部主管部領導任組長、各有關司局參加的師資工作協調小組,加強對“工程”的領導;下設“工程”辦公室,具體負責“工程”的事務工作。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建立相應的省級領導小組及辦事機構,負責本省(自治區、直轄市)“工程”的組織和實施。
  2.完善開放高效的培訓系統
  完善與加強國家--省--市(地)--縣--鄉--校等各級培訓機構建設。國家在有條件的部屬師范大學和教師進修院校設立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國家級培訓機構,采取與地方共建等項措施使其能夠承擔“工程”下達的各類國家級培訓任務。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行政部門要進一步健全和完善省--市(地)--縣三級中小學教師培訓機構,確保各級培訓機構具備繼續教育所必需的教學基本設施和培訓手段,以及能夠適應繼續教育教學與科研需要的專兼結合的師資隊伍;加強縣以下教師培訓機構的建設,建立鄉(鎮)中小學教師培訓點,組織中小學校開展多種形式的培訓。
  要鼓勵各級師范院校、綜合性大學參與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要調動教研、教科研、電教等部門的力量,擴大繼續教育培訓系統的功效。
  3.積極開展繼續教育科學研究與實踐
  對“工程”實施過程中難點和熱點問題的研究可采取科研課題立項的方式進行研究,并要在實踐中探索解決辦法。國家設立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研究中心,開展繼續教育的科學研究,提供政策及業務咨詢;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行政部門要有專門機構承擔中小學教育繼續教育科研,為本地區實施“工程”提供指導和支持。
  全國設立國家級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實驗區,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設立省級實驗區,承擔實驗課題,開展應用性研究,在繼續教育實踐中發揮積極的導向和示范作用。
  4.加強評估檢查
  為指導和推動“工程”順利進行,國家將組織專家赴各地調研、檢查“工程”進展情況;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行政部門也要將“工程”實施過程的監測和評估列入議事日程,加強督導和檢查。
  5.保證“工程”經費
  實施“工程”是政府行為。“工程”實施期間,中央將投入專項資金支持“跨世紀園丁工程”的建設,專項資金主要用于骨干教師隊伍建設和中小學教師培訓的課程教材建設。各級地方政府必須采取有力措施,設立骨干教師專項基金,多渠道籌措經費,對“工程”中各項工作投入足夠的資金,確保順利實施“工程”目標。

 附件二:  關于實施“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工程”的意見


  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召開的改革開放以來第三次全國教育工作會議精神和國務院批轉的《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教育部決定在全國范圍內實施“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工程”(以下簡稱“工程”)。實施“工程”是“跨世紀園丁工程”中的一項十分重要的內容,是建設一支高質量教師隊伍的重大舉措。現就實施“工程”提出以下意見:

