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計劃單列市國家稅務局、地方稅務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暫行條例》及其實施細則和國家有關稅收政策的規定,現對廣播電視事業單位征收企業所得稅的有關問題通知如下:
一、廣播電視事業單位取得的生產、經營所得和其他所得,應當繳納企業所得稅。應納稅的廣播電視事業單位以實行獨立經濟核算的單位為納稅人。
二、從事生產、經營的廣播電視事業單位以及非專門從事生產經營而有應稅收入的廣播電視事業單位,均應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實施細則、《國家稅務總局稅務登記管理辦法》的有關規定,依法辦理稅務登記。
在辦理稅務登記時,納稅人應向所在地主管稅務機關提供以下資料:營業執照或者事業單位法人證書等批準成立文件、其他核準執業證件或證明;合同、協議書;銀行賬號證明;法定代表人身份證;組織機構統一代碼證書。
三、廣播電視事業單位的下列收入不征或暫免征企業所得稅:
(一)不征企業所得稅的收入為:1.財政撥款;2.事業單位從主管部門和上級單位取得的用于事業發展的專項補助收入;3.社會各界的捐贈收入;4.國務院明確批準的其他項目。
(二)廣告收入和有線電視費收入,在2002年底前暫不作為應納稅收入。
四、除上述第三條明確的各項收入以外,廣播電視事業單位所取得的其他收入,均應計入應納稅收入總額,依法計征企業所得稅。計算公式如下:應納稅收入總額=收入總額-免征企業所得稅的收入項目金額
五、凡有符合本辦法第三條免稅項目的廣播電視事業單位,在接受稅務機關檢查時,應根據稅務機關的要求,向主管稅務機關提供下列有關資料:
(一)財政撥款,須提供財政部門或上級撥款部門出具的撥款證明;
(二)廣告收入和有線電視費收入,須提供相關文件及收入憑證;
(三)事業單位從主管部門和上級單位取得的用于事業發展的專項補助收入,須提供撥款證明文件;
(四)接受社會各界的捐贈、贊助收入,須提供捐贈人或贊助人簽字的捐贈、贊助證明;
(五)稅務登記證和稅務機關要求提供的其他證明文件。
對未出具以上證明文件的收入,主管稅務機關可不將其視為免稅收入。
六、廣播電視事業單位納稅年度的應納稅收入總額,減去與取得應稅收入有關的支出項目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計算公式如下:應納稅所得額=應納稅收入總額-與取得應稅收入有關的支出項目金額
七、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準予扣除的支出項目,是指與廣播電視事業單位取得應稅收入有關的成本、費用和損失。具體計算標準按照國家稅務總局有關稅收規定執行。
八、廣播電視事業單位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以權責發生制為原則;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其財務、會計處理辦法同稅收規定不一致的,應當依照有關稅收規定進行調整。
九、廣播電視事業單位對與取得應納稅收入有關的支出項目和與免稅收入有關的支出項目原則上應分別核算。沒有分別核算或確實難以劃分支出的,經主管稅務機關審核同意,納稅人可采取分攤比例法確定應納稅收入總額應分攤的成本、費用金額。核算方法一經確定,納稅年度中間不得變更。核算方法應報主管稅務機關備案。
分攤比例法是根據應納稅收入總額占收入總額的比重作為分攤比例,分攤其全部支出中應當由納稅收入分攤的部分,并據以計算應納稅所得額。其計算公式如下:與取得應稅收入有關的支出項目金額=支出總額×(應納稅收入總額÷收入總額)
十、有應納稅收入的廣播電視事業單位,應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暫行條例》及其實施細則的規定,按期進行納稅申報。
對涉及征稅的收入項目,應統一使用稅務發票,按規定可使用財政收據的除外。
十一、廣播電視事業單位使用《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表》進行納稅申報。
納稅人在納稅年度內無論是否有應納稅所得額,都應當按規定期限和要求向主管稅務機關報送納稅申報表和會計報表。
十二、對不能按規定將取得應納稅收入有關的成本、費用、損失與免稅收入有關的支出分別核算,又不能正確地申報按分攤比例法等合理方法計算的應納稅所得額的廣播電視事業單位,主管稅務機關有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實施細則等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核定其應納稅額。
十三、廣播電視事業單位所取得的生產經營所得和其他所得,可按有關稅收規定享受優惠的,具體事項按國家稅務總局《企業所得稅減免稅管理辦法》辦理。符合減免稅條件的納稅人,如果以前年度有經營虧損,應將減免稅所得先用于彌補虧損,彌補后有結余的方可享受減免稅優惠。
十四、廣播電視事業單位興辦的各類企業,應按照有關稅收規定統一繳納企業所得稅。
十五、國家廣播電影電視主管部門直屬單位的企業所得稅由國家稅務局負責征收管理;地方廣播電影電視主管部門所屬單位的企業所得稅,由地方稅務局負責征收管理。
十六、本通知所稱廣播電視事業單位是指各級廣播電視行政主管部門舉辦的,并且經國務院或各級政府編制部門批準列入事業編制的廣播電臺、電視臺、有線電視臺及其發射臺、轉播臺、差轉臺、監測臺、實驗臺、地球站、微波站和網絡中心等廣播電視傳輸覆蓋網絡管理機構。
十七、本通知自2001年1月1日起執行。各地應做好貫徹執行中的各項工作,并及時反映存在的問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化法(2017修訂)
2017-11-04郵票發行監督管理辦法(2013修正)
2013-04-12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
2010-04-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葡萄牙共和國關于移管被判刑人的條約》的決定
2007-12-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2007年第五次修訂)
2007-12-2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的決定(2000)
2000-08-25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加入《聯合國人員和有關人員安全公約》的決定
2004-08-28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關于2005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06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的決議
2006-03-1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補選出缺的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決定
1998-10-27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所得稅法
1983-09-02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
1980-02-21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
1986-04-1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1996-05-15集體商標、證明商標注冊和管理辦法(2003修正)
2003-04-1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增加《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附件三所列全國性法律的決定
2005-10-27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
2006-04-29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銀行管理條例(2014修訂)
2014-11-27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口計量器具監督管理辦法(2016修訂)
2016-02-06氣象設施和氣象探測環境保護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民用機場管理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政府投資條例
2019-04-14水庫大壩安全管理條例(2018修正)
2018-03-19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實施條例
2018-01-01全國社會保障基金條例
2016-03-10取得內地法律職業資格的香港特別行政區和澳門特別行政區居民在內地從事律師職業管理辦法(2013)
2013-08-07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做好2013年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通知
2013-05-16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降低流通費用提高流通效率綜合工作方案的通知
2013-01-11教育督導條例
2012-09-0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同意廣西壯族自治區縣際間海域行政區域界線的通知
2011-10-2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調整遼寧蛇島老鐵山等3處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通知
2011-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