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權法司法解釋一是如何規定的?
期待已久的《物權法司法解釋一》于2016年2月23日公布,2016年3月1日實施。《物權法》第一部司法解釋對不動產登記與物權確認、通知登記效力的認定、特殊動產轉讓中“善意第三人”的規定等爭議作出了詳細的解釋和規定,人民法院、仲裁委員會的具有物權變動效力的法律文書的范圍。《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中華人民共和國(一)》已由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2015年12月10日第1670次會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16年3月10日起,最高人民法院發布了《關于適用人民法院物權法若干問題的解釋》,自1月1日起施行。最高人民法院為正確審理財產糾紛案件,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有關規定,結合民事審判實踐,制定本解釋。第一條因不動產權屬和作為不動產登記依據的買賣、贈與、抵押等發生糾紛的,依法受理當事人提起民事訴訟。當事人在行政訴訟中申請解決上述民事糾紛,但人民法院同時審理的除外。第二條當事人有證據證明不動產登記簿記載與物權狀況不符,是不動產物權的物權人,請求確認其享有物權的,應當予以支持。第三條因物權法第十九條第二款規定的原因,異議登記無效后,當事人提起民事訴訟請求確認財產所有權的,應當依法受理。異議登記無效不影響人民法院對本案的實體審理。第四條未經預告登記的債權人同意,轉讓不動產所有權或者設定建設用地使用權、地役權、抵押權等其他不動產權利的,依照本法第二十條第一款的規定確定生物權的效力財產法。第五條不動產買賣協議被認定無效、撤銷、終止或者登記債權人提前放棄債權的,視為物權法第二十條第二款所稱債權消滅。第六條轉讓人轉讓船舶、航空器、機動車等所有權,受讓人雖未登記,但已支付對價并取得占有的,轉讓人的債權人主張是物權法第二十四條所稱的“善意第三人”,除法律另有規定外,不予支持。第七條人民法院和仲裁委員會對依法發生效力的共有不動產或者動產分割,改變原物權關系作出的判決、裁定、調解書,以及仲裁委員會作出的拍賣交易裁定、債權裁定人民法院在執行程序中,應當認定為導致物權法第二十八條所稱物權的設立、變更和終止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委員會的法律文書予以轉移或者銷毀。第八條物權人依照《物權法》第二十八條至第三十條的規定享有物權,但尚未辦理動產交付或者不動產登記的,應當依照《物權法》第三十四條至第三十七條的規定支持其物權請求保護。第九條因繼承、遺贈等原因,共有份額的權利主體發生變化時,其他共有人主張優先購買共有份額的,不予支持,但雙方另有約定的除外。第十條《物權法》第一百零一條所稱“同等條件”,應當綜合普通股轉讓價格、價格履行方式、期限等因素確定。第十一條股份共有人之間有約定的,優先購買權的行使期限按照約定辦理;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根據下列情況確定:
(1)轉讓人向其他共有人發出的具有相同條件的通知中規定了行權期限的,以行權期限為準;
(2)通知中未規定行權期限的,或者規定的期限自通知送達之日起不足15日的,為15日;轉讓人未通知的,自其他共有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最終確定的相同條件之日起15日;轉讓人未通知的,為15日不能確定其他共有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的相同條件的,應當自股份所有權轉移之日起六個月內確定。第十二條股份共有人將其股份轉讓給共有人以外的人,其他股份共有人依照法律和司法解釋的規定,在同等條件下要求購買股份的,應當予以支持。其他股份共有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支持:(一)在本解釋第十一條規定的期限內未主張優先購買的,或者主張優先購買的,但他們要求作出實質性改變,如降低轉讓價格、增加轉讓人負擔等;(2)以其優先購買權受到侵害為由,僅要求解除普通股轉讓合同或認定合同無效。第十三條共有人之間按照《物權法》第一百零一條的規定轉讓份額,其他共有人按照份額要求優先購買的,不予支持,但份額共有人之間另有約定的除外。第十四條兩個以上共有人主張優先購買權,協商不成的,請求按照轉讓時各自的股份比例行使優先購買權的,應當予以支持。第十五條受讓人轉讓不動產或者動產,不知道轉讓人沒有分權行為,沒有重大過失的,視為善意。真正的債權人主張受讓人不構成善意的,應當承擔舉證責任。第十六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視為不動產受讓人知道轉讓人沒有分權:(一)登記簿上有有效異議登記;(二)通知登記有效期內,未經通知登記權利人同意的;(3)登記簿記載了司法、行政機關依法對不動產權利作出的裁定、查封決定或者其他形式的限制;(4)受讓人知道登記簿記載的權利主體登記錯誤;
(5)受讓人知道他人合法享有不動產權利。不動產權利人有證據證明不動產受讓人應當知道轉讓人無權處分的,應當認定受讓人有重大過失。第十七條受讓人轉讓動產時,交易的對象、地點、時間不符合交易習慣的,視為有重大過失。第十八條《物權法》第一百零六條第一款第一項所稱受讓人轉讓不動產或者動產時,是指不動產轉讓登記或者動產交付依法完成的時間。當事人按照《物權法》第二十五條規定的方式交付動產的,動產轉讓法律行為生效的時間為動產交付的時間;當事人按照《物權法》第二十六條規定的方式交付動產的,動產轉讓協議生效的時間為動產交付的時間讓與人和受讓人對轉讓和返還原物的權利生效的時間是動產交付的時間。
如果法律對遺產有其他規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職工與用人單位發生糾紛怎么處理
2020-12-16在公司上班得了肺炎怎么辦
2021-01-28涉外離婚判決書什么時候生效
2021-01-07審議中的民法典跟原來的婚姻法比,修改了哪些
2021-03-17定金是合同額度的多少
2021-03-12有限合伙繳付出資有什么規定
2021-02-05哺乳期離婚撫養費如何計算
2021-01-11網簽的房屋可以保全嗎
2020-12-20離婚訴訟的十大誤區
2021-03-14老人去世后房產繼承交稅嗎
2021-02-06買的安置房現在房產證下來對方不配合過戶怎么辦
2021-02-14為什么集資房要全款
2020-12-23投保人主的需明消費存在什么問你題呢
2021-01-05壽險理賠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項
2021-01-22可以構成保險人解除保險合同的條件是什么
2021-01-18保險合同中間人與保險合同輔助人的區別是什么
2020-12-29提單責任險保險合同糾紛的法律問題初探
2021-01-27如何避免理賠糾紛受損
2020-11-27出口產品責任保險概念
2021-03-24農村機動地承包合同范文
2021-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