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
(2004)渝一中行終字第256號
上訴人(原審原告)呂廣觀,男,1974年9月12日出生,漢族,廣西省陸川縣科技局干部,住廣西省陸川縣陸城鎮通政街21號。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西南政法大學,住所地重慶市沙坪壩區童家橋政法二村1號。
法定代表人龍宗智,該大學校長。
委托代理人譚宗澤,男,該大學教師。
委托代理人胡曉春,女,該大學教務處干部。
上訴人呂廣觀不服重慶市沙坪壩區人民法院對其訴西南政法大學(以下簡稱西政)教育行政行為一案所作的(2004)沙行初字第32號行政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于2004年9月2日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上訴人呂廣觀、被上訴人委托代理人譚宗澤、胡曉春到庭參加了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一審法院經審理查明以下事實:呂廣觀于1993年參加全國高等學校招生統考后,被西政錄取為該校偵查學系93級職務犯罪專門化班的學生,并取得學制為四年的全日制本科學籍。呂廣觀在1993年至1997年的學習中,按學校教學計劃,除英語四級考試不合格未取得相應學分外,教學計劃規定的其他必修課程和選修課程均合格并取得相應學分。1993年12月,西政重新制定的《本、專科學生外語考核管理辦法》規定:本科學生在修完兩年必修課后,英語測試必須通過非英語專業四級統考,60分為及格;及格者方可畢業并取得學士學位;本辦法從本科92級、專科93級開始執行。1996年10月,西政制定的《本科學生外語考核管理辦法》規定:本科學生在四年學習中,必須通過英語四級統考,60分為及格;及格者方能畢業并取得學士學位,本辦法從本科93級各專業開始執行。同年10月西政《學生學籍管理辦法》規定:在校期間外語統考成績未達到學校規定畢業要求的,暫作結業處理,發給結業證書;結業后一年內,學生可繼續參加外語統考,統考成績達到學校規定畢業要求的,可換發畢業證書,但不得取得學位。呂廣觀在校期間先后六次參加大學英語四級考試(CTE-4),其成績均未達到60分。1997年4月18日,西政教務處以西政校教(1997)2號《關于本屆畢業生外語問題的通知》重申:經1997年4月17日校長辦公會議通過,本科生外語過級問題嚴格按照《西南政法大學文科學生外語考核管理辦法》(1996.10.30)執行,即“本科學生在四年的學習中,必須通過非英語專業四級統考,60分為及格。及格者方能畢業并取得學士學位。”同年6月28日,又以西政校教(1997)5號《關于九七屆英語未合格本專科生有關問題的通知》決定:凡因英語未達到畢業標準而暫作結業處理的九三級本科學生,修業期滿后一年內,均可繼續參加英語統考,成績達到60分以上(含60分)者,均可換發畢業證,但不授予學士學位,凡因英語未達畢業標準而暫作結業處理的學生,由學校教務處統一出具未發畢業證書原因的證明。至1997年7月學生畢業時,西政93級本科生共有564人,獲畢業證書的有530人,有32人因未能通過英語四級統考而暫作結業處理;取得學士學位的有499人,有65人因未通過英語四級等原因未能授予學士學位。1997年7月4日,西政教務處出具證明:“呂廣觀,參加今年六月十四日大學英語統考,全國大學外語考試武漢中心尚未通知該生的考試成績,待收到該生成績合格通知后,我校立即換發畢業證書”。而后,呂廣觀由西政按部委院校畢業生分配置業計劃,分配到廣西省玉林地區參加工作。1998年4月23日,西政教務處發出《關于大學英語四、六級統考補試問題的通知》:“在一九九七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大學英語四、六級統考中,由于設備出現故障,我校部分學生聽力考試受到了影響。為此,學校決定對部分學生進行英語補試,……補試范圍:凡是參加一九九七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大學英語四級統考且統考成績不及格的九三級、九四級和九五級學生(包括統考缺考者)。”