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了加強水產種苗管理,積極開發和保護水產種質資源,提高水產種苗質量,實現水產養(增)殖良種化,促進水產業持續健康發展,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所指種苗,包括用于水產養(增)殖生產的原種、良種和苗種。原種是指取自模式種采集水域或取自其他天然水域并用于養殖(栽培)生產的野生水生動植物種,以及用于選育種的原始親本;良種是指生長快、肉質好、抗逆性強、性狀穩定和適應一定地區自然條件并用于養殖(栽培)生產的水生動植物種;苗種是指用于商品養殖(栽培)生產的優良苗和種。
第三條 從事水產種苗選育、生產、經營、使用和管理的單位、個人,必須遵守本辦法。
第四條 國家鼓勵從事水產養(增)殖生產的單位和個人采用良種。
第五條 國務院水產行政部門主管全國水產種苗工作,縣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產行政部門主管本行政區域內的水產種苗工作。
第二章 種質資源管理
第六條 水產種質資源受國家保護。國家有計劃地建立水產種質資源天然生態庫、保護區、種苗繁育體系和水產種質質量檢測體系。
第七條 國務院水產行政部門根據水產養殖發展的需要、各地自然條件和種質資源特點,對國家級原種場、良種場全面規劃,合理布局。省級水產行政部門根據本行政區域內水產養殖發展狀況,對原種場、良種場、苗種場統一規劃,合理布局。
第八條 水產原種、良種、品種種質標準和審定辦法、審定標準,由國務院水產行政部門制定。
第九條 國務院水產行政部門成立的全國水產原、良種審定委員會,是主管全國水產原種、良種、品種、雜交種和引進種審定的權威機構。新選育的良種、品種、雜交種須經全國水產原、良種審定委員會評審認定,報經國務院水產行政部門批準,正式命名,頒發證書,予以公布。未經審定或審定不合格的水產新品種、良種、國(境)外引進種的,不準推廣。
第十條 國務院水產行政部門有計劃地組織選育良種。
經濟雜交的親本必須是純系群體。對可育的雜交種及其苗種,不得作為繁育親本。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將可育的雜交個體和通過生物工程改變了遺傳性的個體及其后代投放河流、湖泊、水庫、海域和與其相通的水域。養殖可育的雜交個體和通過生物工程改變遺傳性的個體及其后代的場所必須建立嚴格的隔離和防逃措施。
第十一條 國務院水產行政部門有計劃地組織水產種質的國際交流。
從國外引進或向國外輸出水產種質資源,須經省級水產行政部門同意,由“全國水產原、良種審定委員會”審核,報國家水產行政部門批準。
第三章 生產與經營
第十二條 原種場的基本任務,是根據全國的統一規劃,搜集、整理、保存、開發和利用水產養殖(栽培)對象的原種。
第十三條 良種場的基本任務,是引進原種和經過審定的良種,繁育后備親本或子一代良種親本,供應苗種場:承擔有關良種試驗推廣和技術培訓任務。
第十四條 苗種場的基本任務,是從原種場或良種場引進親本,繁育和培育苗種。苗種場不得自行選留親本。
第十五條 國家級原種場、良種場的新建、擴建、改建和撤并,要報經國務院水產行政部門批準。其基本建設,以地方為主,國家給予適當扶持,并按照基建程序,報請主管部門審查批準。省級原種場、良種場及重點苗種場的新建、擴建、改建和撤并,要報經省級水產行政部門批準,報國務院水產行政部門備案。
國家級原種場、良種場的命名,由全國水產原、良種審定委員會考核審定后報國務院水產行政部門批準。
第十六條 水產種苗實行專業化生產,分級管理,經核發生產許可證(或合格證)方可投產。國家級原種場、良種場由國務院水產行政部門核發生產許可證(或合格證)。地方原種場、良種場和苗種場由同級水產行政部門核發生產許可證(或合格證)。生產經營水產種苗的單位和個人,必須按照批準生產的品種和年限從事生產經營,變更生產經營范圍的,必須辦理變更手續。
第十七條 原種場要嚴格執行國家規定的原種生產技術操作規程,保證種苗質量。良種場、苗種場要按照操作規程要求,實行親本定期更換制度,保持親本質量和苗種質量。
原種場、良種場提供的原種、良種親本和后備親本,良種場、苗種場提供的苗種,必須符合國家標準、行業標準或地方標準,并接受水產行政部門的檢查監督。
第十八條 原種場、良種場、苗種場應堅持以漁為主、綜合經營的方針,提高經濟效益。
第十九條 原種場、良種場、苗種場必須按照國家規定的有關財務管理辦法,嚴格執行財經紀律,完善財經管理制度,加強經濟核算,厲行增產節約,堅持勤儉辦場。
第二十條 國家和省、自治區、直轄市設立的水產種苗檢測機構協助水產行政部門搞好水產種苗質量檢驗工作。
跨省、自治區、直轄市銷售水產種苗的,經省級以上水產種苗檢測機構檢驗合格后,方可銷售和使用。經檢驗確認質量不合格的水產種苗,不準銷售和使用,并根據不同情況作出相應處理。
第四章 技 術 管 理
第二十一條 原種場、良種場、苗種場要建立由專業技術人員和熟練技術工人組成的科技隊伍,負責生產技術、試驗推廣和技術培訓等工作。
第二十二條 原種場、良種場必須建立試驗室、劃定試驗小區,配備相應的儀器設備和必要的圖書資料,提高良種繁育的水平。
第二十三條 原種場、良種場、苗種場必須建立技術資料和檔案的管理制度,對在基本建設、生產經營、科技活動中形成的圖紙、圖表、文字材料、照片、錄音、錄相等技術資料和文件,要分類歸檔,妥善保存。原種場、良種場和苗種場要對原種、親本引進時間、使用年限、繁殖、淘汰、更新等情況詳細記錄保存。原種場、良種場供應的親本或后備親本,要附上有關的技術檔案材料。
第五章 獎勵與懲罰
