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懲治簽訂虛假合同的行為
當事人簽訂虛假協議,損害國家、集體或者他人利益的,合同無效,所得財產歸國家所有,涉嫌構成犯罪的,需要承擔刑事責任。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四十二條的規定,當事人在訂立合同過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給對方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一)以訂立合同為借口惡意協商的;(二)故意隱瞞與訂立合同有關的重要事實或者提供虛假信息的;(三)其他違反誠實信用原則的行為。《合同法》第五十二條規定: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他人利益的,合同無效。如果涉嫌構成犯罪,需要承擔刑事責任。《合同法》第五十九條規定,當事人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的,所得財產應當返還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
以上是相關答案。一般情況下,如果他人訂立虛假合同,損害他人或國家利益,則合同無效。如果以詐騙為目的簽訂合同,也將構成詐騙罪。這個時候,我們會根據詐騙的具體數額來判刑。如果您有其他法律問題,可以向律師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追究工傷事故怎么處理
2021-01-20股權出質意味著什么
2021-01-18商標所有權與使用權能分離嗎
2020-12-05免責聲明有法律效力嗎
2021-01-28電商平臺賣家欺騙消費者怎么賠償
2021-02-20公民應怎樣立遺囑,遺囑怎么寫
2021-03-03哪些情形下不適用繼續履行
2021-03-17房地產中介機構的設立必須具備哪些條件
2021-01-01經濟賠償金是什么
2021-01-24企業如何與員工約定競業限制條款:對象、范圍、期限、義務
2021-01-03勞動關系勞務關系賠償區別
2021-02-10勞動合同試用期的法律規定
2021-02-06保險賠完肇事者還賠嗎
2021-03-10如何挽救盜搶損失
2021-02-25購買保險時要注意哪些事項
2020-12-08異地事故保險怎樣理賠
2021-01-02人壽保險索賠需經過哪些步驟
2021-03-11事故理賠有“竅門”
2020-11-19非法轉讓土地獲取拆遷補償款如何處理
2021-03-16因修高鐵拆遷,安全距離應該是多少
2021-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