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中保險公司被告地位之異議 |
文章來源:內蒙古律師網 |
伏小全 2004年5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正式開始實行。在法院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中,受害人往往將保險公司作為共同被告提起賠償訴訟,對此各地法院處理意見不一。據報道,首先支持當事人訴請判決被告保險公司在第三者強制保險責任限額內承擔賠償責任的是浙江省金華市婺城區(qū)人民法院審理的(2004)婺民一初第2281號民事案件,之后各地又有一些法院作出了類似的判決。2005年2月24日,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以蘇高法審委(2005)3號審判委員會紀要的形式對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的若干問題作出規(guī)定,其中明確肯定了保險公司在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中的共同被告地位并應在第三者強制保險責任限額內直接對受害人承擔保險賠償責任。紀要第三條指出:“交通事故受害人因2004年5月1日以后發(fā)生的交通事故提起損害賠償之訴的,被告應根據以下情形確定: 1、交通事故受害人僅起訴保險公司要求其承擔賠償責任的,應當追加機動車作為案件的被告參加訴訟。 2、交通事故受害人僅起訴機動車方要求其承擔賠償責任的,機動車方已經為機動車投保機動車第三者責任險的,應當根據機動車方的申請或者主動追加保險公司作為被告參加訴訟,但是保險公司已經在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的除外。”紀要第六條指出:“在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的專門性規(guī)定實施前,對于機動車方已根據機動車登記地地方性法規(guī)或行政規(guī)章的強制性規(guī)定投保的機動車第三者責任保險,也應適用《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條第一款的規(guī)定,由保險公司直接承擔對交通事故受害人的賠償責任。” 上述處理意見的法律根據之一在于《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條規(guī)定,即“機動車發(fā)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傷亡和財產損失的,由保險公司在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責任限額的范圍內予以賠償。超過責任限額的部分,按照下列方式承擔賠償責任:(一)機動車之間發(fā)生交通事故的,由有過錯的一方承擔責任;雙方都有過錯的,按照各自過錯的比例分擔責任。(二)機動車與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之間發(fā)生交通事故的,由機動車一方承擔責任;但是,有證據證明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guī),機動車駕駛人已經采取必要處置措施的,減輕機動車一方的責任。交通事故的損失是由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故意造成的,機動車一方不承擔責任”。認為該條賦予了受害人對保險公司的直接請求權,即交通事故發(fā)生后的損失,由保險公司在機動車第三者責任險責任限額內直接承擔賠償責任。超過的限額的部分,才由受害人和侵權人根據各自責任的大小分擔。法律根據之二在于《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第五十條第一款的規(guī)定,即“保險人對責任保險的被保險人給第三者造成的損害,可以依據法律的規(guī)定或合同的約定,直接向該第三者賠償保險金”。認為該條也賦予了受害人對保險公司的直接請求權,即當被保險人的機動車發(fā)生交通事故致人損害發(fā)生保險事故后,保險公司應該按照保險合同的約定給付賠償金,事故的受害人取得對保險公司的直接請求權。保險公司有義務直接對受害人給付賠償金。 筆者以為,上述觀點和做法都有待商榷。 