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十六條:“公民可以依照本法規定立遺囑處分個人財產。”第二十條:“遺囑人可以撤銷或者變更遺囑。”第二十一條:遺囑繼承、遺贈有義務的,繼承人或者受贈人應當履行義務。無正當理由不履行義務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有關單位或者個人的請求,撤銷其受遺產的權利。具體方法是,老年人可以向子女明確表示,根據子女的表現訂立“秘密遺囑”,將財產留給一個或多個子女,并對遺囑進行公證。子女對老年人不好的,老年人可以隨時解除或者變更遺囑;子女不履行贍養義務的,老年人希望子女履行具體贍養義務或者其他伴隨義務的,老人可以委托遺產執行人或者有關單位請求人民法院撤銷子女的遺產收受權。這樣可以使子女贍養老人的積極性更多地受到經濟因素的激勵,不會導致父母將房屋過戶給子女后,老人因子女不孝而無房的情況。
繼承法第31條:“公民可以與受扶養人簽訂遺贈扶養協議。根據協議,贍養人承擔公民的生死義務,享有遺贈權。公民可以與集體所有制組織簽訂遺贈扶養協議。根據協議,集體所有制組織承擔公民的生死義務,享有遺贈權。”如果子女不履行贍養義務,老人“贍養子女養老”的愿望就無法實現。此時,老人可以與愿意照顧老人生活甚至養老院的看護人簽訂遺贈贍養協議。協議規定,照顧者應當承擔公民的生死義務。這位老人將在一百年后把財產權遺贈給看護人。看護人履行上述義務后,有權按照約定主張權利,即使不孝的子女將父母趕出家門并占用房屋,也不能取得房屋的產權。
當然,如果看護人或養老院不為老年人提供贍養,老年人可以隨時終止遺產贍養協議,使不履行贍養義務的看護人得不到財產,而老年人一般不需要補償照顧者支付的贍養費。這樣,就可以讓老人用“房地產”換取其他照顧者的支持和照顧,以免對老人束手無策。我國合同法第190條:“贈與可以附義務。贈與有義務的,受贈人應當按照約定履行義務。第一百九十二條受贈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贈與人可以撤銷贈與:(二)不履行對贈與人的扶養義務;(三)不履行贈與合同約定的義務。”
我國《合同法》規定的贈與撤銷權是老年人在捐贈房屋和房款時后悔的“救命稻草”。老年人在贈與前可以與子女約定贈與的附隨義務,子女不履行附隨義務的,可以撤銷贈與,要求返還贈與;即使贈與沒有附隨義務,受贈人子女不履行撫養義務的,根據法定撤銷贈與權,贈與也可以撤銷,贈與金可以向子女追繳。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一房二賣糾紛該怎么做
2020-12-27正規借條范本該怎么寫
2021-01-31超前點播是否違規呢
2020-12-31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如何確定管轄
2020-11-15連帶責任征信多久能消除
2020-12-31協商解除勞動合同協議書
2020-12-08空白擔保合同有效嗎
2021-02-23遺囑必須公證才生效嗎,遺囑公證生效后有效期是多久
2021-03-13常見的購房小誤區有哪些
2020-12-25關于開發商的“套路”購房者應如何應對
2021-01-03終止的勞動合同應保存多久
2021-01-20公司降職降薪需要重新簽訂勞動合同嗎
2021-02-13人壽保險公司可以經營健康保險業務嗎
2020-12-04<保險法>之財產保險部分學習摘要
2021-03-17解除保險合同時有哪些注意事項
2020-11-18兩歲小孩被撞輕傷住院四天保險公司一般陪多錢
2021-03-23航班延誤險得不到理賠怎么辦
2020-12-15如何快速獲得保險公司理賠
2020-11-23交通事故中對方摩托車沒有手續保險公司會賠對方車輛損失嗎
2021-01-03保險合同有哪些類別
2021-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