簽了協議卻拿不到拆遷補償金,村民不搬出去是不是釘子戶?
拆遷補償協議簽訂后,如果他們得不到拆遷補償,他們不搬出去的不是釘子戶,而是合法的維權行為。有關法律、法規《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第二十五條房屋征收部門和被征收人應當按照條例的規定,討論補償方式、補償金額和支付期限,用于產權交易的場所和面積、搬遷費、臨時安置費或周轉房、停產停業造成的損失、搬遷期限和過渡方式、過渡期。賠償協議訂立后,一方當事人不履行賠償協議約定的義務的,另一方當事人可以依法提起訴訟。第二十六條房屋征收部門未在征收補償方案規定的期限內與被征收人達成補償協議,或者被征收房屋所有人不明確的,房屋征收部門應當依照本條例的規定,報作出房屋征收決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按照征收補償方案作出補償決定,該決定應在房屋征收范圍內,并將于日后公布。賠償決定應當公平,包括本條例第二十五條第一款規定的賠償協議的有關事項。被征收人對補償決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第二十七條實施房屋征收,應當先補償后搬遷。作出房屋征收決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對被征收人給予補償后,被征收人應當在補償協議或者補償決定規定的搬遷期限內完成搬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違反規定,以暴力、威脅或者中斷供水、供熱、供氣、供電、道路交通等非法手段強迫被征收人遷移。禁止施工單位參加搬遷活動。違法建筑拆遷能否得到補償?
一般來說,違法建筑的拆遷不需要補償,但在某些情況下,拆遷人可以得到相關補償。屬于具有土地使用權的違法建筑的,拆遷人應當對拆遷過程中因拆遷造成的土地使用權損害給予適當補償。以出讓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權,違法建筑者已繳納土地出讓金,但未達到出讓期限的,拆遷人還應當賠償被拆遷人造成的土地使用收入損失。以劃撥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權的,拆遷人不得對使用該土地的違法建筑者給予補償。
2。違法建筑中的財產可以獨立于違法建筑而存在,違法建筑是違法建筑者的合法財產,應當依法予以保護。在拆遷過程中,拆遷人應當首先提醒被拆遷人,拆除并保護個人財產。如果拆遷人對違法建筑內的財產不采取任何保護措施,造成被拆遷人財產損失的,被拆遷人可以要求相應的賠償。拆遷過程中,因拆遷程序和手段違法,拆遷人應當依法賠償損失。被拆遷人的利益受到損害的,可以提出賠償要求。上述知識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的回答。如果被拆遷人在簽訂拆遷補償協議后沒有得到拆遷補償,被拆遷人不搬遷的不是釘子戶,而是合法的維權行為。歡迎需要法律幫助的讀者到律霸進行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人身損害鑒定標準
2021-02-05商標近似判斷原則有哪些
2021-02-04耕地是否可以簽訂租賃合同
2020-12-22房屋預售應有哪些步驟
2021-03-12如何繞開二手房中介陷阱
2020-11-08勞動合同可以代簽嗎
2020-11-17公司合并需要重新簽合同嗎
2021-02-15勞務合同的定義是什么
2021-01-29企業停產放假經濟補償金標準
2020-12-02交通事故之后如何向保險公司索賠
2021-03-17團體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合同條款
2021-03-24在保險公司不干了,對以后有影響嗎
2021-02-11單位保險要交多少年
2020-11-17車子被砸保險公司可以不理賠嗎
2020-12-25雙親死亡土地承包經營權歸誰
2020-12-04上海有房無戶拆遷戶如何安置
2020-12-25拆遷房是否有房產證,買拆遷房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2-25拆遷房屋沒得到安置怎么辦
2020-12-02農村宅基地征收補償和城市房屋拆遷有哪些不同
2021-01-14由于婚姻與繼承關系引起的拆遷糾紛該怎么處理
2021-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