因呂廣觀未回校報名參加1997年12月27日的英語四級統考,故學校未通知其參加此次補試。1999年6月,呂廣觀拿到了證書編號為9709號的《普通高等學校結業證書》。2002年6月,呂廣觀在廣西的玉林師范學院參加英語四級統考,成績為77.5分,同年9月1日取得大學英語四級證書。同年10月26日,呂廣觀給西政校長寫信,要求給予其一次畢業的機會。2003年4月18日,呂廣觀寫了申請書,以其參加英語四級統考合格為由,要求換發畢業證書,將申請書郵寄給西政教務處。2003年12月3日,西政教務處對其作出書面回復:“作為我校97屆的畢業生,畢業至今已六年了,但你于2002年6月才取得國家大學英語四級證書,這種情況無論是按以前的規定還是目前學校現行的學籍管理制度,都不符合補發畢業證書和學位證書的要求。……所以你已不在補發畢業證書和學位證書的往屆畢業學生范圍之內”。呂廣觀收到該回復后,向一審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一審法院認為,1、西政是國家開辦的具有事業法人資格的高等院校,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以下簡稱《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以下簡稱《高等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以下簡稱《學位條例》)等法律、行政法規的授權,依法行使對接受高等學歷教育的學生進行學籍管理和按照國家規定頒發和管理學業證書、學位證書的行政權力。西政不頒發畢業證書、學位證書的具體行政行為,屬于行政訴訟的受案范圍,西政是本案的適格被告。2、2003年12月3日,西政明確拒絕向呂廣觀補發畢業證書和學位證書,且未告知呂廣觀相應的訴權。呂廣觀于2004年2月9日起訴時,尚未超過《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三十九條規定的起訴期限。3、西政2003年12月3日作出的拒絕向呂廣觀補發畢業證書和學位證書的行為,只是確認學生不符合頒證條件這一事實,屬行政確認行為,不屬行政處罰行為。呂廣觀認為是一種行政處罰行為,應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的訴訟理由沒有法律依據,不予采納。4、依照《教育法》第二十一條、第二十二條、第二十八條的規定,高等學校享有頒發畢業證書、學位證書的權利及辦學自主權。學校根據教學需要,制定教學計劃、選編教材、組織實施教育活動屬于高等學校辦學自主權的范圍。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教育委員會令第7號《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定》屬于行政規章,具有參照適用的效力。該規定第三十五條規定:“具有學籍的學生,德、體合格,學完或提前學完教學計劃規定的全部課程,考試及格或修滿規定的學分,準予畢業,發給畢業證書。本科生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規定的條件授予學士學位。”第三十七條規定:“畢業時不及格的課程未達到留級規定或未修滿學分者,作結業處理,發給結業證書。結業后按學校的規定補考,及格后換發畢業證書。”據此,西政制定和頒布的《本專科學生外語考核管理辦法》(1993年)、《本科學生外語考核管理辦法》(1996年)、《學生學籍管理辦法》(1996年)將英語課程列為教學計劃必修課程,要求以國家非英語專業四級考試成績合格為英語課程成績合格的規定,以及在呂廣觀修業期間及1997年修業期滿時規定英語四級統考60分為合格并與畢業證、學位證雙掛鉤的制度和修業期滿后1年內通過英語四級統考才能取得畢業證書的規定,屬于西政享有的辦學自主權范圍,不違反國家法律、行政法規、規章的規定。呂廣觀作為在西政接受高等學歷教育的在籍學生,應當遵守其修業年限內學校作出的有效規定。呂廣觀認為本案應當適用西政1990年英語四級統考達50分即符合畢業要求的規定,但該規定在呂廣觀修業期內已被西政1993年12月9日制定的《本、專科學生外語考核管理辦法》替代,該辦法公布后從92級本科學生開始正式適用。