 一、實施“工程”,努力開創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新局面,培養實施素質教育的高質量中小學教師
  1.實施“工程”,就是要全面推進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
  實施“工程”,就是要將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逐步從部分地區擴展到全國各地,從小學教師擴展到中學教師,從部分教師擴展到全員培訓,使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進入新階段。
  實施“工程”,就是要面向全體教師,以提高中小學教師實施素質教育的能力和水平為重點,以提高整體素質為根本目的,造就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良、善于從事素質教育的新型教師隊伍。
  實施“工程”,就是要逐步建立起有中國特色的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新體系,完善教育教學制度,形成良性運行機制,使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逐步走上法制化、制度化、規范化的軌道。
  2.實施“工程”,要通過各種形式開展全員培訓。使教師更加熱愛黨,熱愛社會主義祖國,忠誠于人民的教育事業;不斷提高對實施素質教育重要性的認識;樹立正確的教育觀、質量觀和人才觀;不斷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質和個人修養;自覺遵循教育規律,尊重學生人格,注重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因材施教;不斷更新和拓展學科基礎知識;掌握現代教學方法和現代教育技術;具有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不斷提高自身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
  要重視和加強新任教師試用期培訓,使新任教師盡快適應教育教學的需要,適應實施素質教育的需要。
  3.實施“工程”,要把思想政治教育和師德教育作為首要內容。要不斷提高教育的思想政治素質和師德修養,根據時代要求和教師在教育實踐中遇到的問題,改革師德教育的內涵和方式方法,克服形式主義傾向,提高實效。
  加強對教師進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教育,增強他們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加強對教師進行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教育,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加強馬克思列寧主義唯物論和無神論的教育,增強識別和抵制唯心主義、封建迷信及各種偽科學的能力;加強形勢政策、民主法制和維護社會穩定的教育,使他們充分認識到進行現代化建設必須有一個團結穩定的的社會環境;加強對教師進行敬業愛生、為人師表的教育,增強他們的事業心和人格魅力,為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加強對教師進行法律法規教育,提高他們依法施教水平;加強對教師進行倫理知識教育,提高人際交往能力,使他們能很好地正確處理與同事、學生和家長的關系;加強對教師進行心理健康的教育,提高教師培養學生堅韌不拔的意志和艱苦奮斗的精神及適應社會生活的能力。
  4.實施“工程”,要把骨干教師培訓作為重點。中央和各級政府設立骨干教師專項資金,對于100萬名中小學及職業學校骨干教師給予重點培養和扶植。省(自治區、直轄市)從中遴選出10萬名骨干教師,其中,1萬名由國家組織培訓,9萬名由省(自治區、直轄市)負責培訓,在3年內完成;其余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以下主管部門負責培訓。通過培訓,逐步造就一支符合時代要求、能發揮示范和輻射作用的骨干教師隊伍,形成國家、省和市(地)骨干教師梯隊,帶動整個中小學教師隊伍建設。
  5.實施“工程”,要把以計算機以其網絡為基礎的現代教育技術培訓作為重要內容。要把計算機知識、技能和輔助教學的培訓作為實現全員培訓目標的突破口,把計算機應用技術等作為教師必備的教學技能。要用3年左右的時間,在全國中小學教師中普遍開展以普及計算機基礎知識和應用技術為主要內容的現代教育技術培訓。培訓標準由教育行政部門制定,重點是培養中小學教師利用計算機進行輔助教學和教育科研的能力、應用信息的能力,鼓勵教師在教學中科學地運用現代教育技術,革新傳統的教育思想、觀念、內容、手段和方法,創造新的教學模式,優先教學過程,提高教學效率。逐步使中小學教師成為主動適應時代需要,適應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熟練掌握現代教育技術的教育工作者。
  6.實施“工程”,要加強農村、少數民族和邊遠貧困地區中小學教師的培訓。各地要結合實際,采取措施,加快農村、少數民族和邊遠貧困地區中小學教師學歷補償教育的步伐,確保完成普九任務。同時,不失時機地積極開展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選擇符合當地需要的培訓內容,采取有效培訓方式,提高教師的實際教學能力,幫助教師樹立為農村社會經濟發展服務的意識,為培養各類農村實用人才提供師資保障。要進一步加強東部地區對西部地區中小學教師培訓工作的支持幫助,加強發達地區對少數民族和貧困地區的教育對口支援工作,切實幫助這些地區解決教師培訓中存在的實際困難。逐步形成符合農村、少數民族和邊遠貧困地區實際的中小學教師培訓機制,促進教師整體素質的提高。
  7.實施“工程”,要重視提高學歷層次的培訓。按照《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的要求,2010年前后,具備條件的地區力爭使小學和初中階段教育的專任教師的學歷分別提升到專科和本科層次,經濟發達地區高中階段教育的專任教師要有一定比例達到碩士學位。各地要認真做好中小學教師提高學歷層次培訓的規劃,有計劃、有重點地先做好小學、初中的中青年骨干教師提高學歷的培訓工作。加強管理,嚴格考試與考核,保證培訓質量。各有關培訓機構要嚴格執行教育部頒布的教學計劃,密切聯系中小學教育教學改革的實際,根據相關學歷的規格要求組織教學,加強實踐環節,提高教師的能力和水平,適應實施素質教育的需要。要注意處理好提高學歷培訓與非學歷培訓的關系,防止形成新一輪的學歷培訓。
  8.實施“工程”,要堅持從實際出發,分區規劃;根據各地經濟和教育發展實際,制訂中小學教師基本輪訓一遍的具體目標和實施辦法,因地制宜,分類指導,分階段推進;根據中小學教師的實際需要,按需施教,學用結合,講求實效;注意突出繼續教育內容的針對性、實效性、實踐性和先進性;遵循在職教師培訓的規律和特點,堅持多層次、多渠道、多形式和業余、自學、短訓為主的繼續教育組織形式;充分利用各類培訓基地和傳播媒體的優勢,滿足不同教師的需求。

