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進行一些民事行為的時候,可能相關法條中要求需要當事人意思表示一致,雖然大家都知道,這大概是說的什么。但從法律角度來看,到底意思表示一致什么意思呢?相信很多人就不是很了解了,下面就讓律霸小編為你做詳細解答吧。
一、意思表示一致什么意思
意思表示,就是多少人的主觀意愿的表達,即,想干什么,通過何方法,達到何目的等。意思表示一致,就是多個當事人意思表示的意愿有統一性。實際上,協商一致的合同,就是意思表示一致的產物。
二、意思與表示不一致的若干情況:
1、虛假表示。
虛假表示又稱真實保留,指行為人把真實意思保留心中,所做出的表示行為并不反映真實意思,是一種自知并非真實的意思表示。
通識認為虛假表示原則上有效,表意人應受該表示的約束,但相對人明知表意人的表示與意思不一致的,該表意行為無效。
2、偽裝表示。
偽裝表示是指表意人與相對人通謀,不表示內心真實的意思表示。如債務人為逃避債務與友人通謀制造假債權或虛偽讓與財產。
通識認為表意人與相對人通謀所為的意思表示原則上無效,但為保護交易安全,不得以其無效對抗善意第三人。例如甲將財產虛假讓與乙,而乙又將該財產賣給丙。而丙又為善意,丙就可以取得該財產的所有權。
3、隱藏行為。
隱藏行為是指表意人為虛假的意思表示,但其真意為發生另外法律效果的意思表示。例如甲欲贈乙一萬元,恐家人反對,就偽書一萬元的買賣合同。買賣是虛,贈與是實。
通識認為,隱藏行為中的虛假意思表示無效,隱藏的真實表示是否有效,應以相關法律來確定。
4、錯誤。
錯誤是指表意人為表意時,因認識不正確或久缺認識,以致內心的真實意思與外部的表現行為不一致。(重大誤解)
包括表示行為錯誤,對行為性質、物的性質、當事人資格等發生錯誤認識等。
錯誤與偽裝表示和虛假表示在意思行為上都是不真實的,但錯誤不是故意的,而后者則是有意為之。
通識認為,意思表示的內容有錯誤或表意人若知其真情限性不為意思表示的,表意人可將其意思表示撤銷。
5、誤傳。
誤傳是指由于傳達人或傳遞機關的錯誤而使表意人的意思表示發生錯誤。法律教育網
《民通意見》第77條規定:意思表示由第三人義務傳達,而第三人由于過失轉達錯誤或沒有轉達,造成他人損失的,一般可由意思表達人負賠償責任。但法律另有規定或者雙方另有約定的除外。
我們在簽訂合同的時候,尤其要求當事人要意思表示一致,否則的話簽訂出來的合同最終就有可能被認定為無效或可撤銷的合同,這對當事人來講顯然是不利的。但就意思表示一致什么意思來看,也就是要求行為人作出的行為要與其意愿是一致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婚姻無效申請書的格式
2021-01-04訴訟離婚需要哪些材料
2020-11-24協議離婚需要什么手續得多久?
2020-11-18離婚判決書什么時候生效
2021-02-04辦假離婚凈身出戶的風險
2021-02-27向法院起訴離婚時間是多久
2021-03-21離婚協議的性質是什么?
2020-12-20婚外情如何收集證據?
2020-11-18到法院起訴離婚程序是怎樣的
2020-12-22離婚訴訟費的收費標準,如何繳納?
2021-01-08新婚姻法離婚條件有哪些
2020-11-11軍人訴訟離婚程序是怎樣的?
2020-11-16協議離婚需要什么材料?
2021-03-16協議離婚需要戶口本嗎 沒有戶口本怎么離婚
2021-01-16感情破裂離婚起訴書怎么寫?
2020-11-26離婚律師費用收取標準是怎樣的
2021-01-21一份離婚答辯狀范本
2020-11-26法定監護人順序是怎樣的,監護人應履行的義務有哪些
2021-01-05未成年人法定監護人的職責有哪些
2021-03-23變更監護人的情形,怎樣變更監護人
2021-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