1996年10月西政制定的《本科學生外語考核管理辦法》也明確從本科93級開始執行。呂廣觀以自己不知這些規定而要求按以前的規定執行的理由是不能成立的。盡管呂廣觀在校期間參加了六次英語四級統考,但均未達到60分的合格標準,沒有完成教學計劃規定課程的要求,未達畢業標準,西政因此對其作結業處理。西政的這一決定認定事實清楚,證據充分,依據的校規不違反當時的法律、法規、規章對學生學籍管理的規定;根據《學位條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暫行實施辦法》(以下簡稱《學位條例暫行實施辦法》)規定,高等學校本科學生經審核準予畢業且符合學位授予條件的,才能取得學位證書,呂廣觀在未能取得畢業證書的情況下,自然無法獲得學位證書。綜上,西政以呂廣觀的英語四級統考成績不合格為由對其作結業處理,只發給其結業證書而不予頒發畢業證書和學位證書的行為,并無違法之處,呂廣觀認為西政沒有依法依規履行頒發畢業證書和學位證書的職責,從而侵犯其合法權益的理由,沒有事實依據,不予采納。5、呂廣觀在其修業期滿后五年的2002年6月參加英語四級統考合格,于2003年4月向西政申請為其換發畢業證書,對于呂廣觀在畢業時已學完全部課程且除英語四級統考外成績全部合格,又在超過學校規定時間后才通過英語四級統考,達到當時的準予畢業標準,應如何處理這一情況,當時及現在的相關法律、法規、規章對此并無規定,西政制定的校規也未對類似情況應如何處理作出明確規定。故對呂廣觀于2003年4月提出換發畢業證書的申請,西政據其校規認為呂廣觀不在補發畢業證書和學位證書的范圍之內而未換發兩證的行為,因校規與相關法律法規并無沖突之處,所以西政拒絕向呂廣觀頒發畢業證和學位證的行為亦不存在違反法律、法規的情形。西政就呂廣觀的現行情況是否應當為其換發畢業證書,尚無依據說明這是屬西政應當履行的法定職責。根據現有的相關規定,應認定是屬西政在其辦學自主權范圍內可以自主決定的事項。故呂廣觀要求西政換發畢業證的理由,不予支持。據此,依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五十六條第(四)項的規定,判決駁回呂廣觀要求西政履行頒發畢業證書和學位證書職責的訴訟請求。
上訴人呂廣觀不服上述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稱,1、一審判決采信證據違法。被上訴人提交的1-13號證據,在其2003年12月作出拒絕給上訴人頒發畢業證和學位證的回復時并未向上訴人送達,被上訴人的上述證據是在上訴人起訴后才形成的,不能作為證據使用。同時,上訴人對被上訴人提交的1、7、11、12號證據的真實性無異議,對其他證據的真實性均有異議。2、一審判決適用法律、法規、規章錯誤。《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定》及《學位條例》、《學位條例暫行實施辦法》等均未明文規定頒發畢業證和學位證要通過全國英語四級統考,一審判決認為屬于被上訴人的辦學自主權屬適用法律錯誤。3、被訴具體行政行為程序違法。被上訴人作出的拒絕頒發畢業證與學位證的回復行為,實質上是行政處罰行為,但被上訴人作出回復行為前沒有聽取上訴人的陳述和申辯,剝奪了上訴人的陳述權、申辯權,違背了正當程序原則。4、被上訴人的行為存在嚴重過錯。被上訴人在法庭上出示的校規上訴人從未見過,剝奪了上訴人的知情權。被上訴人1998年組織的內部英語四級統考,降低了標準,但未通知上訴人參加,使上訴人喪失了公平競爭的機會。綜上,被上訴人拒絕給上訴人頒發畢業證和學位證的行為違法。一審判決事實不清,適用法律錯誤,判決駁回呂廣觀的訴訟請求錯誤,請求二審法院依法改判。
