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職工受工傷能否另索精神損害
一般情況下是不可以要求精神賠償的。
工傷事故糾紛經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處理后,受害人要求用人單位賠償其精神損害的,仍屬于勞動爭議,當事人直接向法院起訴的法院不予受理。但是,如果因用人單位或者第三人的侵權行為造成工傷事故,受害人就精神損害賠償向法院起訴的,屬于民事侵權案件,法院應當依法受理。
工傷保險賠償屬于社會保障法的范疇,具有公法性質。
勞動關系中的勞動者因工傷事故遭受工傷人身損害,應當按照國務院制定的《工傷保險條例》的相關規定請求工傷保險賠償,享受相應的工傷保險待遇,不能直接對用人單位提起人身損害賠償的民事訴訟。
精神損害賠償是指自然人因其人身權受到不法侵害,使其人格權益和身份利益受到損害或遭受精神痛苦,受害人本人或死者近親屬要求侵權人通過財產賠償等方法進行救濟和保護的民事法律制度。精神損害賠償的法律性質是財產賠償責任,具有填補、撫慰、懲罰的功能。
由于工傷保險待遇與精神損害撫慰金的法律性質和功能不同,對工傷事故損害賠償案件不能主張精神損害撫慰金,應按照《工傷保險條例》的相關規定享受相應的工傷保險待遇。
二、工傷事故能要求哪些賠償
工傷賠償包括:
(一)醫療費:治療工傷所需費用符合工傷保險診療項目目、工傷保險藥品目、工傷保險住院服務標準。法律依據:《工傷保險條例》第29條第3款。
(二)住院伙食補助費:本單位因公出差伙食補助標準的70%。法律依據:《工傷保險條例》第29條第4款
(三)交通費、食宿費:本單位職工因公出差伙食補助標準。法律依據:《工傷保險條例》第29條第4款。
(四)康復治療費:治療工傷所需費用符合工傷保險診療項目、工傷保險藥品、工傷保險住院服務標準。法律依據:《工傷保險條例》第29條第6款。
(五)輔助器具費:各省、直轄市工傷輔助器具限額標準。法律依據:《工傷保險條例》第30條。
(六)停工留薪:原工資福利待遇不變,由所在單位按月支付。法律依據:《工傷保險條例》第31條。
(七)護理費:
(1)停工留薪期內需要護理的,由所在單位負責。
(2)評定傷殘后需要護理的,完全生活不能自理,按統籌地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的50%;大部分生活不能自理,統籌地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的40%;部分生活不能自理,統籌地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的30%。法律依據:《工傷保險條例》第31條第3款、第32條。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對“職工受工傷能否另索精神損害”所進行的解答,我們可以了解到一般情況下是不可以要求精神賠償的,希望對您有所幫助。如果大家還想了解其他法律知識,律霸網還提供了專業的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再次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新型詐騙“套路貸”的法律適用
2021-03-01因生病不能勝任工作離職補償是怎樣的
2021-03-09保證合同是諾成合同嗎
2021-01-27有限合伙人股東欠伙企業款算侵權嗎
2020-12-15效力待定合同如何追認
2020-12-24違法取得贈與物贈與合同有效嗎
2021-02-09女方爭取撫養權的有利條件需要哪些
2021-01-17公司房產抵押貸款步驟是怎樣的
2021-02-08土地使用權是否屬于他物權
2021-03-20農村房產繼承條件有什么
2021-01-28唯一住房被認定為危房有補貼嗎
2020-11-29《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實施后人民法院受理 審理勞動爭議案件新
2020-11-19什么情況必須先經過勞動仲裁
2021-02-12勞動糾紛訴訟權利
2020-12-13索要民工工資屬于勞動爭議嗎
2021-03-17變更保險合同程序怎么走
2020-12-30保險合同變更的效力是怎么樣的
2020-12-19家庭財產保險理賠程序
2020-11-18保險賠償糾紛多,如何有效的解決保險賠償糾紛
2021-02-10從車險爭議看保險人賠付責任的認定
2021-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