第二十四條 對在原種、良種選育科學研究、技術推廣和生產應用中取得顯著成績的單位和個人,各級水產行政部門應給予獎勵。
第二十五條 對違反本辦法的單位和個人,由縣以上水產行政部門給予批評教育,限期改正;對情節嚴重或造成嚴重后果的,由水產行政部門責令賠償由此所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和可得利益損失,并處以罰款。對非經營活動中的違法行為,罰款不超過1000元;對經營活動中的違法行為,有違法所得的,罰款不超過違法所得3倍,但最高不超過30000元;沒有違法所得的,罰款不超過10000元。觸犯刑律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六章 附 則
第二十六條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水產行政部門可根據本辦法制定實施辦法。
第二十七條 本辦法由農業部負責解釋。
第二十八條 本辦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商品檢驗法(2018修正)
2018-04-2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友好合作條約的決議
1970-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1982)
1982-08-23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1993修正)
1993-12-2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突尼斯共和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2002-10-28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2004修正)
2004-08-28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2002)
2002-08-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2000-07-08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修訂)
1999-10-31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商投資法實施條例
2020-01-01國務院關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
2014-07-29企業債券管理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港水域交通安全管理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批準常州市城市總體規劃的通知
2013-08-15中華人民共和國第635號國務院令
2013-01-31國務院關于貴陽市城市總體規劃的批復
2013-03-05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十二五”全國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規劃的通知
2012-04-1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做好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工作的意見》任務分工的通知
2011-12-28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
2011-01-21國務院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發票管理辦法》的決定
2010-12-20國務院關于進一步促進蔬菜生產保障市場供應和價格基本穩定的通知
2010-08-27國務院關于堅決遏制部分城市房價過快上漲的通知
2010-04-17國務院關于發布第七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名單的通知
2009-12-28關于澳門特別行政區第三屆政府陳麗敏等10人任職的通知
2009-11-23廣播電臺電視臺播放錄音制品支付報酬暫行辦法
2009-11-1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發布吉林松花江三湖等16處新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名單的通知
2009-09-18城市出租汽車管理辦法[失效]
1997-12-2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轉發發展改革委等部門促進擴大內需鼓勵汽車家電以舊換新實施方案的通知
2009-06-01國務院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路管理條例》的決定
2008-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