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告人馮志剛故意傷害一案
廣東省
佛山市中級人民法院
刑事附帶
民事判決書 (2003)佛刑初字第18號
公訴機關廣東省佛山市
人民檢察院。
附帶
民事訴訟原告人余國君,男,漢族,1951年4月25日出生,
四川省
自貢市人,住四川省自貢市沿灘區衛坪鎮唐廟村5組。系被害人之父。
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殷道琴,女,漢族,1954年9月12日出生,住四川省自貢市沿灘區衛坪鎮唐廟村5組。系被害人之母。
兩原告人的委托代理人李衛江,佛山市
法律援助中心律師。
被告人馮志剛,男,1983年9月20日出生,漢族,出生地廣東省連縣,文化程度初中,農民,住廣東省連州市西岸鎮馬帶村民委員會上馬石村。2002年8月17日因涉嫌故意傷害罪被
刑事拘留,同年9月24日被逮捕,現押于佛山市
看守所。
指定辯護人姚小冰,廣東豪盛
律師事務所律師。
佛山市人民檢察院以佛檢刑訴字[2003]6號
起訴書,指控被告人馮志剛犯故意傷害罪,于2003年1月16日向本院提起公訴。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余國君、殷道琴通過佛山市人民檢察院向本院提起附帶民事訴訟。本院審查受理后,認為符合法定
開庭條件,決定開庭審判,依法組成合議庭,于2003年2月20日公開開庭合并審理了本案。佛山市人民檢察院指派代理檢察員胡Q出庭支持公訴,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余國君、殷道琴的委托代理人李衛江,被告人馮志剛及其辯護人姚小冰到庭參加訴訟。現已審理終結。
佛山市人民檢察院指控,2002年8月16日晚9時許,被告人馮志剛等人在佛山市忠義路溜冰場溜冰時與被害人余昌全等人發生碰撞,引起雙方打斗。在打斗過程中,馮志剛用隨身攜帶的匕首向余昌全捅刺數刀,致其死亡。對指控的事實,公訴機關在庭上出示了相關的證據,認為被告人馮志剛的行為已觸犯了《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條第二款的規定,構成故意傷害罪。提請本院依法判處。
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余國君、殷道琴要求被告人馮志剛賠償死亡
補償費80996.3元、喪葬費4000元、
被撫養人生活費93600元,三項合計共178596.3元。
在法庭上,被告人辨稱不是故意實施傷害行為,是對方動手在先,其出于自衛才持刀亂捅以致捅傷了被害人。被告人的辯護人辨稱本案被害人有不法侵害行為,被告人持刀反抗屬防衛的行為,只是超過了必要的限度,造成被害人死亡,故被告人的行為屬于防衛過當,應從輕處罰。另被告人年齡尚輕,案發時剛過18周歲不久,主觀惡性不大;且被告人一直坦白交代罪行,有悔過表現,請求酌情從輕處罰。對于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的訴訟請求,被告人表示沒有意見,愿意賠償,但沒有賠償能力。
經審理查明,2002年8月16日晚9時許,被告人馮志剛與鄧元武、馮
金華在佛山市禪城區忠義路溜冰場內溜冰,期間馮志剛等人與被害人余昌全(又名余俊鋒)、李銀等人發生碰撞,雙方爭吵起來,繼而引起打斗。在雙方打斗過程中,馮志剛用隨身攜帶的匕首向余昌全的胸腹部捅刺三刀,朝李銀的腹部刺了兩刀,后余昌全被送醫院搶救無效死亡。經
法醫鑒定:李銀的損傷程度屬輕微傷;余昌全系被銳器刺傷左胸腹部致心臟破裂、肝臟破裂、失血性休克死亡。
另查明,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余國君現年52歲,殷道琴現年49歲,兩人均尚未
喪失勞動能力。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為,給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造成的經濟損失有:喪葬費4000元,死亡補償費80996.3元,兩項合計84996.3元。
上述事實,有公訴機關及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提交,并經法庭質證、認證的下列證據予以證明:
1、證人李銀的證言及辨認筆錄、照片證實,2002年8月16日晚8時許,其與余俊鋒、張中文等人在忠義路溜冰場溜冰,期間與對面滑過來的幾名男子發生了碰撞。后對方有三個人沖上前對他們進行毆打,其中一名男子持刀朝其肚子捅了兩刀,朝余俊鋒心臟捅了一刀,后余被送醫院搶救無效死亡。其辨認出被告人馮志剛即是持刀捅傷其與余俊鋒的男子,鄧元武、馮金華即是對方另外兩名參與打架的人。
2、證人張中文的證言證實,2002年8月16日晚,其與“阿鋒”、李銀在忠義路溜冰場玩。到晚上9時許,其正在溜冰場中央的舞臺跳舞,聽到有人喊打架,便滑到打架的現場,看見李銀與“阿鋒”都被打傷了,其中“阿鋒”倒在地上,身上流了很多血,其見狀便將“阿鋒”送醫院搶救。
3、證人管修文的證言及辨認筆錄、照片證實,2002年8月16日晚9時許,在忠義路溜冰場,其與當晚被打傷的兩名男子玩“連火車”溜冰,后與另一群玩“連火車”的人發生碰撞,對方兩名男子就過來推其前面的兩名男子,其見狀就滑開了。滑了一圈后,其看見雙方已經打起來了。后對方一名穿白色褲子的男子沖出門外逃跑。其還辨認出被告人馮志剛就是該名逃跑的男子。
4、證人郭才銀的證言證實,2002年8月16日晚9時許,其正在忠義路溜冰場溜冰,忽然聽到有人喊打架,便看見有七個人在對打,一方有三人,另一方有四人。穿白襯衫一方的人用腳上穿的溜冰鞋踢穿黃色T恤衫的男子腹部,穿黃色T恤衫男子一方有兩個人跑過去推打對方,雙方互相推撞起來。后來穿黃色T恤衫的男子跌倒在地上,對方的人轉身逃跑。
5、證人潘金剛的證言證實,2002年8月16日晚9時許,其在忠義路溜冰場溜冰,期間兩名男子在溜冰時不小心相互撞了一下,兩個人都不服氣,便對打起來,具體誰先動手沒看清楚。此時,一方沖過來兩個人,另一方沖過來一個人加入混戰,雙方用拳腳來對打,后一名男子受傷倒地,肚子全是血,對方的三名男子逃跑,其中一名還逃出門外。其還證實逃跑的一方當中有一名男子曾在打斗過程中拿了一把雙刃刀出來,后其看見刀刃上沾有血跡。
6、證人陳忠才、梁汝杰、唐艾國、霍潮的證言證實,2002年8月16日晚9時許,其四人在忠義路溜冰場附近巡邏,后接報稱該溜冰場內有人打架,四人分別趕赴現場。后看見一名胸部流血的傷者被扶出門口,有一名男子乘機從門口沖出逃跑,其四人中兩人對傷者進行救治,兩人追趕逃跑的男子,后在嘉禾商場門口將該名男子抓獲。
7、證人陸榮海的證言及辨認筆錄、照片證實,案發當晚其在溜冰場上班,看見一名穿白色褲子的男子進場時T恤衫有被物體頂起來的樣子,褲子右后袋有一束紅色的東西垂下來。大約9時許,有七個人在場內打架,有兩個人受了傷,其中一個腹部流血,躺在地上,穿白色褲子的男子往門外逃跑。此時,有一個人在現場拾了一把匕首交給其,匕首是雙刃的,握柄的后面有一束紅繩。其對該把匕首作了辨認,還辨認出被告人馮志剛即是當晚攜帶匕首進場的人以及馮的同伙鄧元武。
8、證人鄧元武的證言證實,2002年8月16日晚9時許,其與馮志剛、馮金華等人在忠義路溜冰場溜冰。期間其與馮志剛與兩名男子發生了碰撞,雙方發生爭吵,其沖上去朝穿黃色襯衫的男子踢了一腳,另一名男子想過來打也被其打了一拳,對方沖了五、六個人上來,兩個將其圍住,其余的圍住馮志剛,對他們拳打腳踢。馮志剛被圍住的時候用手向屁股后伸去,然后作著捏住拳頭左右捅的動作,后對方一名男子受傷倒地,肚子流了很多血。其還證實溜冰時看見馮志剛的后褲袋放著一把匕首,刀柄露在外面。
9、證人馮金華的證言及辨認筆錄、照片證實,案發當晚其與馮志剛、鄧元武等人在溜冰場玩,期間馮志剛與一些人發生了碰撞,其沒有理會繼續溜冰,后看見雙方打了起來,對方有五、六個人,馮拿一把匕首與對方對打,其過去后也被對方毆打,打斗過程中對方一名男子腹部受傷流血倒地。其還對當晚被告人馮志剛所使用的匕首作了辨認。
10、證人余昌勇的證言及余昌全的身份材料、
公證書證實,被害人余昌全又名余俊峰。
11、被告人馮志剛的供述及辨認筆錄、照片證實,2002年8月16日晚9時許,其身上帶著一把匕首在忠義路溜冰場溜冰,期間與一名穿黃色T恤衫的男子發生碰撞,雙方發生爭吵,該名男子打了其頭部一拳,隨后有三、四個人沖上前來對其進行毆打,馮金華、鄧元武也過來用拳腳打對方。打斗過程中其被打至跌倒在地上,匕首也掉了出來,其便揀起匕首,刺了穿黃色T恤衫的男子的胸腹部三刀以及另一名男子的額頭,其遂把匕首扔在現場后逃跑。被告人馮志剛還對作案的現場以及使用的匕首作了辨認。 [Page]
12、現場勘查筆錄及照片證實,現場位于佛山市禪城區環市鎮忠義路溜冰場,現場有血泊、一成趟血足跡以及滴落狀血滴。現場還提取匕首一把,刀鞘一個。
13、
