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3年4月18日,業主尹某與開發商簽訂商品房買賣合同,約定業主尹某在開發商開發的小區購買一套商品房。商品房建筑面積86.03平方米,單價6.204.59元/平方米,總價533.781元。根據合同約定,開發商作為出賣人,應當在商品房交付后180日內,將出賣人需要提供的信息上報當地房地產管理部門。因開發商責任,業主未能在規定期限內取得房地產權證的,業主可以選擇退房。開發商應當自業主要求退房之日起10日內將業主已付的房價退還業主,并按已付房價的0.5%賠償買方損失。簽約當天,尹先生一次性向開發商支付了53.8萬元,開發商將房屋交付給尹先生。此后,尹某一直沒有取得房屋所有權證和土地使用證。尹某多次到開發商處催辦兩證,但均以失敗告終。無奈之下,尹某于4月18日向法院起訴開發商,要求被告協助辦理兩證并支付違約金。第二,業主能否要求支付違約金構成違約。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六十條的規定,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充分履行義務。
法院認為:被告于2013年4月將商品房交付原告后,未按約定積極協助原告辦理兩證,未在商品房交付使用后180日內向當地房地產管理部門報送出賣人應當提供的資料,構成違約。被告應向原告支付違約金,自商品房交付使用后1日起至80日次日起至被告向當地房地產管理部門提供上述兩份文件之日止。依法成立的合同對當事人具有法律約束力。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六十條的規定,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充分履行義務。當事人應當遵循誠實信用原則,根據合同的性質、目的和交易習慣履行通知、協助和保密義務。被告將商品房出售并交付原告,有義務協助原告辦理商品房產權登記。雙方在合同中約定,出賣人應當在商品房交付使用后180日內,將出賣人需要提供的權屬登記資料報當地房地產管理部門。被告人未提供證據證明其履行了向當地房地產管理部門告知、協助、提供信息的義務,構成違約的,應當承擔違約責任。原告不提供有關資料,不繳納法律規定的稅費,不應成為被告不履行義務的借口。原告和被告在合同中約定,出賣人應當在商品房交付后180日內向當地房地產管理部門報送出賣人需要提供的資料。被告于2013年4月18日將商品房交付原告使用后180日內未履行義務,自2013年10月18日到期次日起已構成違約。罰款自2013年10月18日起計算。被告向當地房地產管理部門提供兩證材料時,已履行義務。讓他們承擔違約責任直到出具這兩份證明之日,是不公平的。基于此,本文梳理了開發商延期辦理兩證時業主是否可以要求支付違約金的相關內容。可見,在現實中,如果被告不提供證據,不履行通知、協助、向當地房產管理部門提供信息的義務,將構成違約,應當承擔違約責任。如果您對此有更多疑問,律師事務所將提供專業的法律咨詢服務。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怎么要求產品侵權責任的賠償
2021-01-28涉外離婚孩子撫養權
2020-12-15交通事故賠償標準依據是什么
2021-01-02被脅迫結婚者如何進行救濟
2020-12-28能拿別人的房產證去做抵押嗎
2021-03-21合同中的哪些免責條款屬于無效條款
2020-12-26第三方合同是什么意思
2021-03-17債權擔保的方式
2021-02-20個人銷售住房是否繳納印花稅
2021-03-09認定勞動關系司法解釋三規定是什么
2021-02-05五一勞動節三倍工資有幾天
2021-01-04人身意外險包括自殺嗎
2020-12-07保險合同的全面履行原則是什么
2021-01-21人身保險的特點是什么
2020-11-12荊門市消委會點評保險合同
2021-02-25保險公司可否直接給付賠償金
2020-12-04適用保險新條款 不可忽視溯及力
2020-11-27開車身亡保險賠嗎
2020-12-26車禍后保險金怎么申請
2020-11-09車禍主責保險賠多少錢
2021-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