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向他人購買了房號,并按原合同支付了定金后,由于對方原因導致房屋無法交付,于是將房屋中介和出賣人起訴至法院要求交付房屋。近日,北京市昌平區人民法院對此案宣判。原告吳先生訴稱,他與游先生于2006年6月24日簽訂了《房屋預售合同》,約定被告將回龍觀小區房屋號轉讓給原告。合同簽訂后,原告按合同約定履行了義務,并向被告支付了房號款2萬元。現在被告拒絕履行合同。因此,原告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被告游先生繼續履行預售房屋買賣合同,交付原告吳先生在昌平區的房屋。被告游先生辯稱,他希望法院駁回原告的全部訴訟請求。原因是,雖然涉案房屋買賣合同名稱為預售,但實際上并非商品房買賣合同。原告的訴因是買賣合同糾紛,所以肯定不是商品房買賣合同。這是購買經濟適用房的排隊權。購買經濟適用房是要有資格的,原告才有資格,然后要排隊選買賣。原告現在只有排隊的權利。國家規定經濟適用房是國家保障性住房,禁止銷售。經濟適用房的銷售有嚴格的程序,現在雙方都沒有辦理這個程序。原告和被告簽訂的合同違反了法律的強制性規定。相關法律也禁止出售經濟適用房。禁止未取得房屋所有權登記證買賣房屋。這房子不能買賣。在簽訂合同時,雙方都要知道,這種行為是不合法的,是以合法的形式掩蓋違法目的,三方的責任是相同的。請求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被告的房屋中介公司辯稱,被告希望律師向原告說明此事。簽訂合同時,想買經濟適用房的是原告,但由于國家規定,不允許買賣經濟適用房。你說這是違法的。你能把房子還給原告嗎。被告也告訴了原告,但原告不同意。因為合同不合法,現在原告起訴要求履行合同,被告卻無法履行。
法院認定,2006年6月24日,原告吳先生(乙方)、被告游先生(甲方)與被告房屋中介公司(丙方)簽訂預售房屋買賣合同,約定甲方位于王家院胡同的房屋被拆除。經與乙方、丙方協商,回龍觀社區的預訂號已轉讓給乙方,根據合同約定,乙方應在合同簽訂之日向甲方支付2萬元(共計6萬元)作為購房款的一部分。按照乙方實際支付房屋款的原則,丙方應支付總服務費5000元以上。合同簽訂后,原告吳先生向被告游先生支付了2萬元購房費和8000元中介費給被告房屋中介公司。后來,被告游先生拒絕履行合同,將原告支付的2萬元購房費交給被告房屋中介公司。原告拒絕接受付款。并起訴至法院,要求兩被告繼續履行合同。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匿名舉報誣陷怎么處理
2020-12-12物業服務合同無效時有哪些后果
2020-11-19申請工傷后是否可以起訴侵權人
2021-01-11打官司怎樣請律師,委托律師打官司注意事項
2020-12-29強迫寫欠條如何取證
2021-01-25不給探視權有什么后果
2021-01-30追討贍養費可以申請先予執行嗎
2021-03-16能一次性給贍養費嗎
2020-11-29公民侵犯個人隱私怎么處理
2021-03-05民事調解不成怎么辦
2020-11-16自愿放棄房產聲明書具有法律效力嗎
2021-03-22什么是繼承法?
2021-01-14快退休可不可以辭退
2021-01-23房產中介能能否索要中介費
2020-12-29免責條款有何用
2021-03-13在外地工作發生工傷有哪個仲裁管轄
2021-02-04意外險國家規定最高賠付多少
2021-01-01國外飛機延誤賠償是怎么樣的
2021-03-09設立外資保險公司的條件有哪些
2021-01-30肇事送醫院后逃逸保險報嗎
20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