法醫學鑒定書二份分別證實,李銀的損傷程度屬輕微傷;余俊鋒的左胸部胸骨左緣、上腹部正中劍突下、左前臂均有由銳器刺戳所致的創口,結論是余俊鋒系被銳器刺傷左胸腹部致心臟破裂、肝臟破裂、失血性休克死亡。
14、抓獲經過證實了被告人被公安機關抓獲的過程。
15、被告人身份證明材料證實了被告人馮志剛的身份情況。
16、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提交的身份、戶籍材料及證明證實了原告人的身份情況、家庭成員關系以及兩原告人長期患病且生活困難。
被告人辨稱不是故意實施傷害行為,其出于自衛才持刀亂捅以致捅傷了被害人。被告人的辯護人辨稱本案被害人有不法侵害行為,被告人持刀反抗屬防衛的行為,只是超過了必要的限度,造成被害人死亡,故被告人的行為屬于防衛過當,應從輕處罰。經查,本案是一宗群體性相互斗毆的案件,起因是被告人一方與被害人一方發生碰撞后,雙方爭吵起來引發打斗,雙方均有實施故意傷害的行為,只是程度與后果各不相同。我國刑法上的防衛,針對的是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本案現有證據中只有被告人自己供述是對方先動手,而證人李銀、管修文、鄧元武均證實是被告人一方先動手的,證人潘金剛證實是雙方不服氣而對打起來,因此,并不存在被害人單方面實施不法侵害的情形。被告人違反規定,攜帶管制刀具進入公眾場所,發生爭執后有明顯的實施傷害行為的故意,且用匕首捅刺被害人余昌全的胸腹部,造成被害人死亡的后果,被告人的行為不屬于正當防衛或者防衛過當,而是一種故意傷害的行為,故被告人及其辯護人的上述辯護意見沒有事實與法律依據,均不予采納。
本院認為,被告人馮志剛無視國家法律,伙同多人故意傷害他人身體,致一人輕微傷,一人死亡,其行為已觸犯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條第二款的規定,構成故意傷害罪。公訴機關指控被告人犯故意傷害罪的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指控的罪名成立。被告人的辯護人提出被告人年齡尚輕,案發時剛過18周歲不久,主觀惡性不大;且被告人一直坦白交代罪行,有悔過表現,請求酌情從輕處罰的意見有事實依據;另本案因小事而起,雙方對矛盾的激化都負有一定的責任,綜合本案的起因、被告人實施犯罪行為的情節與手段,本院酌情予以采納 。本案被告人的犯罪行為給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造成的經濟損失,依法應承擔民事
賠償責任。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要求被告人賠償死亡補償費80996.3元、喪葬費4000元有事實與法律依據,應予支持。對于提出賠償被撫養人生活費的請求,兩原告人雖然提供了證明證實兩人長期患病且生活困難,但不足以證實兩人均已喪失勞動能力,且余國君現年52歲,殷道琴現年49歲,故對該項請求不予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條第二款、第四十八條第一款、第五十七條第一款、第三十六條第一款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一十九條的規定的規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人馮志剛犯故意傷害罪,判處死刑,
緩期二年執行,剝奪政治權利終身。
二、被告人馮志剛賠償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余國君、殷道琴的經濟損失喪葬費4000元,死亡補償費80996.3元,兩項合計共人民幣84996.3元。此款限于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付清。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接到判決書的第二日起十日內,通過本院或直接向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書面上訴的,應提交
上訴狀正本一份,副本二份。
審 判 長 詹 建 紅
代理審判員 黎 健 毅
人民陪審員 王 昌
二00三年 三 月十 日
書 記 員 達 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