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法院審理案件有什么制度
(1)回避制度。即訴訟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對于他認為與本案有利害關系或者其他關系,可能影響案件的公正審判的法庭組成人員、書記員、公訴人、鑒定人和翻譯人員,有權提出申請回避;上述人員,如果認為自己對本案有利害關系或其他關系,需要回避時,也應自行回避。
(2)合議制度。即除簡單的民事、經濟案件,輕微的刑事案件由審判員一人獨任審判之外,均由審判員組成合議庭或由審判員與人民陪審員組成合議庭進行。合議庭一般由三至七人組成,有一人擔任審判長。合議庭成員權利平等,決定問題時,少數服從多數。
(3)審判委員會制度。即各級人民法院依法設立由院長、庭長和有經驗的審判員參加的審判委員會,作為集體領導審判活動的組織形式。它的任務是,總結審判經驗,討論決定重大的或者疑難的案件和其他有關審判工作問題。它由院長主持,實行民主集中制。同級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可以列席。審判委員會對具體案件作出的決定,合議庭必須執行。
(4)兩審終審制度。即對地方各級人民法院第一審的判決、裁定,當事人或其法定代理人不服,有權上訴,辯護人和近親屬經被告人同意,也可以上訴。地方各級人民法院認為本級人民法院第一審刑事判決、裁定有錯誤,應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出抗訴。這些上訴和抗訴案件,由上一級人民法院作為第二審進行審理。其判決和裁定是終審的判決和裁定。
(5)審判監督制度。即各級人民法院院長,對本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如果發現確有錯誤,必須提交本院審判委員會處理,經討論決定后,可進行再審。最高人民法院對各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上級人民法院對下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如果發現確有錯誤,有權提審或者指令下級人民法院再審。最高人民檢察院對各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如果發現確有錯誤,或者發現審判人員在審理案件時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為的有權按照審判監督程序提出抗訴。
以上知識就是律霸網小編對“人民法院審理案件有什么制度”這個問題進行的解答,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試用期多長有法可依
2021-02-01涉外結婚證公證必須雙方嗎
2020-11-13公司法糾紛中律師作用和重要性
2020-12-21被取保候審了就表示結案了嗎,還會判刑嗎
2020-12-03休產假期間被裁員怎么賠
2020-11-22非煤礦山職工死亡賠償標準
2021-01-22勞動合同變更的條件
2021-02-02工地上受傷如何索賠
2021-03-162020年疫情期間辭退員工怎么補償
2021-02-13現行勞動仲裁立法對仲裁監督程序是怎樣規定的?
2021-03-02壽險種類具體包括哪些
2021-01-032020飛機航班延誤賠償
2021-02-15海上保險合同解除的原因是什么
2021-01-06《保險法》施行前保險合同發生糾紛適用當時法律規定
2020-11-26伍某訴某保險公司人身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1-02-16已履行如實告知義務的帶病投保人可獲得理賠嗎
2020-12-05保險合同期限屆滿或履行完畢是指什么
2021-03-24保險公司理賠要原件嗎
2020-12-20關于建立土地出讓合同違約責任認定集體會審制度的通知
2021-01-28農村拆遷空掛戶有補償嗎
2020-12-24