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食品加工企業從該協會招聘了一名銷售主管,王去應聘。在雙方協商過程中,王向企業提交了一份書面描述,說明過去曾在多家企業擔任過銷售主管。企業急需人才,急需一名銷售主管來打開銷售局面。他們對王的工作經驗相當滿意,因此雙方立即協商并簽訂了勞動合同。合同規定,企業聘用王某為銷售總監,試用期為三個月;Wang全權負責企業的銷售業務,并有權決定銷售部門人員的聘用。勞動合同簽訂后,企業要求王某工作
兩個月后,企業發現王某的銷售業績一般,即要求王某制定銷售計劃,加大銷售力度。王提出增加銷售人員的要求,并決定從以前的工作單位雇用一名同事。再過兩個月,企業發現王的銷售業績仍然沒有改善,因此懷疑王的工作經驗。因此,企業派人去調查王提供的過去經驗。經調查,王先生關于他曾在多家企業擔任銷售主管的說法純屬虛構。為了避免王繼續工作可能帶來的問題,企業立即做出終止合同的決定。王認為,他正在努力開發銷售渠道,即將實現業績。他以前的工作經歷與他目前的工作無關,企業沒有理由立即終止合同。雙方發生爭議
雙方原因:
王認為自己是通過考核和錄用進入企業的,不能在短時間內表達自己的能力。這與銷售工作的特點有關。其以前的工作經歷與其目前的工作無關,企業沒有終止勞動合同的依據
企業認為員工以前的工作經歷是企業聘用員工的參考條件。該企業之所以決定聘用王,是因為他曾在多家企業擔任過銷售主管,而且他的勞動合同是通過欺詐手段簽訂的。發現王先生沒有在多家企業擔任銷售主管的經驗,因此,企業可以決定終止合同
評論和分析:
本案爭議的焦點是,在調查發現王的工作經歷不真實后,企業是否可以決定終止合同
勞動法第17條第二款規定:“勞動合同一經依法訂立,即具有法律約束力,當事人必須履行勞動合同義務。”根據本條規定,勞動合同依法訂立后具有法律約束力,當事人必須履行合同義務。《勞動法》的這一規定明確規定,當事人應當依法承擔勞動合同規定的義務
但是,如果當事人以欺詐或威脅的方式簽訂勞動合同,勞動合同是否也具有法律約束力?雙方必須履行勞動合同規定的義務嗎?對此,《勞動法》第18條明確規定:“下列勞動合同無效:(1)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勞動合同;(2)以欺詐、威脅手段訂立的勞動合同;無效勞動合同自訂立之日起不具有法律約束力。”。《上海市勞動合同條例》中也有類似規定。根據上述規定,以欺詐、威脅手段訂立的勞動合同為無效勞動合同,即不能產生法律約束力的勞動合同。該“無法律約束力”是從勞動合同簽訂時開始計算的,即勞動合同從未產生過法律約束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無期徒刑的特點是什么
2021-02-15自己和房主簽的租房合同有法律效力嗎
2021-02-25為被繼承人提供主要經濟來源算不算盡了主要贍養義務
2021-01-23法院起訴撤銷合同要多少訴訟費
2020-12-28學生交通事故怎么賠償
2021-01-21支票有效期
2021-01-06交通肇事可以假釋嗎
2021-01-31公務員錄用公示期間舉報如何解決
2021-03-18婚前財產處理注意事項是什么
2020-12-20拆遷款糾紛繼承人怎么分割
2020-12-25警察立案后找不到嫌疑人怎么辦
2021-01-24購房合同注意建筑面積縮水
2021-02-13競業限制離職不補償是否生效
2020-12-29勞動者可以提出解除競業限制協議嗎
2020-12-11人壽保險金給付方式有幾種,哪些人可以領取保險金
2021-02-17保險合同變更必須采用的口頭的形式嗎
2020-12-25什么是車上座位責任險
2021-01-10被保險人先行賠償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29保險公司如何認定死亡
2021-03-22保險法關于理賠的規定有哪些
2021-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