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條 為加強對水產原、良種種質及其種苗生產的管理,科學、公正、及時地審定和推廣水產原、良種,促進漁業生產的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法》,特制定本審定辦法。
第二條 凡具備下列條件之一者,均可向全國水產原、良種審定委員會(以下簡稱審委會)申請審定。
(一)現有主要養殖(栽培)對象;
(二)育成養殖新對象,經連續二年生產性養殖對比試驗,累計試驗面積混養不低于5000畝,單養不低于500畝,并表現優異者;
(三)養(增)殖開發利用新對象,經連續二年生產性養(增)殖試驗,累計養殖面積不低于1萬畝,增殖試驗面積不低于20萬畝,并表現優異者;
(四)國外引進養(增)殖新對象,經連續二年生產性養(增)殖對比試驗(試驗面積與第3項同),表現優異者;
(五)經證實具有育種應用價值的原種;
(六)特殊養(增)殖對象。
第三條 凡申請審定者,必須報送下列材料一式20份:
(一)主件:水產原、良種審定申請書。
(二)附件:
(1)研究報告(技術總結);
(2)養(增)殖繁殖制種技術報告;
(3)品種標準;
(4)審委會指定專業單位的種質檢測報告(復印件);
(5)審委會指定專業單位的抗病性鑒定報告(復印件);
(6)連續二年生產性對比養(增)殖試驗年度總結及承試單位評價意見(復印件)。
第四條 申請審定的,按下列程序辦理:
(一)申請單位(個人)簽章,呈報省級漁業行政主管部門審查;
(二)省級漁業行政主管部門審核簽章后,報審委會;
(三)審委會認為必要時,可以要求申請單位(個人)提供苗種和生產技術,由審委會指定試驗單位進行對比驗證。
不按程序辦理的,審委會不予受理。
第五條 每年的12月31日為申請水產原、良種審定的截止日期(以寄出郵戳為準)。
第六條 審委會根據《水產原、良種審定標準》和有關國家標準進行審定。
第七條 審委會辦公室對收到的材料進行形式審查,合格者提交審委會全體委員會議審定。
第八條 審委會全體委員會議對申請審定的水產原、良種,以無記名投票方式決定其通過審定或緩予審定。通過審定或緩予審定的決定,應有三分之二以上委員到會,到會委員二分之一以上通過,方為有效。
第九條 審委會審定通過的水產原、良種,審定意見由審委會主任簽字,報農業部審核同意后,即通過國家審定。通過國家審定的水產原、良種,由農業部發布公告,審委會予以編號,頒發證書。
審定通過的水產原、良種,其中文名稱前冠以“GS”兩個拼音字母(“GS”為“國”和“審”兩字的第一個拼音字母)。
第十條 審委會認為需緩審的,應派員實地考察后,提交下次全體委員會議復審。復審未通過的,不得再次提出復審。
第十一條 經過水產原、良種審委會審定通過的品種、雜交種等的育成者在申報各級獎勵時,其審定證書可以視同專家鑒定證書。
第十二條 國家審定通過的水產原、良種,可在農業部公告的適宜養殖區域內推廣養殖。審定通過的水產原、良種在生產利用過程中,如發現有不可克服的弱點,審委會應提出停止推廣建議,報農業部公布。
第十三條 未經審定或審定不合格的水產新品種、良種、國(境)外引進種,不得進行廣告宣傳,不準推廣,不得報獎。
第十四條 申請審定的每個原、良種均須交納審定費。
第十五條 本辦法由農業部負責解釋。
第十六條 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附件:水產原、良種審定標準1、原種審定標準1.1 原種,指取自模式種采集水域或取自其他天然水域并用于養(增)殖(栽培)生產的野生水生動.植物種,以及用于選育種的原始親本。
1.2 原種必須具備下列性狀:
1.2.1 具有供種水域中該物種的典型表型,無明顯的統計學差異;
1.2.2 具有供種水域中該物種的核型及生化遺傳性狀;
1.2.3 具有供種水域中該物種的經濟性狀(增長率、品質等);
1.2.4 符合有關水生動植物種的國家標準。
2、良種審定標準2.1 良種,指生長快、品質好、抗逆性強、性狀穩定和適應一定地區自然條件并用于養(增)殖(栽培)生產的水生動、植物種。
2.2 良種必須具備下列性狀:
2.2.1 優良經濟性狀遺傳穩定在95%以上;
2.2.2 其他表型性狀遺傳穩定在95%以上。
3、 品種審定標準3.1 品種,指經多代人工選擇育成的具有遺傳穩定,并有別于原種或同種內其他群體之優良經濟性狀及其他表型性狀的水生動、植物。
3.2 高產品種3.2.1 連續二年對比試驗產量比原種或同物種其他養殖(栽培)品種平均高10%以上(混養對比試驗水面5000畝以上,單養對比試驗水面500畝以上)。
3.2.2 品質指標不低于原種或同物種的其他主要養殖(栽培)品種(或種)。
3.2.3 優良經濟性狀及其他表型性狀遺傳穩定在90%以上。
3.3 抗逆品種3.3.1 抗病品種3.3.1.1 能抗某種疾病,抗病力遺傳穩定在90%以上。
3.3.1.2 連續二年對比試驗中主要經濟性狀(增長率、品質等)不低于對照品種(或種)。
3.3.1.3 其他表型性狀遺傳穩定在90%以上。
3.3.2 抗寒品種3.3.2.1 能在原來不能自然越冬的地方自然越冬、連續二年對比試驗越冬成活率60%以上。
3.3.2.2 抗寒性狀遺傳穩定在80%以上。
3.3.2.3 主要經濟性狀(增長率、品質等)與原種或對照品種(或種)無明顯的經濟差異。
3.3.2.4 其他表型性狀遺傳穩定在90%以上。
4、雜交種審定標準4.1 雜交種,指將不同種、亞種、品種水生動、植物進行雜交獲得的水生動、植物后代,未經多代選擇穩定其遺傳性狀者。
4.2 雜交用親本4.2.1 二元雜交用親本,兩親本必須是純種,符合原種標準。
