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征地補償如何分配(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八條規定可以分配的征地補償范圍,《國務院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第二十六條、《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四十二條規定,集體土地征收補償包括:土地補償和安置補償。此外,還包括農民的社會保障費用他們被征用了。
“地上附著物和苗木補償”屬于地上附著物和苗木的所有者,集體成員之間不存在分配問題。如果村組非法扣押附著物和苗木所有者賠償金,受害村民可以提起民事訴訟。“安置補助”用于安置失地農民的生產生活。安置人員需要由農村集體組織安置的,交集體經濟組織管理使用。由其他單位安置的,應當向安置單位支付安置補助金,未經統一安置的安置補償金應當支付給被安置人或者經被安置人同意用于支付保險費用。實踐中,部分土地被征用后,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一般通過調整承包地的方式對失去土地的村民進行安置,安置補助屬于集體管理。“土地補償費”是對被征收土地價值的補償,但土地補償費的補償標準是合法的,絕對不是被征收土地的市場價值。這是我國土地補償糾紛的主要來源,當然也是立法的缺陷。既然“土地補償費”是對被征收土地“價值”的補償,自然屬于土地所有人,屬于村農民集體成員。因此,可以在集體成員之間分配。在實踐中,土地補償費糾紛主要是指因分配土地補償費而產生的糾紛。值得注意的是,《物權法》第四十二條第二款另有一項規定,即“安排被征地農民的社會保障費用”,以保障被征地農民的生活。雖然這一規定在實踐中尚未得到落實,但從立法的角度為被征地農民的生存保障提供了法律依據。如上所述,《物權法》第五十九條規定“農民集體所有的不動產、動產屬于集體成員”,這種“集體成員集體所有制”的形式,不是傳統民法上的共同所有制,但是社會主義公有制的形式。集體所有成員,不論年齡、性別、國籍和居住年限,都有平等的權利擁有、使用、受益和處置集體財產。因此,所有具有集體成員資格的人都有平等分享土地補償費的權利,這是土地補償分配的一般原則。同時,村委會和村民小組在確定土地補償分配方案時,必須堅持民主協商原則和合法原則。村民自治必須是大多數村民的意志,而不是少數民族的意志,這種意志不能違反法律的強制性規定。也就是說,村集體組織作出決定時,必須按照《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第十七條規定的程序,提請村民委員會會議討論。他們無權擅自作出決定。村民會議的決定必須符合法律規定,不得與憲法、法律、法規和國家政策相抵觸,不得侵犯村民的人身權利和民主權利。這在《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第二十條中有明確規定。
,它如何屬于集體經濟組織的成員?如何界定會員資格?這在理論界還沒有定論,在立法上也沒有相應的規定。此外,我國戶籍管理不統一、不規范,少數人以獲取不正當利益為目的辦理虛假戶口。因此,在實踐中如何正確界定農民集體成員的資格是一個非常棘手的問題。這是個難題。在實踐中,我院結合具體案例,總結出農民集體成員資格的認定條件,一般應符合以下條件:1)具有該村組的農村戶籍(在確定土地補償費分配方案時),其入戶真實合法,不包括假戶籍、干戶籍和以不正當手段非法入戶;2) 在村組集體范圍內有合法住所,取得集體登記,與其他村民平等地履行了村民義務。同時符合上述條件的,認定為集體成員。上述知識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的解答。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征地補償一般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全體成員決議分配,對苗木的補助應屬于苗木所有者。歡迎需要法律幫助的讀者到律霸進行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2020年新土地管理法中區片綜合地價是指什么
2021-02-23租戶拒交物業費如何處理
2021-03-22對于實習期員工口頭辭退可以嗎
2021-01-05國家賠償案件的收費標準
2020-12-23別除權的基礎權利是什么
2021-03-23懷孕死刑犯怎么處理
2021-01-19質疑產品質量誰舉證
2021-01-22立遺囑有五大形式五項內容
2020-12-11行政處罰的種類有哪些
2021-03-20吃霸王餐構成什么罪
2020-12-15貪污罪與挪用公款、挪用資金罪之異同
2021-02-12檢察院受理土地糾紛嗎
2021-01-12集資房與經濟適用房的區別
2020-11-28勞動合同到期,單位不續簽勞動合同要如何補償
2020-11-15怎么確認勞動關系
2021-01-10聘用的臨時工是否存在勞動關系
2021-01-25試用不合格單位怎么證明
2021-03-19保險合同解除后已付保險金是否應全額返還
2020-11-26關于取消國際貨運代理企業名稱變更審批規定的通知內容是什么
2021-01-12轉包的土地是否合法如何判定
2020-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