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2007年度應納稅所得額為-500萬元,以前年度無應彌補虧損。適用的企業所得稅稅率為33%。本公司判斷在未來補償期內能夠取得足夠的應納稅所得額,以抵銷遞延所得稅資產的收益。2007年末,應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借方:遞延所得稅資產1650000(5000000×33%)
貸方:所得稅費用1650000。(1) 《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填寫企業所得稅月(季)度預繳納稅申報表的通知》(國稅函[2008]635號)規定,月(季)度預繳所得稅的預繳期限以其能彌補以前年度虧損的實際金額為準。2008年前兩季度,公司共實現應納稅所得額100萬元,預繳企業所得稅25萬元(100×25%),未彌補虧損。2008年第三季度,應納稅所得額為150萬元。此時,三季度實現的應納稅所得額50萬元(150-100元)應用于彌補2007年的虧損。由于本公司2008年適用的企業所得稅稅率為25%,與2007年不同,根據《企業會計準則第18號--所得稅》的規定,如果適用稅率發生變化,已確認的遞延所得稅資產和遞延所得稅負債應當重新計量,但除遞延所得稅資產和遞延所得稅負債外,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的交易或事項除外,影響金額計入當期所得稅費用。調整2007年確認的遞延所得稅資產:借方:所得稅費用40萬(5000000×33%-5000000×25%)
貸方:遞延所得稅資產40萬彌補2007年的虧損,沖減已確認的遞延所得稅資產:借方:所得稅費用12.5萬(5000000×25%)抵免:遞延所得稅資產12.5萬元(2)2008年第四季度累計收入預計實現應納稅所得額300萬元,虧損由第四季度實現應納稅所得額150萬元(300-150元)彌補。為彌補2007年度虧損,沖減已確認的遞延所得稅資產:借方:所得稅費用37.5萬元(1500000×25%)
貸方:遞延所得稅資產37.5萬元(3)2008年度決算支付納稅調整后的應納稅所得額310萬元,稅務機關退還一、二季度預繳的企業所得稅,實際允許彌補2007年虧損。期末結算退稅及增加10萬元(310-300元)對應的應納稅所得額為110萬元(100+10),應彌補2007年度的虧損,并抵減已確認的遞延所得稅資產:
借方:所得稅費用275000元(1100000×25%)
貸方:遞延所得稅資產27.5萬
如果多繳的企業所得稅不退,但稅務機關和企業在達成協議抵扣下一年度應納稅額時達到余額,則預繳稅款的100萬元應納稅所得額不彌補虧損。因此,對不能抵扣和確認的遞延所得稅資產,只能對納稅增加的10萬元應納稅所得額進行會計處理。抵銷下一年度應納稅額或彌補虧損后確認的遞延所得稅資產的會計處理。
(4)2008年12月31日,本公司對遞延所得稅資產賬面進行了復核,確定未來能夠取得足夠的應納稅所得額,以抵銷遞延所得稅資產的收益。(1) 2009年一季度應納稅所得額為-50萬元。企業所得稅按納稅年度計算,納稅年度為公歷1月1日至12月31日。企業在納稅年度中期開業的,以實際經營期為納稅年度。因此,提前還款期的損益不能確定年末損益,提前還款期的損失不能確認為遞延所得稅資產。2009年應納稅所得額-95萬元。(2) 2009年12月31日,本公司對遞延所得稅資產賬面進行了復核,認定未來無法取得足夠的應納稅所得額抵銷遞延所得稅資產的收益。此時,應減記遞延所得稅資產的賬面價值:
借方:所得稅費用475000(1650000-400000-125000-375000-275000)
貸方:遞延所得稅資產475000
4。(1) 2010年一季度,經營形勢好轉,應納稅所得額100萬元。經復核,企業在未來的補償期內能夠取得足夠的應納稅所得額以抵銷遞延所得稅資產的收益。此時,2009年減記遞延所得稅資產的賬面價值應當轉回:借方:遞延所得稅資產475000,貸方:所得稅費用475000,以彌補2007年的虧損,抵銷已確認的遞延所得稅資產:借方:所得稅費用25萬元(1000000×25%)
貸方:遞延所得稅資產25萬元(2)2010年第二季度累計實現應納稅所得額280萬元。
第二季度實現的應納稅所得額為180萬元(280-100元),首先彌補2007年未彌補的虧損90萬元(500-310-100元),并抵減已確認的遞延所得稅資產:
借方:所得稅費用22.5萬元(90萬×25%)
貸方:遞延所得稅資產22.5萬元,然后用剩下的90萬元(180-90元)彌補2009年的虧損。由于2009年未確認與其相關的遞延所得稅資產,因此無需進行會計處理。彌補后,2009年仍有5萬元(95-90元)虧損,本文不予解釋。這里有一個值得注意的問題。在會計實務中,部分會計人員因2009年虧損95萬元未確認相關遞延所得稅資產,故在彌補前確認為遞延所得稅資產。即:
(1)確認2009年度遞延所得稅資產:
借入:遞延所得稅資產237500(950000×25%)
貸記:所得稅費用237500(950000×25%)
(2)彌補2009年度虧損,沖減確認的遞延所得稅資產:
借入:225000(90萬×25%)的所得稅費用
抵免:22.5萬
事實上,這種處理是不必要的。根據《企業會計準則第18號--所得稅》的有關規定,企業虧損應當用以后年度的應納稅所得額彌補。可抵扣暫時性差異滿足確認條件(即未來有足夠的應納稅所得額予以彌補)的,在當期確認相關遞延所得稅資產。不符合確認條件的損失,本期不確認為其相關遞延所得稅資產,以后期間彌補時不需要重新確認為其相關遞延所得稅資產,可以直接彌補。以上是小編為您整理的相關知識。相信通過以上的知識你已經有了一個大致的了解。如果您仍然遇到任何更復雜的法律問題,歡迎您登錄律師網律師在線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屋出租后,房東能否隨意帶人看房
2021-01-30刑事案件二審庭審流程是什么
2020-12-23公司注冊資金認繳時間是多久
2021-02-12沒有約定還款期限的債務訴訟時效是多久
2021-03-21訴訟離婚一方不同意怎么辦
2021-03-14離婚起訴書要提交幾份
2021-02-17撫恤金就是工亡賠償嗎
2020-11-15商業銀行承擔責任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10自建房申請書怎么寫
2021-02-08應該如何挑選房屋中介
2020-11-26口頭變更勞動合同未達成一致怎么辦
2021-01-17保險索賠時間不可過長
2021-01-07人身保險合同的形式有哪些
2020-11-21附贈人身保險合同的法律分析(四)
2021-01-10投保人解除人身保險合同返還保險費案
2021-03-12張某訴某公司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1-03-16勞動局的保險認證什么時間結束
2021-01-19司機在交通事故后逃逸保險公司是否應理賠?
2020-11-19失業保險基金是專款專用嗎
2021-01-10汽車改裝線路自燃保險公司進行賠償嗎
20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