首先,從《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立法精神看,《道路交通安全法》規(guī)定的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是一種嶄新的保險制度。根據該法第76條的規(guī)定,不管機動車是否應該承擔賠償責任,首先由保險公司在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賠償受害人的損失,即保險公司承擔的是一種無過錯責任原則。這是國家為了切實履行保障社會公共利益的職責而設立的帶有社會保障性質的制度,較好地體現了關愛生命健康、保護基本人權的法律精神。然而,該制度所稱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并不是目前《保險法》規(guī)定的機動車輛第三者責任商業(yè)保險。前者具有的強制性、無過錯性、公益性和賠償的便捷性等法律特征與后者是不能等量齊觀的。即使目前我國大部分的省市都是以地方性行政法規(guī)強制機動車主參加機動車輛第三者責任商業(yè)保險,但也不能將二者予以混同和替代。因此,《交通安全法》第17條又規(guī)定:“國家實行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制度,設立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guī)定。”但是至今國務院尚未頒布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的規(guī)定。 其次,從《保險法》規(guī)定的法律屬性看,《保險法》第五十條第一款的規(guī)定也只是出于理賠手續(xù)便利的現實考慮且賦予保險公司可以直接向第三者給付賠償金,并不是賦予了受害人對保險公司的直接賠償請求權。該條規(guī)定是一種授權性規(guī)則,對當事人起著一種法律指引作用;這從該條法律用語是“可以”而非“應當”就可判斷。所以,我們不能視之為保險公司的一項強制性法律義務。 再次,從法律關系看,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是一種侵權法律關系,它是基于行為人違反有關法律規(guī)定、侵害他人人身和財產利益而在侵權人和受害人之間產生的一種權利義務關系。而保險合同就其性質來講則是一種意定民事商業(yè)合同,同樣適用合同法的自愿、誠實信用等基本原則(這已被明確地寫入了《保險法》總則的第四條)。合同的約定決定了保險合同雙方的權利義務內容,即保險公司承擔的保險賠償責任和投保人享有的賠償請求權都來源于保險合同的約定,它是一種合同法律關系。根據合同相對性原則,保險賠償請求權之權利僅限于投保人或保險合同約定的受益人享有。只有在特殊情況下,為防止被保險人不當獲利,保障受害第三人權利,法律才對被保險人的合同請求權作出一定的限制,如我國臺灣保險法第九十四條規(guī)定,保險人于第三人由被保險人應負責任事故所致之損失,未受賠償以前,不得以賠償金額之全部或一部,給付被保險人。所以,道路交通事故引發(fā)的損害賠償與商業(yè)保險合同產生的保險賠償請求權分屬不同的法律關系,不能相互混同和彼此代替。 第四,從民事訴訟看,民事訴訟法規(guī)定的共同被告,其前提是訴訟法律關系是相同的或者是同類的,前者可形成必要的共同訴訟,后者可形成普通的共同訴訟。在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中,保險公司與侵權人之間的保險合同關系與受害人與侵權人之間的侵權之訴既不相同也非同類,因此將保險公司作為共同被告沒有訴訟法律依據。 最后,從審判實踐看,保險公司作為共同被告在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足以賠償受害人經濟損失,法院對侵權人則不能判決其承擔任何民事賠償責任(如判令其承擔連帶賠償責任無法律依據,也與保險公司承擔直接賠償責任的觀點自相矛盾),同時法院也不能駁回受害人對侵權人的訴訟請求(同樣也沒有法律依據),這就造成案件的共同被告中有的被判令承擔民事責任,有的卻未被判令承擔民事責任而原告訴請又未被判決駁回的奇怪的訴訟現象,有悖民事訴訟法律的規(guī)定。另外,在案件審理中,相對于受害人和侵權人之間的侵權法律關系,法院也不可能認真審查侵權人和保險公司之間的保險合同法律關系,充分考慮保險公司的合同抗辯權,這無疑置保險公司于不平等的訴訟處境,違背了民事訴訟中原告與被告訴訟權利平等基本原則之要求。 綜上所述,在國務院頒布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規(guī)定和最高人民法院出臺有關司法解釋之前,法院尚無權將保險公司列為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的共同被告。