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傷賠償月工資標準
實踐中各地標準不一,具體細節到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查詢。
相關法律規定:
《工傷保險條例》
第三十五條 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一級至四級傷殘的,保留勞動關系,退出工作崗位,享受以下待遇:
(一)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準為:一級傷殘為27個月的本人工資,二級傷殘為25個月的本人工資,三級傷殘為23個月的本人工資,四級傷殘為21個月的本人工資;
(二)從工傷保險基金按月支付傷殘津貼,標準為:一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90%,二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85%,三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80%,四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75%。傷殘津貼實際金額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
(三)工傷職工達到退休年齡并辦理退休手續后,停發傷殘津貼,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基本養老保險待遇低于傷殘津貼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
做工傷鑒定需要多少錢
(一)、收費依據:自治區物價局、財政廳《關于勞動能力傷殘等級鑒定收費標準的通知》。
(二)、收費對象:申請勞動能力傷殘等級鑒定的單位和個人。
(三)、收費主體:市勞動局。
(四)、收費標準:
1、自治區鑒定每人每次300元
2、地、市級鑒定每人每次250元
3、縣(市)級鑒定每人每次200元
對于廣受社會關注的上下班途中的工傷認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工傷保險行政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明確了四種認定情形。
《規定》第六條規定:對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認定下列情形為“上下班途中”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一)在合理時間內往返于工作地與住所地、經常居住地、單位宿舍的合理路線的上下班途中;
(二)在合理時間內往返于工作地與配偶、父母、子女居住地的合理路線的上下班途中;
(三)從事屬于日常工作生活所需要的活動,且在合理時間和合理路線的上下班途中;
(四)在合理時間內其他合理路線的上下班途中。
工傷月工資賠償標準因實踐中各地具體情況不同而有不同適用標準。因工傷越嚴重當事人拿到的工資補償月齡就會越多,在工作中受了傷害的勞動者可以積極幫助自己去維權。關于工傷月工資賠償標準方面存在許多的疑問,自己不能解決可以詢問律霸網律師看看如何解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鬧者有什么法律后果
2020-12-29如果不贍養老人多久轉刑事責任
2020-11-08內地居民結婚要帶什么材料
2020-12-19勞動合同變更后還有效嗎
2020-11-16是否在保密或競業限制協議執行期
2021-02-06如何辦理執行案款提存手續
2021-01-11合同的權利義務終止的條件
2020-12-29辭退員工要支付經濟補償金嗎
2021-03-17勞動合同過期半年沒有續簽怎么辦
2021-03-142020農業保險一畝地交多少錢
2021-01-30保險合同要怎么合法訂立
2021-03-14第一受益人參加訴訟的法律有什么作用
2020-12-20保險公司能否免責
2021-03-20由一張車票所引發的保險官司
2020-12-22游客死于“高原反應”保險拒賠
2020-12-21保險公司應履行告知義務是什么
2021-03-23保險與法:車輛定損誰說了算
2020-11-17交警事故雙方自行調解完保險公司會理賠嗎(交通)
2021-02-22保險公司的理賠環節及步驟是怎么樣的
2020-11-30保險經紀人的作用是什么
2021-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