崗位撤銷能不能解除合同,原因是什么
一、崗位撤銷是否屬于客觀情況的重大變化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四十條第3項規定: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未能就變更勞動合同內容達成協議的,用人單位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或者額外支付勞動者一個月工資后,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用人單位在使用《勞動合同法》第四十條第(三)項的規定,與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時,首先要弄清何為“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勞動法對此沒有作出明確規定,對于《勞動合同法》所說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原勞動部在《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條文的說明》(勞辦發[1994]289號)中解釋為,是指發生不可抗力或出現致使勞動合同全部或部分條款無法履行的其他情況,如企業遷移、被兼并、企業資產轉換等;從現行審判實踐看,除了不可抗力等企業無法避免的情況外,企業主觀、科學的調整經營決策,也是可能被認定的。
如果出現業務調整、機構整合等用人單位的原因導致勞動者崗位被取消情形的,用人單位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應當注意如下幾點:
崗位的取消應當有合理的依據。俗話說的好,有理走遍天下,無理寸步難移。對于一個正常運營的用人單位而言,崗位的取消必然是有一定的原因的,這些原因通常是公司在運營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比如公司業務的調整、機構的整合等,而由此導致了部分工作崗位的增減。因此,在適用該緣由時,用人單位必須提供必要的證據材料以證明崗位取消的合理性。
二、崗位撤銷后用人單位提出解除勞動關系不符合法律規定
崗位的取消并不必然導致勞動關系的解除。在很多實踐領域中,有很多的用人單位在操作中會在崗位撤銷后,直接向勞動者發出解除通知。這樣的做法也許是十分合乎情理,但是從法律規定的角度而言,這樣的做法并不合法。因為勞動合同法對這一種情形的適用設置了嚴格的程序性要求,即協商。
崗位被取消后還應與勞動者進行協商。盡管簽訂勞動合同時的工作崗位已經被取消,但法律規定用人單位有與勞動者進行協商的義務,協商的內容主要是關于勞動合同內容的變更。這種協商可以是崗位的調換,也可以是雙方對合同解除的協商,但無論內容為何,協商都是法律規定的一個必要的階段和過程。此外,無論協商是否達成,用人單位都需要保存一定的證據,以證明確實與勞動者進行過協商。
用人單位單方解除勞動合同前應當將解除事由通知工會。《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三條規定用人單位單方解除勞動合同,應當事先將理由通知工會。這一點是很多用人單位在處理時常常忽略的,甚至有很多用人單位并沒有設立工會。但是沒有工會并不免除用人單位的通知義務,目前司法實踐中已經出現了由于未通知工會而導致解除行為違法的案例。故用人單位在行使單方解除權時應特別注意。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崗位撤銷能不能解除合同,原因是什么”問題進行的解答,如果崗位的撤銷是由于客觀情況的重大變化造成的,用人單位是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但需要對勞動者進行一定的賠償。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買哪些房子要補交土地出讓金
2020-11-10如何提出行政許可申請
2021-01-26專利侵權如何賠償
2021-02-10著作權法保護的是哪些作品呢
2021-02-07信用社連帶責任多久過期
2021-02-19強制執行的程序是什么
2021-02-15因公殉職撫恤標準是怎樣的
2021-03-10一般網貸逾期多久上征信
2021-02-09在超市摔倒的賠償責任是怎樣
2020-12-14勞動糾紛處理時效
2021-03-13車上人員險與意外險有何區別
2020-12-04貨物運輸途中滅失,代辦托運人需要賠償嗎
2021-01-03保險合同為什么會終止
2020-12-01在被保險人同意的視角下談贈與人身保險合同
2021-02-27保險合同具有哪些法律特征
2021-03-24婚內買的保險離婚時能分嗎
2021-03-15城鎮居民醫遼保險可以在網上交嗎
2021-01-07保險合同的中止的定義是什么
2021-01-24非法營運出事故保險賠嗎
2021-01-22理賠金給付的規定有哪些
202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