 二、采取有力措施,為順利實施“工程”提供堅實的條件保障
  9.加快法律、法規建設步伐,使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逐步走上法制化的軌道。根據《教育法》、《教師法》和教育部頒發的《中小學教師繼續規定》,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結合本地實際情況,建立完善配套的地方法規,形成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法規體系。要把《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規定》執行情況作為教育執法檢查的內容,將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納入依法治教的軌道。
  10.建立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制度,使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逐步走上制度化的軌道。中小學教師參加繼續教育,原則上每5年為一個培訓周期,培訓時間不少于國家規定的學時;建立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考核和成績登記制度,制定獎懲辦法;建立并實行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培訓基地審批制度,規范培訓機構的培訓行為;建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登錄×

驗證手機號

我們會嚴格保護您的隱私,請放心輸入

為保證隱私安全,請輸入手機號碼驗證身份。驗證后咨詢會派發給律師。

評論區
登錄 后參于評論
相關文章

專業律師 快速響應

累計服務用戶745W+

發布咨詢

多位律師解答

及時追問律師

馬上發布咨詢
雷素芳

雷素芳

執業證號:

14201201611460560

湖北偉宸律師事務所

簡介:

法學專業,嚴肅認真,積極維護當事人權益。

微信掃一掃

向TA咨詢

雷素芳

律霸用戶端下載

及時查看律師回復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全文(2011)

2011-02-25

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的決定(1990)

1990-04-04

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嚴懲拐賣、綁架婦女、兒童的犯罪分子的決定

1991-09-04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1993修正)

1993-03-29

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吉爾吉斯共和國關于中吉國界的協定》的決定

1996-12-30

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1998)

1998-11-04

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2000修訂)

2000-04-29

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加入《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版權條約》的決定

2006-12-29

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西班牙王國關于刑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2006-04-29

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1981年《職業安全和衛生及工作環境公約》的決定

2006-10-31

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九章瀆職罪主體適用問題的解釋

2002-12-28

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

1993-12-29

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規劃法

1989-12-26

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

1994-07-05

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選舉和決定任命辦法

1998-03-10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澳門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關于設立推薦法官的獨立委員會的決定

1999-04-10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2001-03-28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2001-10-27

農業保險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

煙花爆竹安全管理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

戒毒條例(2018修正)

2018-09-18

城市房地產開發經營管理條例(2019修正)

2019-03-24

建設工程勘察設計管理條例(2017修正)

2017-10-17

跨省域補充耕地國家統籌管理辦法

2018-03-29

農田水利條例

2016-05-17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進城區老工業區搬遷改造的指導意見

2014-03-03

國務院關于同意建立不動產登記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的批復

2014-02-28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湖南望城經濟開發區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復函

2014-02-18

職業學校兼職教師管理辦法

2012-10-18

國務院關于開展優先股試點的指導意見

2013-11-30
法律法規 友情鏈接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网站| 国产91精品在线| 久久九九精品国产综合喷水| 西西人体欧美大胆在线| 成年女人18级毛片毛片免费| 免费在线观看成人| 91香蕉视频下载导航| 欧美大肚乱孕交hd| 国产又黄又大又粗的视频 | 杨晨晨脱得一二净无内裤全身| 国产成人影院在线观看| 久久99久久99精品| 白嫩少妇激情无码| 国产精品蜜臂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首页| 美女大量吞精在线观看456| 天堂网www在线资源中文| 亚洲人成7777| 色妞色综合久久夜夜| 天堂а√8在线最新版在线| 亚洲国产成人片在线观看| 超级乱淫岳最新章节目录| 好男人www社区| 亚洲人xxx日本人18| 色欲香天天天综合网站| 天堂在线观看视频| 久热香蕉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精品欧美高清不卡在线|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日本| 久久精品亚洲综合专区| 福利视频一区二区牛牛| 国产热の有码热の无码视频 | 亚洲熟妇av一区二区三区下载| 欧美日韩你懂的| 成人H动漫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欧美日本另类激情| 车车好快的车车流水网站入口| 看久久久久久a级毛片|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搜索| 中文字幕日韩一区二区不卡| 欧美激情第一欧美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