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賃合同的終止是指合同生效后,由于一方或者雙方的意思表示而解除合同關系的行為。協議的終止是雙方協議的體現。在雙方未達成協議且法律規定有特殊情況的情況下,承租人在租賃合同中的終止主要表現為:。租賃物危及承租人安全或者健康的,即使承租人在簽訂合同時知道租賃物質量不合格,承租人仍可以隨時解除租賃物或者解除合同。本法所稱承租人,應當擴大適用范圍,包括對租賃物的安全有利害關系的承租人的共同居民和共同使用人。在一般買賣合同中,買受人明知標的物有瑕疵仍購買的,一般免除出賣人的責任,買受人不得解除合同。但在租賃合同中,承租人不得解除合同。
承租人明知租賃物存在危及安全、健康的缺陷,仍堅持租賃的,可以解除合同,但在合同解除前,因租賃物的危險造成損害的,承租人應當承擔相應的責任,因為承租人明知危險存在,仍要出租租賃物,這應當視為主觀損害,損害的發生也有過錯,所以應當對損害承擔相應的責任。因不可歸責于承租人的原因致使租賃物部分或者全部毀損、滅失,不能實現合同目的的,承租人可以解除合同。租賃物的部分毀損、滅失,不影響合同目的的實現,或者僅部分影響承租人的使用收益,不足以影響合同整體目的的實現的,承租人不能相應解除合同。承租人在租賃期間死亡的,共住人有權繼續原租賃合同,并解除合同。
就法律的目的而言,是為了保護承租人的原共同居住人的利益,使承租人的原共同居住人在死后不會因為不能與承租人建立繼承關系而突然無依可依。既然這是一種授權,同居者自然可以選擇。如果他認為他不需要這種保護和特別照顧,他可以終止租賃合同而不繼續租賃合同。承租人的法定繼承人或者指定繼承人可以根據與承租人的關系取得承租人的身份,解除合同。由于第三人對租賃物主張權利,承租人不能使用、受益和行使租賃權。根據合同法,在這種情況下,承租人可以減少或不支付租金。那么,在這種情況下,承租人能否解除合同?應當認為,合同終止的關鍵不在于是否有第三人主張權利,而在于這種主張是否確實使承租人無法使用和受益于租賃物,導致合同目的無法實現。租賃合同的目的不能實現的,承租人當然可以解除合同。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分紅股和原始股的區別是什么
2020-11-08工傷鑒定申請材料要準備哪些
2021-02-03國家賠償的申請范圍
2021-02-23收購空殼公司要負法律責任嗎
2021-01-12個人著作權中的財產權利保護期限
2021-03-21成立專利代理機構的條件
2020-11-16實用新型專利是不是沒什么用
2021-02-08盜竊罪量刑標準數額
2020-11-24監視居住的場所在哪里
2020-11-11女兒不贍養父母能繼承遺產嗎
2020-12-04農民工工傷賠償問題
2021-02-01車輛財產損失民事起訴狀
2020-11-24轉繼承份額該怎么計算
2021-02-16免責合同或格式條款是否有效
2020-12-14房產贈與部分轉賣需要交哪些稅費
2020-12-21房地產轉讓管理辦法
2021-01-02天津航空飛機延誤賠償
2021-02-03保險合同無效案例有什么規定
2020-12-17人身保險理賠需要提交什么材料
2021-01-21三者險理賠以修理為前提嗎
202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