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單位必須承擔法律責任,以調整崗位、降低工資的方式迫使勞動者離職我。根據我國《勞動合同法》,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協商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不得支付經濟補償金。因此,在司法實踐中,許多用人單位為了減少經濟補償金的支付,采取工作地點調整、減薪、派工、安排升學等手段,惡意強迫勞動者自愿辭職。工人被迫離開后能得到補償嗎?在這種情況下,勞動者能否被迫辭職,要求用人單位支付經濟補償金
第二,用人單位雖然有自決權,但受到法律的嚴格限制,特別是在調整勞動者的崗位和工資時,必須與勞動者達成共識,否則無效。在司法實踐中,雖然用人單位在勞動合同中經常規定“因生產經營需要調整勞動者職務的,勞動者應當無條件服從”或者“在勞動合同履行過程中,用人單位有權轉移或者變更勞動者職務”,該協議應無效,因為工作地點差價調整和減薪是對勞動合同的根本性變更,根據《勞動合同法》第35條,“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的,可以變更勞動合同的內容,而勞動合同的變更應當采取書面形式,“因此,用人單位必須與勞動者達成一致意見,調整崗位,降低工資,否則將是違法的,同時,勞動者能否根據《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的規定,要求用人單位支付經濟補償?律師趙金濤認為,崗位和工資都屬于工作條件。用人單位以工作崗位調整、減薪、派工、安排進修等方式惡意迫使勞動者自愿辭職的,當然屬于擅自改變勞動合同約定的工作條件,勞動者可以以用人單位“未按照勞動合同規定提供勞動保護或者勞動條件”為由,要求用人單位支付經濟補償金。第三,建議用人單位強迫勞動者離開時,勞動者應當先與用人單位協商解決。協商不成的,可以到勞動監察部門投訴,要求用人單位停止違法行為,恢復原崗位和原工資;勞動者也可以申請勞動仲裁,要求用人單位支付經濟補償。同時,勞動者必須保留用人單位強制辭職的相關證據,如錄音、電子郵件、公司蓋章文件等,以便在糾紛發生后能夠開脫如果您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不妨咨詢我們律霸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什么時候需要終止勞動合同證明,有什么用
2021-03-22土地使用權證過戶程序有哪些
2021-01-06被判過刑的能參加村委會主任競選嗎
2020-12-10共享單車用戶訂立合同時應注意的事項
2021-01-18監護人有權處置被監護人的財產嗎
2021-03-23解除同居關系財產如何分割
2021-01-05工傷索賠程序
2021-02-14離婚了房產證是兩個人的名字還需要更改嗎
2021-02-08工作多久勞動合同自然成立
2020-11-26自愿放棄社保提出離職有補償金嗎
2021-02-25試用期15天沒工資合法嗎
2021-03-10意外傷害保險范圍應該包括哪些內容
2021-02-13產品責任保險條款(試行)
2021-03-02簽發保險單時被保險人已死亡還能賠償嗎
2021-01-03交通意外傷害保險合同條款
2021-02-10諒解書的前保險給報嗎
2020-12-03農村集體土地轉包轉讓合同中的違法問題有哪些
2020-12-02房屋拆遷許可證可否延期
2020-12-27成都市殘疾標準的相關規定以及在拆遷上享有的補助是怎樣的
2020-11-17農村房屋拆遷補償額的確定
2020-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