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怎樣進行合同生效時間判斷
《合同法》根據合同類型的不同,分別規定了不同的合同生效的時間:
1、依法成立的合同,原則上自成立時生效。
2、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辦理批準、登記等手續生效的,在依照其規定辦理批準、登記等手續后生效。對于這類合同,在法院審理案件過程中,一審法庭辯論終結前當事人仍未辦理批準手續的,或者仍未辦理批準、登記等手續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該合同未生效。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合同應當辦理登記手續,但未規定登記后生效的,當事人未辦理登記手續不影響合同的效力,但合同標的所有權及其他物權不能轉移。根據《物權法》的規定,需要辦理登記的抵押合同及商品房買賣合同均屬于這類合同,即未登記不影響合同的生效,只影響物權的成立或者轉移。
3、當事人對合同的效力可以附條件或者附期限。附生效條件的合同,自條件成就時生效。附解除條件的合同,自條件成就時失效。當事人為自己的利益不正當地阻止條件成就的,視為條件已成就;不正當地促成條件成就的,視為條件不成就。附生效期限的合同,自期限屆至時生效。附終止期限的合同,自期限屆滿時失效。
二、如何確定合同成立的時間
1、一般規定。承諾生效時合同成立。
2、合同書形式的合同成立時間
合同法第32條規定:當事人采用合同書形式訂立合同的,自雙方當事人簽字或蓋章時合同成立。當事人采用合同書形式訂立合同,但并未簽字蓋章,意味著當事人的意思表示未能最后達成一致,因而一般不能認為合同成立。雙方當事人簽字或者蓋章不在同一時間的,最后簽字或者蓋章時合同成立。
3、確認書形式的合同成立時間
合同法第33條規定:當事人采用信件、數據電文形式訂立合同的,可以在合同成立之前要求簽訂確認書。簽訂確認書時合同成立。在此情況下,確認書具有最終承諾的意義。
合同的實際成立。合同法第36條規定: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采用書面形式訂立合同,當事人未采用書面形式但一方已經履行主要義務,對方接受的,該合同成立。此時可從實際履行合同義務的行為中推定當事人已經形成了合意和合同關系,當事人一方不得以未采取書面形式或未簽字蓋章為由,否認合同關系的實際存在。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怎樣進行合同生效時間判斷”問題進行的解答,合同生效的時間有三種規定,一是自合同成立時生效,二是需要辦理登記的登記后生效,三是約定生效的時間。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手機在商場丟失商場有責任嗎
2020-11-08農村自留地建房需要經過地方允許嗎
2021-02-14員工不能勝任工作調崗能降薪嗎
2021-02-20雇傭關系與承攬關系的區別是什么
2021-01-29公司開空頭發票負責人逃跑構成刑事犯罪嗎
2020-11-13涉外侵權行為的地域管轄如何適用
2021-01-25請求中國協助送達傳票,代表對效力的承認嗎
2021-01-02訴訟費是否也要承擔連帶責任
2020-11-13什么情形下接受勞務方可以向第三人追償
2021-03-05擔保合同和擔保函有區別嗎
2021-03-08室內裝修造成房間空氣污染承攬人應否賠償
2021-03-08房屋中介收費要求有哪些
2021-01-08母子公司間派遣員工,員工不同意怎么辦
2020-11-08企業辭退員工需謹慎 違法辭退需賠償- 溫明律師
2020-12-272020疫情期間允許公司辭退員工嗎
2020-11-15勞動糾紛常見情形有哪些
2021-03-17人壽保險的基本概念與原則是什么
2020-12-05投資保險的常見誤區有哪些
2021-01-24交通事故被保險人無責,保險公司被判賠償
2020-12-18保險合同的解釋通常是遵循有利于哪一方的原則
2020-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