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的發展,社會風尚也在不斷的改變,但是無論是什么時候我們在從事工作中看重的一點就是一個人的誠信,在生活中我們可能會遇到出爾反爾的人,在簽訂協議之后推辭不履行,給另一方造成了一定的利益損失,在法規中對此有所規定,那和解協議不履行的處理辦法是什么?下面就詳細介紹。
和解協議不履行的處理辦法
執行程序中,雙方當事人自行達成和解協議,一方卻未履行,有的義務人還以此故意(惡意)拖延執行,自稱為緩兵之計,有的就此想徹底賴賬。這時另一方可向人民法院申請恢復對原生效法律文書的執行。根據我國法律規定,一方當事人不履行或者不完全履行在執行中雙方自愿達成的和解協議,人民法院可以根據對方當事人的申請,恢復對原生效法律文書的執行,和解協議已履行的部分應當扣除。
需要注意的是申請對原法律文書恢復執行,也要在法定期限之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試行)》二百一十九條申請執行的期限,規定雙方或者一方當事人是公民的為一年,雙方是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為六個月。2008年06月04日頒布的新的訴訟法將申請執行的期限修正延長為兩年。第二百一十五條規定:“申請執行的期間為二年。申請執行時效的中止、中斷,適用法律有關訴訟時效中止、中斷的規定。前款規定的期間,從法律文書規定履行期間的最后一日起計算;法律文書規定分期履行的,從規定的每次履行期間的最后一日起計算;法律文書未規定履行期間的,從法律文書生效之日起計算。”
因為原規定在實踐中往往使愿意努力執行判決或者裁定的當事人感到為難,因為籌資需要較長時間,往往因申請強制執行期限太短而影響當事人自動履行義務。另外,不少個人或者單位作為債權人,往往也因不甚了解這一規定,錯過了申請執行期限,使自己的合法權益無法再通過強制執行而獲得法院保護。因此為了更好地維護法院判決、裁定的尊嚴,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新增條文將當事人申請執行期限,無論公民個人或者單位,都統一延長為二年,與訴訟期限相一致,這無疑對維權當事人是好事。
實踐中,很多當事人不了解法律對執行和解的規定,特別是申請恢復執行期限的規定。如果雙方當事人達成執行和解協議后,被執行人不履行和解協議或者不完全履行和解協議,且執行申請人沒有在法定期限內申請恢復執行原生效法律文書,那么,權利人的實體權利還是可以保護的。在這種情況下,權利人可以持執行和解協議,在不超過訴訟時效的期限內,另行通過訴訟程序解決。
在工作生活中我們在與他人約定時候通常都是簽訂協議,通過法律手段來約束雙方,保證雙方的利益不受損失,如果有一方在規定期限內沒有履行協議,另一方就可以向法院提起訴訟,依法追究法律責任,確保受害一方的權益不受侵犯。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有子女自愿離婚協議書怎么寫?
2020-11-28婚姻破裂的情形有哪些?
2021-02-15協議離婚的條件是什么?
2021-02-02根據婚姻法規定,分居多久可以起訴離婚?
2020-11-11不同意離婚答辯狀范文怎么寫
2020-11-08離婚協議的法律效力是怎樣的?
2020-12-13在深圳起訴離婚多少錢
2020-11-07假離婚買房注意事項有哪些,假離婚買房有什么風險?
2021-01-30離婚協議書范文簡單范本是什么
2021-03-25監護權變更協議怎么寫,如何寫變更監護權協議書?
2020-11-12離婚孩子撫養權怎么判
2021-01-13行使探視權有沒有時間限制
2021-01-12要求增加撫養費起訴狀
2020-12-31撫養費給付的法律規定是什么
2021-02-03探視權起訴狀如何寫,探視權糾紛起訴狀范文
2020-11-16如果女方提出離婚怎么爭取孩子撫養權?
2021-03-12夫妻離婚小孩撫養權怎么分配?
2020-12-21夫妻離婚后孩子撫養權如何確定?
2020-11-21新婚姻法房產規定是怎樣的?
2020-12-09什么是婚前財產?
2021-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