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權保障問題已成為當今國際社會爭論的一個熱點。我國于1998年10月簽署了加入聯合國包括《國際人權公約》等一系列保護公民權利的國際公約,特別是我國加入WTO以來,尊重人權、以人為本的現代人權意識明顯增強。隨著我國政治體制改革的逐步深入,以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和社會文明程度的提高,訴訟監督問題亦更加受到國家的重視。如修訂后的《刑法》、《刑事訴訟法》及《國家賠償法》廣泛增加了人權保障方面的內容;《刑事訴訟法》增加了司法機關獨立行使職權、未經人民法院的判決不得認定任何人有罪、律師在偵查階段參與訴訟、取消了公安機關收審制度、擴大了被害人的訴訟權利等,標志著我國訴訟監督法律體系已初步形成。但是,在司法實踐中,執法部門在人權保護的問題上仍然存在著意識觀念錯誤、監督機制不健全等問題。對此,筆者就完善刑事訴訟法律監督機制與人權保障試作探討,以期拋磚引玉。
一、刑事訴訟法律監督與人權保障的法律關系問題
刑事訴訟法律監督的目的是為了維護國家刑法的正確實施,其內容包括兩個方面:保障人權和懲治犯罪,懲治犯罪和保障人權是刑事訴訟目的不可分割的兩個方面,片面地注意一方面而忽略另一方面,必然違背刑事訴訟法的根本宗旨。刑法是一把雙刃劍,在懲治犯罪的同時,保障無罪的人不受法律追究,是國家憲法的基本要求;在執行國家刑法的過程中,必須要有一部嚴謹的程序法加以規范,即《刑事訴訟法》,以達到懲治犯罪的內容與方法的相統一;追求程序上的公正是保障人權和懲治犯罪的前提條件,刑事訴訟法律監督是追求程序公正的必要手段和途徑,檢察機關參與刑事訴訟的職能作用正在發生著根本轉變,從置身于訴訟中指控犯罪為主導作用向以法律監督保障人權轉變。
二、完善檢察權的配置是刑事訴訟法律監督保障人權的需要
檢察機關的法律監督地位,是我國憲法所規定的,這一規定過于寬泛,而司法實踐中檢察機關的法律監督職能作用并沒有得到充分的發揮。一方面,從檢察機關內設機構來看,《刑事訴訟法》修訂后,檢察機關在機構設置上沒有重大的改革舉措,只是將涉及部分刑事訴訟法律監督內容的部門名稱進行了變更,刑事訴訟法律監督職能分散在偵查監督部門和公訴部門,而該兩部門的主要工作狀況是辦理大量的刑事案件審查批捕和指控犯罪。這種在體制上重懲治犯罪輕保障人權的弊病已日趨顯露。另一方面,從檢察機關的隸屬關系來看,雙重領導的體制不利于法律監督職能作用的發揮和依法獨立行使檢察權;在經費保障、人事管理上受到地方干擾和限制,這種形式與內容的脫離,直接影響到檢察機關保障人權、維護公平與正義的實現,同時也削弱了上級檢察機關的領導作用。完善檢察權的配置已成為檢察體制改革的突出問題。筆者認為,檢察機關刑事訴訟法律監督工作應從偵查監督部門和公訴部門中剝離,突出保障人權檢察監督職能;將偵查監督部門和公訴部門合并,突出檢察指控犯罪職能,使刑事訴訟保障人權和懲治犯罪達到平衡。更有學者大膽提出將整個法律監督職能從檢察權中剝離,交由國家權力機關行使,檢察官作為純粹的國家公益律師承擔指控犯罪的作用。對此,筆者不敢茍同。但是如果檢察機關不能真正體現法律監督作用,就刑事訴訟而言與公益律師又有何區別呢?所以在檢察機關內設機構中建立專門的刑事訴訟法律監督部門,明確監督范圍和職責,加大監督力度是檢察機關改革的必然趨勢。
三、刑事訴訟法律監督部門審查保障人權的主要內容
1、審查犯罪嫌疑人在各訴訟階段的訴訟權利是否得到保障。在刑事訴訟的整個階段,《刑事訴訟法》對犯罪嫌疑人的訴訟權利都有明確的規定。嚴格履行告知義務,是保障犯罪嫌疑人行使訴訟權利的前提。在司法實踐中執法主體易忽略告知義務主要有:犯罪嫌疑人有權知道其本人所涉嫌罪名的權利、有申請要求偵查、檢察、審判人員回避的權利、對訊問筆錄有要求核對、修改、補充的權利、有對與案件事實無關的提問拒絕回答的權利和有權知道其本人已處于何種訴訟階段的權利等。
2、審查批準對犯罪嫌疑人采取刑事拘留、搜查、查封、凍結財產等強制措施的提請。目前《刑事訴訟法》沒有將上述強制措施的審查批準權力賦予檢察機關,造成了上述執法行為的隨意性很大,如刑事拘留后變更為取保候審、執法人員隨意擴大搜查、查封、凍結財產的范圍等行為,已明顯成為刑事訴訟法律監督的盲點,也成為眾多法律學者關注的熱點問題。希望立法機關就此問題予以關注,進一步推動保障人權法律、法規的完善。
3、審查對犯罪嫌疑人在各訴訟階段的羈押期限是否合法。刑事拘留、逮捕是刑事訴訟中對犯罪嫌疑人采取的最為嚴厲的強制措施,應要求各司法機關必須嚴格履行在各訴訟階段的換押制度,并報刑事訴訟法律監督部門備案,犯罪嫌疑人亦有權知道其被羈押的期限,司法機關也應履行告知義務。以從制度上根本杜絕超期羈押,體現我國刑事司法制度的公正性。
