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住房和宅基地能否買賣?相關法律規定有哪些?
I.農村住房和宅基地能否買賣?可以說,在農村房屋買賣中,很大一部分糾紛是由農村房屋和宅基地買賣合同無效引起的。根據《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三條規定,“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使用權不得轉讓、轉讓、出租用于非農建設”,一戶農村村民只能申請一塊宅基地。因為宅基地使用權是村民根據身份免費取得的,與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掛鉤。宅基地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社會福利和社會保障功能。因此,農村宅基地可以在本村村民之間出售,出售給非村民的宅基地無效。農村房屋、宅基地買賣合同無效如何處理?受房價等原因影響,總有人無視法律規定,暗中交易,擅自與他人簽訂購房合同購買宅基地使用權。表面上看,購房者占了很大的便宜,但由于買賣合同無效,農村宅基地房屋的買賣不受法律保護。因此,一旦發生糾紛,就會要求他們退房,造成一定的經濟損失,這就意味著他們啞口無言地吃黃連。因此,建議想購買農村宅基地房屋的市民要慎重考慮。二是相關法律法規有哪些?
1。宅基地只能在村集體流轉。根據《土地管理法》,宅基地不是不動產,而是使用權,所有權屬于村集體。宅基地既不能交易,也不能繼承,但可以在村集體流轉。經土地管理部門依法批準后,頒發證書。
2。不管是什么原因,戶籍一旦轉移,就失去了宅基地的繼承權,也買不回來。它只能眼睜睜地看著“祖屋”成為村里的集體資產。由于農村戶籍與土地的對應關系,有的人不愿意“農轉非”,甚至有的公務員嘗試“農轉非”,但畢竟很少,“進城”是大勢所趨。因此,從具體家庭的角度來看,如果相關法律法規不變,宅基地必然會失去。根據《物權法》第152條規定,宅基地使用權人有權占用和使用集體所有的土地,有權使用該土地建造房屋及附屬設施。宅基地使用權的取得、行使和轉讓,適用土地管理法和國家有關規定。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劃撥給農民的土地,用來建造房屋和小庭院,滿足農民的生活需要。用于建房、輔房(廚房、倉庫、衛生間)、庭院、沼氣池、畜舍、柴火堆放等,農民只有使用權,不得非法買賣、出租、轉讓。農民對宅基地上附著物享有所有權,有買賣租賃權,不受他人侵害。房屋出售或者出租后,宅基地使用權將轉讓給受讓人或者承租人,但宅基地的所有權始終歸集體所有。房屋出售、出租后申請宅基地不予批準。農民建設房屋和小庭院的用地不得超過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的標準。
以上內容都是關于“農村住房和宅基地可以出售”和“相關法律法規是什么”的回答。如果您對此仍然感到困惑,或者您有任何相關的法律問題需要回答,歡迎您訪問律師網供進一步磋商。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2020工傷鑒定標準和賠償辦法是什么
2020-12-09質權實現后的價款如何處理
2021-02-17撞人撞斷腿了是刑事責任嗎
2021-01-15未婚生子會被罰款嗎
2021-01-07離婚后能要回酒席錢嗎
2020-12-22女方爭取撫養權的有利條件需要哪些
2021-01-17合同生效前要約可不可以撤回
2020-12-17醫療費中醫保部分能否提起訴訟
2020-11-09九歲在學校被同學砸成輕傷學校有責任嗎
2021-03-03土地糾紛找民政嗎
2021-02-21侵犯承包經營權糾紛案件是否必經行政確權前置程序
2021-01-11勞動仲裁中怎樣確定補償
2021-02-12給父母買保險要注意什么問題
2021-02-18人壽保險具體包括哪些類型
2021-01-13被保險人交通肇事逃逸保險公司是否需要賠償
2020-12-25保險合同糾紛探析
2021-01-06交強險實施后車賠付要如何去計算呢
2020-12-17承包合同什么時候生效呢
2020-11-29土地流轉給個人可以嗎
2021-01-02不是在宅基地上建的房子,拆遷時能得到補償嗎
20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