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拆遷補償訴訟是房屋拆遷當事人認為行政機關的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的行為,依照行政訴訟法的規定向人民法院起訴,由人民法院審理和解決房屋拆遷糾紛案件,由拆遷當事人和其他拆遷參與人參加,解決這些活動產生的法律關系的總和。以上對拆遷行政訴訟的界定包括以下幾個要素:
首先,拆遷行政訴訟的原告是拆遷人或者被拆遷人以及其他與拆遷活動有利害關系的人員或者組織,被告是拆遷管理部門部門是國家特定的行政機關,這也是行政訴訟主體的特殊性。第二,行政訴訟的客體是行政機關的具體行政行為。第三,拆遷行政訴訟是當事人或當事人認為拆遷行政機關侵犯了其合法權益而提起的。這里的關鍵是要相信有侵權,而不是侵權。是否侵權是訴訟中需要解決的問題。起訴時,只要原告主觀上認為可以。第四,拆遷糾紛行政訴訟與行政裁決的區別在于其“司法性”,它是一種司法活動,必須在國家司法機關的指導下進行。
1。拆遷人與被拆遷人、承租人未就拆遷安置補償達成協議的,將形成糾紛。
2。拆遷人與被拆遷人、承租人達成拆遷補償安置協議后,被拆遷人、承租人在搬遷期間拒絕搬遷,發生糾紛。(1) 行政裁決:根據當事人的申請,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屋拆遷行政主管部門作出裁決。房屋拆遷行政主管部門是被拆遷人的,由同級人民政府決定。裁定的內容應當包括補償方式和數額、安置房的面積和位置、搬遷期限、過渡方式和搬遷期限等,裁定應當自收到申請之日起30日內作出。(2) 依法起訴:當事人對裁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裁定之日起限期內向作出裁定的同級房屋拆遷管理部門人民政府申請行政復議。也可以在接到裁定之日起三個月內向人民法院起訴。(3) 強制拆遷:被拆遷人或者承租人拒絕執行房屋拆遷行政主管部門的裁定,在裁定規定的搬遷期限內不搬遷的,可以依法實施強制拆遷,由房屋所在地的市、縣人民政府責令有關部門執行,或者由房屋拆遷行政主管部門申請人民法院執行。
當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有兩種情形:一是拆遷補償安置協議簽訂后,被拆遷人或者房屋承租人在搬遷期限內拒不搬遷的,拆遷人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搬遷期滿后。二是拆遷人與被拆遷人達成協議后,拆遷雙方沒有仲裁協議的,如果一方或者雙方都回來了,另一方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當然,在拆遷補償安置協議簽訂后,被拆遷人或者房屋承租人在拆遷期限內拒不搬遷的,拆遷人可以依法向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或者拆遷當事人在拆遷補償安置協議中達成仲裁協議的,一方當事人撤回,另一方當事人可以依法向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仲裁裁決一經作出,即具有法律效力。一方當事人不履行裁決內容的,另一方當事人可以依照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申請法院強制執行。
看完本文的內容,很明顯這也是目前一門重要的法律知識。如果您有任何其他問題,歡迎您咨詢法律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事故責任與非醫療事故責任有什么區別
2021-03-14老人沒駕照上路怎么處理
2021-02-28實習生可以解除實習協議嗎
2021-01-27論商業誹謗行為及其民事法律制裁
2020-11-19男方在女方孕期提離婚會凈身出戶嗎
2021-02-19撤銷仲裁裁決由哪個法院管轄
2021-01-17法律規定擔保合同簽訂流程是什么樣的
2020-12-17購房有什么可能會遇見的陷阱
2021-03-18夫妻離異后房產出售要交哪些稅
2020-12-03正式合同和勞務合同有什么區別
2020-12-30人身意外險能否賠償醫療事故
2021-03-24哪些情況產品質量責任險不負保險責任
2020-12-01產品質量責任保險承保哪些責任?
2020-12-04人身保險投保方擁有怎樣的權利
2021-01-28人身保險合同法律上有什么規定
2020-11-09保險合同成立就生效嗎
2021-01-07保險違約如何去防范
2020-12-25什么保險可以重復理賠
2020-12-08誰可以解除保險合同
2021-03-13旅游保險是怎么一回事,旅游保險究竟包括哪幾種
2021-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