4、審查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訴訟權利的保護。《刑法》對未成年人涉嫌犯罪的處罰有從輕、減輕的法律規定,在司法實踐中,修訂后的《刑事訴訟法》對未成年人涉嫌犯罪的司法程序保護規定進一步完善和明確,如訊問未成年人時必須有未成年人的監護人在場、監管場所應對涉嫌犯罪的未成年人分管、分押;涉嫌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律不公開審理等。我國于1985年11月29日先后加入聯合國大會通過的《少年司法最低限度標準準則》(北京規則)、《兒童權利公約》、《保護被剝奪自由少年規則》等國際條約,已成為我國對涉嫌犯罪的未年人司法保護的基本準則;2002年3月25日最高人民檢察院《人民檢察院辦理未年人刑事案件的規定》對刑事訴訟法律監督作出了具體規定,嚴格掌握和減少對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拘留、逮捕,是司法文明與進步的體現,也是當今國際社會的普遍共識。
5、審查其他刑事訴訟參與人的訴訟權利是否得到保障。在刑事訴訟中,鑒定人、證人、翻譯人員、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委托辯護人、被害人及其訴訟代理人都是刑事訴訟法律關系的主體,其訴訟權利的充分行使與否,是關系到司法是否公正的主要方面,也是刑事訴訟法律監督體現司法保障人權的重要內容。如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委托辯護人在案件偵查階段有會見其當事人的權利,但在司法實踐中,司法機關往往存在怕律師會見后妨礙偵查的主觀錯誤傾向,或采取拖延、或以涉及國家機密予以拒絕;又如涉及聾啞人犯罪案件,沒有聘請專業翻譯人員參加訴訟等等情況。因為訴訟參與人的訴訟權利得不到保障,而有極大的可能造成案件審理結果的錯誤,進而直接影響到司法對人權的保障。
四、保障人權需要完善和修改現行的刑事證據制度
我國現行的刑事證據制度過于籠統,將刑事證據簡單地列為七種,沒有進行科學地分類,尤其是沒有規定不同類型的刑事證據的證明效力;不同類型的刑事證據其證明效力不同,是客觀存在的。在司法實踐中,司法機關的訴訟活動(特別是偵查機關的搜集證據)由于科技含量較低,往往將偵查取證的主要工作放在言詞證據上,而言詞證據的最大缺點是缺乏客觀真實性,是通過人的意識而再現的,其證明效力低;所謂現代測謊儀的使用就是對言詞的真實性借助醫療儀器進行的科學判斷。在司法機關的執法活動中仍然還有一部分人認為口供是證據之王的錯誤認識,從而誘供、甚至是行刑逼供的事件屢禁不止,嚴重地侵犯了犯罪嫌疑人的訴訟權利,甚至造成侵害犯罪嫌疑人人身的刑事案件發生,嚴重影響了司法機關的形象。所以完善和改革現行的刑事證據制度也是維護人權的需要。
金堂縣人民檢察院 □ 林昭武 謝孝軍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訴訟起訴流程
2019-12-20勞動仲裁也講60天黃金時間?
2019-12-20小孩的撫養權能寫進婚內協議嗎?
2020-03-23法定的離婚方式有哪些?
2020-03-23房屋維權問題(2)
2020-03-24醫療事故鑒定遵循的原則?
2020-03-31可以過繼孩子嗎?
2020-04-07部隊漲工資的最新消息,快來了解一下!
2020-04-11品種權的審批程序
2020-04-15勞務派遣中用人單位拒付加班費該怎么辦
2020-04-17離婚后孩子撫養權如何判定
2020-04-23網簽備案在哪個部門辦理
2020-04-28兩個孩子離婚撫養權如何判決?
2020-04-28子女改姓可以拒絕支付撫養費嗎?
2020-04-28子女撫養費數應該怎么確認?
2020-04-28訴訟時效的分類有哪些?
2020-04-29銷售侵權復制品罪的客觀事實構成要件
2020-04-29非婚生子女撫養權怎么判?如何落戶?
2020-04-29怎么樣變更孩子撫養費?
2020-04-29開車撞死人該怎么解決
2020-04-292020孩子撫養權判決標準是什么?
2020-04-29怎樣算是共同犯罪
2020-05-06離婚訴訟孩子撫養費給多少合適?
2020-04-30夫妻共同財產通常如何分割?
2020-04-30小孩變更撫養權要經過父母雙方同意嗎
2020-05-01變更撫養關系糾紛需要注意哪些事項?
2020-05-02哪些情況能夠要求對方減免子女撫養費?
2020-05-02在什么情況下能夠要求減免子女撫養費?
2020-05-03起訴增加子女撫養費如何確定管轄?
2020-05-04夫妻離婚分割財產時怎么收集證據
2020-05-04離婚后要求增減子女撫養費的條件都有哪些?
2020-05-04做假證會有什么法律后果
2020-05-06單憑一張借條難贏官司
2020-05-06交通肇事后逃跑,會有什么法律后果
2020-05-06收養孩子需要滿足什么條件?程序怎么走?
2020-05-07我國北上廣陪產假規定一般是幾天?
2020-05-07離婚轉移夫妻共同財產會不會構成刑事犯罪?
2020-05-13夫妻虛假離婚怎么進行共同財產分割?
2020-05-10夫妻共同財產范圍是什么?訴訟離婚訴狀怎么寫?
2020-05-10夫妻離婚以后輪流擁有孩子撫養權可不可以?
2020-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