4.2.2 多元雜交用親本,選用的F1代個體作多元雜交親本,其雜種優勢必須很顯著,表型一致,純種親本應符合原種標準。
4.3 雜交一代F1 4.3.1 高產雜交一代F1,高產雜種優勢顯著,連續二年生產性養殖(栽培)對比試驗比原種或對照種(或品種)個體增長率平均高20%以上,產量平均高20%以上(混養面積5000畝,單養面積500畝)。
4.3.2 抗病雜交一代F1,抗病雜種優勢顯著,F1能抗某種疾病,連續二年生產性對比試驗成活率達80%以上。主要經濟性狀(增長率、品質等)與原種或對照種(或品種)無顯著的統計學差異(試驗面積同4.3.1)。
4.3.3 抗寒雜交一代F1,抗寒雜種優勢顯著,能在本地區自然越冬,連續二年越冬對比試驗成活率在80%以上,主要經濟性狀(增長率、品質等)與原種或對照種(或品種)無顯著的統計學差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刑事案件辦案期限問題的決定
1981-09-1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加強對法律實施情況檢查監督的若干規定
1993-09-02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95修正)
1995-02-28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96修正)
1996-05-15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第五十三條第二款的解釋
2005-04-27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國和俄羅斯睦鄰友好合作條約的決定
2001-10-27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
1979-07-08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商品檢驗法
1989-02-2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由對外經濟貿易部行使原外國投資管理委員會的批準權的決定
1983-03-05中華人民共和國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法
1988-04-1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一屆政府和立法會產生辦法的決定
1990-04-0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縣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選舉時間的決定
1997-07-03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修訂)
2000-04-29風景名勝區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條例
2019-02-17消耗臭氧層物質管理條例(2018修正)
2018-03-19扶貧項目資金績效管理辦法
2018-05-28企業信息公示暫行條例
2014-08-07國務院關于印發全國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規劃(2013-2020年)的通知
2013-11-1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支持岷縣漳縣地震災后恢復重建政策措施的意見
1970-01-0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調整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組成人員的通知
2013-06-27國務院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保險公司管理條例》的決定
2013-05-30機關事務管理條例
2012-06-28國務院關于印發質量發展綱要(2011-2020年)的通知
2012-02-06國務院關于印發“十二五”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工作方案的通知
2011-12-0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開展2011年全國糧食穩定增產行動的意見
2011-03-2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2010年食品安全整頓工作安排的通知
2010-03-02國務院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的決定
2008-02-18關于做好除雪破冰保障道路通行工作的公告
2008-02-0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抗旱工作的通知
2007-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