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制定集體土地上房屋拆遷補償方案根據我國有關法律法規,集體土地征收補償方案由征收人制定。依法經批準后,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布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七條國家征收土地,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依照法定程序批準后公告實施。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申請征收土地的,應當對被征收土地的現狀進行調查和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并公布征收范圍、土地現狀、征收目的,被征收土地所在鄉(鎮)、村、村民小組范圍內的補償標準、安置方式和社會保障至少30天,聽取被征收農村集體意見和經濟組織及其成員的意見,村民委員會和其他有關方面。
被征收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多數認為征地補償安置方案不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組織聽證,修改征地補償安置方案根據法律法規的規定和聽證情況。被征收土地的所有人、使用人應當在公告規定的期限內,持房地產權證辦理補償登記。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組織有關部門計算落實有關費用,確保足額到位,并與被征收土地的所有人、使用人簽訂補償安置協議;確實難以達成協議的,申請征收土地,應當如實說明。有關前期工作完成后,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申請征地。
2。征地補償協議包括哪些內容?合同的主要條款應該明確。許多沒有土地的人第一次經歷土地征用。他們對如何約定合同的細節沒有經驗,經常簽訂的合同內容也不明確,給以后的履行過程帶來麻煩。征地補償協議中更重要的內容必須明確如下:
(1)補償總額和各種補償內容的具體細節。如果出現廠房租賃情況,各種補償內容的具體細節就顯得尤為重要,這涉及到雙方今后確定拆遷補償的份額;
(2)補償的支付時間和支付方式;(三)簽訂補充協議的,賠償協議的內容必須合法,不得與主合同條款相抵觸;主合同發生重大變更的,必須明確約定以賠償協議為準;
(四)違約責任。一般來說,征地人約定的補償條件,特別是合同條款中執行的補償條件,基本可以實現,但一切都是以防萬一。在簽訂合同時,我們還應做好可能發生的“萬一”的準備,即明確規定違約責任。從另一個角度看,我們也應該從合同條款的角度來監督,促進今早合同的執行。
以上知識是對相關法律問題的解答。根據我國有關法律,集體土地征收補償方案由征收人制定,并經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批準。如果您需要法律幫助,歡迎您到律霸進行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男方出軌離婚財產分割標準是怎樣的
2020-11-11離婚后 夫妻債務應共同償還
2021-01-26抵押物變現后怎么提存
2020-11-15討債時怎樣對付失聯的債務人
2020-11-13商場顧客摔傷誰負責
2020-11-18勞動關系轉移協議
2021-01-09違反試用期約定如何賠償
2021-03-17出租人拒絕維修水管,該怎么辦
2020-12-15交通意外險何時不理賠
2021-02-27法律對保險人責任免除條款是如何規定的
2021-03-23為籌保險款母親跳樓救子可行嗎
2021-01-08投保意外險必須注意什么
2021-03-11觸發保險公司免責條款會怎么樣
2020-12-25保險公司保護被保險人利益的問題有哪些
2021-01-15建設用地使用權流轉的,該土地上的建筑物等是否一并處分
2020-12-14誰有權分割公房的拆遷補償款
2020-11-25拆遷房怎樣辦理房產證
2020-11-27拆遷委托協議書如何寫
2020-12-24農村土地承包、轉包、轉讓、出租、繼承、征地補償費問答
2020-12-20拆遷安置補償費什么時候發放
20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