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欠缺合同生效要件的后果有哪些
1、根據我國《合同法》第八條規定,依法成立的合同,對當事人具有法律約束力。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履行自己的義務,不得擅自變更或者解除合同。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護。該條款規定的是依法成立的合同的效力,并非依法生效的合同的效力。據此,在類似于本批準生效要件的合同中,已經依法成立的合同,即使欠缺批準這一生效要件,亦對雙方當事人具有一定的法律約束力,任何一方當事人不得擅自變更或解除合同。
2、根據我國<《合同法》司法解釋(二)>第八條的規定,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經批準或登記才能生效的合同成立后,有義務辦理申請批準或者申請登記等手續的一方當事人未按照法律規定或合同約定辦理申請批準或未申請登記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案件的具體情況和相對人的請求,判決相對人自己辦理有關手續。但此條款未明確若相對人請求對方辦理相關手續是否支持的問題。附批準生效要件的合同在批準之前,其中的報批義務是否生效應當適用合同生效的一般規則,此時,在轉讓方負有報批義務的情況下,若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受讓方的請求,則與違約責任的相關規定不符。
二、什么樣的合同才能生效
1、民法通則第五十五條規定,民事法律行為應該具備下列條件:
(1)、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2)、意思表示真實;
(3)、不違反法律或者社會公共利益。
這是合同的一般生效要件。
2、我國民法通則第五十七條規定,民事法律行為從成立時起具有法律約束力。本條對合同何時生效作了兩層規定:
(1)、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時生效。也就是說,合同的生效,原則上是與合同的成立一致的,合同成立就產生效力。那么合同何時成立?根據本法第二十五條的規定:“承諾生效時合同成立。”例如買賣合同,如果雙方當事人對合同的生效沒有特別約定,那么雙方當事人就買賣合同的主要內容達成一致時,合同就成立并且生效。
(2)、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辦理批準、登記等手續生效的,自批準、登記時生效。也就是說,某些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合同的生效要經過特別程序后才產生法律效力,這是合同生效的特別要件。例如,我國的中外合資經營法、中外合作經營法規定,中外合資經營合同、中外合作經營合同必須經過有關部門的審批后,才具有法律效力。
以上內容就是相關的回答,欠缺了合同生效的要件,那么這個合同就不能產生法律效力,產生的后果也是比較嚴重的,涉及的是雙方的利益,在簽訂合同之前就一定要了解相關的事項,如果您還有其他法律問題的可以咨詢律霸網相關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登報解除勞動合同有什么期限
2021-02-20商標侵權行為的主要形式有哪些
2021-02-06殘疾賠償金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2-11行政處罰一般程序多長時間辦結
2021-01-15夫妻二人離婚后奶奶有探視權嗎
2021-01-21民事案件能否跨地區移送管轄
2020-12-22辦理撤消房產贈與手續需交稅嗎
2020-11-15保險合同無責不賠屬霸王條款
2021-03-05人身保險合同解除有什么規定
2020-11-26人身保險合同立法中亟待完善的幾個問題(三)
2021-03-08車禍受傷保險賠償有期限嗎
2020-11-27事故后調解能去保險公司調解嗎
2021-03-14處理賠償糾紛要交什么材料
2020-11-23保險的含義是什么
2021-02-06撞傷牙齒鑲牙在意外傷害險的理賠范圍呢嗎
2020-12-22保險代理人的資格及教育問題有哪些
2020-12-14保險公司被判賠償 公司擔憂
2021-01-24保險索賠五大訣竅
2020-11-22保險公司
2020-12-18如何認定土地轉讓合同效力問題
2020-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