被上訴人西政辯稱,一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證據充分,適用法律正確,程序合法,請求二審法院依法維持原判。主要理由是,(1)根據《教育法》和《高等教育法》的規定,被上訴人享有自主制定教學計劃的辦學自主權,被上訴人將國家英語四級統考成績,作為教學計劃規定課程成績,是辦學自主權的體現,符合法律規定。(2)上訴人在1997年修業期滿時,英語未通過英語四級統考,未完成學校教學計劃規定的全部課程,未修滿相應的學分,不符合畢業條件,不應獲得畢業證書,學校對上訴人作結業處理,符合法律規定。(3)《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定》第三十七條規定“結業后按學校的規定補考,及格后核換畢業證書”,該規定表明,補考事宜是由學校“規定”的,因此被上訴人關于“因英語未達畢業標準而暫作結業處理的九三級本科生,修業期滿后一年內,均可繼續參加英語統考,成績達60分以上者,均可換發畢業證書,但不授予學士學位”的規定,符合國家法律規定。而上訴人2002年9月才獲得英語四級考試合格的成績,距上訴人1997年修業期滿已經5年,超過了學校規定的1年的補考要求,不符合換發畢業證的條件。因此,被上訴人2003年12月3日的回復,認為上訴人不屬于換發畢業證和學位證的往屆畢業學生的范圍的確認行為事實清楚,證據充分,且不違反法律規定。綜上,原判決合法,請求二審法院依法維持。
在一審訴訟中,西政向一審法院提供的證據和依據有:1、呂廣觀的《西南政法大學學生學籍情況登記表》;2、西政偵查學專業九三級1993年至1997年四學年的《教學安排》及呂廣觀的1997年7月3日的《學生成績單》;3、西政教務處1997年7月5日《關于一九九七年學生畢業情況的報告》;4、西政教務處1997年3月25日《關于本屆畢業生外語過級問題的請示》;5、西政教務處1997年4月18日西政校教(1997)2號《關于本屆畢業生外語問題的通知》;6、西政教務處1997年6月28日西政校教(1997)5號《關于九七屆英語未合格本專科學生有關問題的通知》;7、《1997年中央部委院校畢業生分配就業計劃名單》;8、西政教務處1998年4月23日《關于大學英語四、六級統考補試問題的通知》;9、西政《本、專科學生外語考核管理辦法》;10、西政《本科學生外語考核管理辦法》;11、《學位條例》和《學位條例暫行實施辦法》;12、《高等教育法》;13、《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定》。呂廣觀向一審法院提交的證據材料有:1、西政偵查學系九三級畢業留影的照片一張;2、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西南政法大學委員會1997年2月出具的證明一份;3、呂廣觀1997年6月20日寫給校長田平安的信;4、呂廣觀與同學梁洪斌1997年7月1日以九三級全體未通過英語四級統考學生的名義寫給學校領導的信;5、呂廣觀與應屆未獲畢業證書的部分同學合影的照片一張;6、西政1990年12月《教學管理制度匯編》中的《外語課程考核管理辦法》;7、西政教務處1997年7月4日出具給呂廣觀的證明;8、西政頒發給呂廣觀的《結業證書》及1999年6月11日郵寄該《結業證書》的特快專遞郵件詳情單;9、2002年9月1日填發的《大學英語四級考試證書》,以及呂廣觀考試時間為2002年6月22日的《大學英語四級考試CET-4準考證》、《大學英語四級考試成績表》;10、呂廣觀2002年8月30日寫給田平安校長的信;11、呂廣觀2002年9月4日寫給西政教務處的《申請書》;12、呂廣觀2003年10月26日寫給校長的信;13、呂廣觀于2003年4月18日給西政的《申請書》;14、西政教務處2003年12月3日給呂廣觀的回復;15、陸川縣人民檢察院出具的證明,以及報刊登載呂廣觀工作表現情況的文章;16、在校期間六次參加英語四級統考的成績單;17、呂廣觀及同班同學黃紅啟、林基春、蔣利春四人修業期滿的成績單。
上述證據已依法隨案移送本院。經開庭審理,本院認為,呂廣觀提交的證據2、5、15和證據17中與黃紅啟、林基春、蔣利春的成績單與本案無關聯性,依法不予采信;呂廣觀的證據6已為西政1993年、1996年的新規定更替,依法不予采信。呂廣觀提交的其他證據和西政提交的證據與本案有關聯,來源合法且客觀真實,依法予以采信。本院根據上述合法有效的證據認定的事實與一審法院認定的事實基本無異。
