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遷補償不公如何申請行政訴訟。檢察官應當自知道具體行政行為之日起六個月內起訴。
2。評審和驗收。人民法院應當自收到申訴之日起七日內立案或者裁定不予受理。三。回復。人民法院應當自立案之日起五日內將起訴書副本送交被告;被告應當自收到起訴書副本之日起十日內,向人民法院提交與具體行政行為有關的材料和答辯狀;人民法院應當自收到訴狀之日起五日內,將訴狀副本送交原告。
4。宣讀開庭順序——法庭調查——法庭辯論——審議。
5。
6。上訴。不服第一審判決的,應當在收到判決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7。
8。判決或裁決。依法應當變更判決、裁定,撤銷全部裁定,維持原判決、裁定,發回重審。
9。上訴。結合房屋拆遷過程,拆遷人可以提起行政訴訟的具體行為有:(1)具有具體行政行為內容的拆遷通知書應當詳細分析拆遷通知書的可訴性。如果拆遷公告只是政府的區域性建設決定,無論在形式上還是內容上,都只能歸為抽象行政行為范疇,而不具有可訴性。但是,拆遷通知中有特定對象的補償安置標準、搬遷方式和一些限制性強制措施,被拆遷人認為通知內容不符合法律規定的,可以提起行政訴訟,人民法院應當受理。(2) 市、縣級人民政府責令有關部門實施強制拆遷,屬于政府職權范圍,是一種具體的行政行為。被拆遷人對強制拆遷不服或者認為強制拆遷侵犯其合法權益的,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3) 拆遷人、被拆遷人、承租人對拆遷補償安置協議不一致的,由房屋拆遷行政主管部門根據當事人的申請作出決定。當事人對裁定不服的,應當自裁定送達之日起三個月內向人民法院起訴。
在行政訴訟階段,還有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根據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房屋拆遷管理部門對本行政區域內的城市房屋拆遷工作進行監督管理,包括房屋拆遷許可證的審核、發放和補償申請的裁定以及因雙方未能達成的安置協議。這樣一來,排除了區、鎮、鄉人民政府的行政職權,但實際上,區、鎮、鄉人民政府的行政主管部門卻不可能發放拆遷許可證。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十一條的規定,行政機關未經法律、法規、規章的授權,授權其內部機構和派出機構執行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行政行為不服提起訴訟的,行政機關為被告。因此,區、鎮、鄉人民政府拆遷行政主管部門核發拆遷許可證的,應當視為縣級人民政府拆遷主管部門的委托,而縣級拆遷主管部門可以作為被告提起行政訴訟。
編輯律師網提醒您,拆遷過程中提起行政訴訟,必須有充分的證據。沒有證據,就不能保證拆遷官司能打贏官司。如果您對拆遷補償還有法律問題,或者有類似事件,可以在網上咨詢我們的律師。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雇傭關系傷殘賠償標準是多少
2020-11-25軍人結婚上哪申請
2021-02-01構成商標的文字應達到什么要求
2021-01-07財產被保全我們怎么知道
2021-03-12被煙花爆竹炸傷怎么賠償
2021-02-08協議結婚有法律效力嗎
2021-02-21出國留學生怎樣結婚
2020-12-15離婚案是簡易程序還是普通程序
2021-01-18商業銀行可以不經營辦理國內外結算業務嗎
2021-03-16房屋產權辦理手續是怎樣的
2021-02-10勞動合同常識
2021-03-05暑期工7天試用期無工資合法嗎
2021-02-06實習期可以直接離職嗎
2021-03-06如何處理保險合同無效產生的后果
2021-01-20保險合同可以變更嗎
2021-02-05領失業金還在工作合法嗎
2021-01-21汽車改裝保險杠違法嗎
2021-02-22以房養老保險方式是不是合法的
2021-02-03快速理賠需要報警嗎
2020-11-30保險合同無效有什么原因和后果
2021-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