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權利義務終止,簡稱合同終止,又稱合同消滅,是指合同關系客觀上不再存在,合同權利義務消滅。合同后義務是指當事人在合同權利義務終止后,依照法律、誠實信用原則和交易習慣所履行的義務。后合同義務具有以下特征。
1。后合同義務是合同權利義務終止后的義務。合同成立前,當事人承擔合同前的義務;合同權利義務終止前,當事人履行合同義務。后合同義務主要是法律義務。當事人在合同中約定履行義務的,該義務為合同義務。如果他們不履行義務,他們將承擔違約責任。后合同義務主要是法律義務,違反后合同義務的人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后合同義務源于誠實信用原則。誠實信用原則要求民事活動當事人誠實守信,誠實信用,不損人利己,不逃避法律,維護民事活動當事人雙方利益的平衡,維護當事人利益與社會利益的平衡。合同權利義務終止后,當事人應當履行的義務沒有固定的規則。根據誠實信用原則應當履行的義務應當是合同后義務的范圍。
4。合同后義務的內容根據交易習慣確定。法律不可能根據案件來確定合同后義務的內容。但根據交易習慣,某一類型合同終止后,當事人的共同行為準則應視為合同后義務。所謂交易習慣,一方面是指一般民商事活動應遵循的習慣,另一方面是指當事人之間長期形成的交易關系習慣。遵循誠實信用原則,根據交易習慣,合同終止后的義務通常有以下幾個方面:
1。合同權利義務終止后,一方應當及時將有關情況通知另一方。如債務人寄存標的物的,應當將寄存地和收取標的物的方式通知債權人。
2。協助義務。合同權利義務終止后,當事人應當協助對方處理與原合同有關的事務。例如,合同終止后,需要恢復原狀的,應當給予必要的協助,恢復原狀;合同權利義務終止后,應當協助保管需要保管的標的物。
3。保密義務。保密是指保守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和合同中不允許披露的事項。國家秘密,是指依照法定程序確定的,在一定時期內只有一定范圍的人知道的涉及國家安全和利益的事項。國家秘密事關國家安全和利益。合同權利義務終止后,應當依法與他們取得聯系。掌握和使用國家秘密的合同當事人,在保密期限內,無權向第三人泄露國家秘密。泄露國家秘密,應當承擔民事、行政甚至刑事責任。商業秘密是指不為公眾所知,能夠給權利人帶來經濟利益,具有實用性,并受權利人保護的技術信息和商業信息。商業秘密一旦進入公共領域,就會失去商業價值,損害合同當事人的經濟利益和競爭優勢。因此,合同權利義務終止后,當事人有保守商業秘密的義務。泄露商業秘密應當承擔民事責任。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在不起訴的情況下可以申請財產保全嗎
2021-01-26房子過戶費用如何規定
2020-11-18暫住證過期了重新辦都需要什么材料
2020-11-29具體哪些人可以領取保險金呢
2021-01-17人壽保險合同及準備金轉移的規定
2020-12-28人身保險合同多久未支付保險費合同失效
2021-03-01撞傷行人駛離現場,返回時掉頭撞樹如何理賠?
2021-03-16停車開門事故保險賠嗎
2020-12-14保險公司能幫助索賠嗎
2020-11-25欺騙誘導買保險如何維權
2021-01-18交通事故保險公司理賠時間有限制嗎
2021-02-19事故理賠有“竅門”
2020-11-19同一塊地有兩個承包合同,哪個合同有效
2021-03-04土地轉讓的注意事項有哪些的
2020-12-09土地轉讓形式
2021-02-03拆遷補償只能選擇貨幣補償嗎,不同意貨幣補償怎么辦
2021-02-13農村征地信息應該全面公開嗎
2020-12-23行政執法中哪些情形應當履行聽證程序
2021-03-13農村房子怎么就變成違章建筑了
2021-01-14國際港務區拆遷后居民戶口能安置嗎
2021-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