然而,現實是《交通安全法》實施后,大量的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涌入法院,對此法院不能漠然視之。為切實保護受害人的合法權利,促進社會安定和諧,筆者以為,根據民事訴訟第三人的法律規(guī)定,法院可以將保險公司列為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的無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參加訴訟,判決侵權人向受害人承擔侵權賠償責任,保險公司向侵權人承擔保險賠償責任,這樣既能較好的實現受害人的實體權利,也能依法保障各方當事人的訴訟權利。 民事訴訟的無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是指雖然對原告和被告之間爭議的訴訟標的沒有獨立的請求權,但與民事案件處理結果具有法律上的利害關系而申請或者由法院通知參加訴訟的人。其法律特征:一是與案件的處理結果有法律上的利害關系,即其權利義務受原告和被告之間爭議的法律關系影響。二是存在兩個不同的法律關系且有牽連,即其與原告和被告一方存在的法律關系同原告和被告之間爭議的法律關系不相同且有因果等聯系。三是在被判承擔實體義務時其享有當事人的訴訟權利。其設立目的就是為了簡化訴訟程序,維護利害關系人的合法權益,減少訴訟成本。在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中,雖然保險公司對侵權損害賠償訴訟標的確無獨立的請求權,但案件處理結果與其有法律上之利害關系,即保險公司向投保人承擔保險賠償合同責任與其作為侵權人向受害人承擔賠償責任的多少有法律上的利害關系和影響。所以,為了維護保險公司合法權益、防止受害人與投保人惡意串通,同時也為了有效解決侵權人償付能力問題,維護受害人的合法權利,保險公司可申請或由人民法院通知其作為無獨立請求權第三人參加訴訟。 單位:南京市白下區(qū)人民法院 (三門峽 交通事故 律師保險公司 交強險) |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起訴離婚需要什么材料?
2020-01-16被騙了,轉賬記錄是否可作為證據?
2020-03-01買到假貨后,到底主張“假一賠幾”?
2020-03-13常見的“網絡釣魚”詐騙手法
2020-04-03見義勇為的相關賠償
2020-04-09離婚證的補辦
2020-04-09商標權著作權的保護期限有多長
2020-04-09延期交房有哪些賠償責任
2020-04-13想要轉讓債權,請問債權債務轉讓協(xié)議書怎么寫?
2020-04-14醫(yī)療賠償的法律規(guī)定?
2020-04-15房屋租賃稅怎么交?
2020-04-18勞動合同試用期有什么規(guī)定?
2020-04-18土地確權該去哪里申請?
2020-04-22沒有結婚證,我是不是就不能離婚了?
2020-04-26保險公司破產:理賠少不了
2020-04-26如何申請債務人破產?
2020-04-27醫(yī)院誤診行為賠償標準是多少
2020-04-28家庭暴力法院會判離婚嗎
2020-04-28沒有能力支付孩子撫養(yǎng)費如何處理?
2020-04-29離婚后如何搶奪孩子撫養(yǎng)權?
2020-04-29夫妻共有財產投資算不算夫妻共同財產?
2020-04-30婚姻法夫妻共同財產如何分割?
2020-04-30夫妻共有財產共同特征有哪些?
2020-04-30對方外遇離婚夫妻共同財產如何分割?
2020-05-01離婚以后不給子女撫養(yǎng)費要不要坐牢?
2020-05-03子女成年以后父母離異怎么判決?
2020-05-04辦理復婚需要什么手續(xù)?如何辦理?
2020-05-05夫妻離婚共同財產分割協(xié)議應該怎么寫?
2020-05-05著作權如何取證
2020-05-06哪些情況可以拒交物業(yè)費
2020-05-06協(xié)議離婚以后再爭奪子女撫養(yǎng)權怎么走流程?
2020-05-08婚姻法有哪些關于子女撫養(yǎng)費的法律規(guī)定?
2020-05-08缺陷食品致人損害應當如何尋求救濟
2020-05-09單位家屬樓算不算夫妻共同財產?
2020-05-10被丈夫家暴致輕傷離婚財產怎么分割?
2020-05-11房屋拆遷安置補償協(xié)議怎么寫?
2020-05-12二手房交易合同保存時間是多久
2020-05-12二手房按揭過戶具體流程是什么
2020-05-12轉賬轉錯人但對方拒絕還違法嗎
2020-05-13破壞生產經營罪的界限是什么?
2020-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