本院認為,根據《教育法》、《高等教育法》、《學位條例》等法律法規的授權,被上訴人西南政法大學依法行使頒發畢業證書和學位證書的行政職權,其2003年12月3日給上訴人呂廣觀作出的不頒發畢業證書、學位證書的回復是可訴的具體行政行為,被上訴人西南政法大學是本案適格被告。《教育法》第二十八條(二)項規定,學校行使組織實施教育教學活動的權利,《高等教育法》第三十四條規定,高等學校根據教學需要,享有自主制定教學計劃等辦學自主權,因此,被上訴人西南政法大學將英語課程列為該校93級本科生教學計劃的必修課程,并以國家非英語專業四級考試成績合格作為英語課程合格的規定,有法律依據,屬于學校辦學自主權的范圍。上訴人呂廣觀稱不屬于學校辦學自主權的上訴理由不能成立,本院不予支持。上訴人呂廣觀作為該校93級本科生,在其修業期內未通過國家非英語專業四級考試,未取得相應的學分,被上訴人西南政法大學對其作出結業處理,符合《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定》第十條、第三十五條的規定、第三十七條的規定。《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定》第三十七條規定“結業后按學校規定補考,及格后換發畢業證書”,該規定雖然是規章,但其是《教育法》、《高等教育法》等上位法有關規定的具體化,內容不與上位法相抵觸。在本案中應當適用,即結業后有關補考事宜應當“按學校規定”進行,學校享有自主權。被上訴人西南政法大學1997年作出的“凡因英語未達到畢業標準而暫作結業處理的九三級本科學生,修業期滿后一年內,均可繼續參加英語統考,成績達到60分以上(含60分)者,均換發畢業證,但不授予學士學位”的規定,有法律依據。因此,上訴人呂廣觀在修業期滿后的第五年即2002年6月通過國家非英語專業四級考試,并以此為由申請被上訴人西南政法大學補發畢業證和學位證,被上訴人西南政法大學于2003年12月3日作出不予頒發的回復,符合法律規定。此外,因該回復行為不屬于行政處罰行為,故上訴人呂廣觀提出被上訴人西南政法大學作出回復時未遵循行政處罰法的相關程序規定,未告知上訴人呂廣觀陳述權、申辯權,該回復程序違法的上訴理由不能成立,本院不予支持。綜上,上訴人呂廣觀認為被上訴人西南政法大學2003年12月3日拒絕頒發畢業證和學位證的回復違法,向一審法院提起訴訟,要求被上訴人西南政法大學頒發畢業證和學位證的訴訟請求,其理由不能成立,一審法院判決駁回上訴人呂廣觀的該訴訟請求并無不當。據此,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六十一條(一)項之規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本案受理費100元,其他訴訟費200元,合計300元,由上訴人呂廣觀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此頁無正文)
審 判 長 鐘 敏
代理審判員 周 琦
代理審判員 李雪蓮
二○○四年十二月十七日
書 記 員 陳小川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回避申請書(法人)
2020-10-14撤訴狀(法人或其他組織撤回上訴時使用)
2020-10-14刑事附帶民事裁定書(二審維持原判決用)
2020-10-14律師事務所律師進行刑事辯護工作細則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裁定書(二審發回重審用,樣式二)
2020-10-14關于……(被告人姓名和案由)一案的審理報告(一審刑事案件用)
2020-10-14報請核準假釋案件的報告(有特殊情況假釋用)
2020-10-14勘驗筆錄(刑事案件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報送上(抗)訴案件函(刑事案件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執行通知書(管制用)
2020-10-14人民法院領取骨灰通知書(告知罪犯家屬用)
2020-10-14公訴意見書
2020-10-14拘留人大代表報告書
2020-10-14重新計算偵查羈押期限決定書
2020-10-14應當逮捕犯罪嫌疑人意見書
2020-10-14詢問證人筆錄
2020-10-14解除取保候審申請書
2020-10-14×××公安局重新計算偵查羈押期限通知書
2020-10-14提請減刑/假釋審批表
2020-10-14×××公安局要求復議意見書
20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