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可撤銷或可修改合同的類型。受害方行使撤銷權或變更權的可變更或可撤銷合同,是指債權人的撤銷權,即受騙、脅迫的一方和被嚴重誤解的一方,《民法通則》第五十九條規定:“一方當事人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修改或者撤銷下列民事行為:(一)行為人對行為內容有重大誤解的這顯然不公平。被撤銷的民事行為自行為發生之日起無效。“《合同法》第五十四條規定:“下列合同的一方當事人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一)因重大誤解訂立的;(二)訂立合同明顯不公平如果一方以欺詐、脅迫或者利用他人危險的手段使另一方違背其真實意思訂立合同,受害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解除合同。當事人要求變更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不得撤銷。“然而,被欺騙、脅迫和利用的一方的行為是無效的還是可撤銷的?民法通則規定它是無效的民事行為,而合同法規定它是可撤銷的民事行為,但損害國家利益的除外。債權人,即受害方,有權選擇公民身份證的有效性該行為可以繼續有效,也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機構變更或撤銷該民事行為而失效,這進一步體現了合同自由原則。與善意相對人訂立的可撤銷合同,是指在尚未生效的合同中,善意相對人在對方當事人認可之前行使撤銷權而形成的可撤銷合同。《合同法》規定:“善意相對人有權在合同未獲批準前解除合同。解除合同應當通知對方。”此時,善意方行使撤銷權,形成可撤銷合同。贈與人行使撤銷權形成的可撤銷合同。《合同法》第192條規定:“受贈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贈與人可以撤銷贈與:(一)嚴重侵害贈與人或者贈與人的近親屬;(二)不履行贈與人的扶養義務;(三)不履行贈與合同約定的義務。”在法律情形下,贈與人可以單方面行使撤銷權,使民事法律行為可以追溯消滅,當事人之間的權利義務可以恢復到未發生時的狀態。其目的是保護權利人即贈與人的合法權益,維護社會關系的穩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離婚損害賠償無過錯方如何舉證
2020-12-21什么人可以旁聽案件審理,什么人不能旁聽
2020-11-24治安處罰過的算累犯嗎
2021-02-06離婚給女方贍養費標準
2020-11-18入獄者是否喪失繼承權
2021-02-08土地糾紛派出所能管嗎
2021-01-01勞動合同關系保存期幾年
2021-01-13勞務外包的風險有哪些
2021-01-18企業違規讓員工提前復工怎么處理
2020-11-26保險合同成立的必要條件是什么
2021-01-09保險合同糾紛的訴訟時效是什么
2020-12-26保險公司不提供投保人簽名的保單承擔敗訴責任
2020-12-09肇事逃逸商業保險賠嗎
2020-12-25肇事送醫院后逃逸保險報嗎
2020-12-08哪些機動車保險中會有免賠率
2021-03-14財產保險公司保險條款和保險費率管理方式
2021-02-21超載多少保險拒賠
2021-03-02保險合同中有些條款經常被使用,您熟悉嗎?
2020-12-19國有林地承包經營有什么規定
2021-02-27土地轉包合法嗎
20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